小麦追施尿素后,为啥不能马上浇水?

新大风歌


小麦追施尿素化肥后,能不能浇水?这得根据尿素的特征特性来回答。

尿素是一种中性化学肥料,白色颗粒状,极易溶解于水,含氮量46%,是目前含氮最高的 一种肥料。

尿素是一种酰氨态肥料,施用后不能直接被小麦根系吸收,需要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庄稼利用,转化的快慢受气温的制约。

尿素施入土壤后,在10度气温下,转化时间需要7一10天,在20度气温下需要3一5天,而在30度气温下只需要2天左右。

小麦施入尿素后,立即浇水尿素还没有转化为氨态氮,还不能被根系吸收。它会有两种流失方式,第一会随水渗入土壤深层,使肥料得不到利用,第二会通过田间径流将肥料流入低凹处。

小麦追施尿素后,不能马上浇水,应根据尿素转化为氮态氮的时间点进行浇水。一般情况下,小麦施返青肥一星期后才能浇水,也不能大水漫灌。

小麦施尿素的方法一般用耧播,播深5厘米以下。千万不能撒施,撒施尿素溶化后会变成氨气蒸发掉。


乡邻老赵


尿素属于活性化学合成的氮气元素,它的特点是:一,易挥发,它和空气接触过后,它的氮元素就会转化分解成气体,随空气流动蒸发。二,易溶解于水,如果刚追完尿素马上浇水的话,尿素会很快被水溶解,溶解后的氮元素会随着水的下泄下沉而深入到很深的地下,这样它就会远离植物的根系,使根系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吸收。三,由于氮元素下泄渗入地下,会对地下水产生严重的污染,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我们的浅层地下水已经被严重污染,不能够饮用了!


痴骑朽翁


春节过后,气温回升。冬小麦进入返青期,这个时候适时适量的追施尿素会促进冬小麦快速的返青,分蘖。为以后的丰产丰收打下基础!小麦追施尿素时也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小麦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浇水。

尿素是一种含氮量高的速效肥料。尿素中含有的酞氨态氮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利用,必须经过土壤中微生物化学作用转化为氨态氮后才能被小麦吸收利用。如果追施尿素后立马浇水灌溉,尿素会很快的溶解在水中形成尿素溶液。尿素溶液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渗透到土壤深层会造成肥效流失。从而大大降低肥料的利用率。

2,要根据气温变化选择浇水与施肥的时间。

实践表明: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的时间是7~10天;20℃时需要4~5天;30℃时需要2~3天就能转化为农作物需要的氮。

因此,如果浇水过早,地温较低会造成小麦返青慢并且发黄的情况,不利于小麦后期的生长!





石新文


春节后,小麦正是追施返青肥的有利时机,但是,小麦追施尿素后,不要马上浇水,这是为什么呢?

尿素是白色粒状晶体,略有吸湿性,能在水中完全溶解,是一种中性肥料。尿素施用后没有任何残余物遗留在土壤中,被称为无副成分的肥料。但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所含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

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它就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会使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所以,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灌水,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说法就更不科学了。

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30℃时两天时间就能全部转化成作物所需的氨。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根据气温条件,确定追肥后的灌水时间。其次,要了解土壤情况,肥沃土壤较瘠薄土壤转化快,黏质土壤较砂质土壤快。黏性和肥沃土壤追施尿素后,可比瘠薄、砂性土壤提早灌水。再次,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中微生物多,可为尿素转化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快其转化过程。

最后,要采取深施和覆土的办法,这样既可避免外露直接挥发,还可增加与土壤中微生物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土壤胶体吸附尿素在土壤中分解转化的生成物碳酸铵或重碳酸铵,为作物提供有用的营养物质。

尿素的含氮量在44%~46%之间,缩二脲应该≤0.9%~1.5%,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好。

尿素施入土壤,只有在转化成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尿素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利用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 1.5%~2%,果树为0.5%左右,露地蔬菜为0.5%~1.5%,温室蔬菜在0.2%~0.3%之间。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农民大妮姐


现在正是给越冬之后的小麦追施尿素最好的时候,今天已经是正月十六了,春节彻底过完了,距离立春节气也已经过去5天时间了,气温有了很明显的回升,特别是在产粮大省中原地区的河南、山东两省,气温上升是很明显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给小麦施放尿素有3种形式,第一种是种植小麦时候的底肥(基肥)施放,第二种是小麦生长期间的追肥,第三种是生长期间尿素叶面肥的喷施。

那么后两种很明显次数要多一些,特别说明的是在给小麦追肥尿素,就是作用在小麦根部的,然后做吸收输送到小麦整体。

关键词:尿素转化吸收 浇水时间间隔 麦地墒情程度

1、首先咱们根据尿素的特性来看为什么不能马上进行浇水:

(1) 尿素很明显是白色的晶体,其实其溶解速度还是蛮快的,特别是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情况下,尿素一般呈弱碱性。因此在施放到土壤里面后,就会溶解光,啥都不剩。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多余的东西在麦地里面的。

(2) 在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要施放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有的地方甚至还要做秸秆还田之后的腐熟工作。那么在这里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了,注意几乎任何化肥的有效吸收,对于所种植的农作物来说是必须在土壤里面要有微生物的,自然而然小麦也是毫不例外的一种。

尿素里面含有的一种“有机氮肥”吸收的前提就是需要麦地里面的微生物,(至于其“学名”即使我说了,咱们有不懂,所以只需要让大家知道尿素里面的“有机肥料”就可以了)。而这些微生物正是腐熟的农家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之后所得来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在种植小麦之前需要粉碎秸秆还田,还田之后还需要进行施放尿素进行一个腐熟,那么起点和所运用的原理就是在这里。

那么这些尿素里面的“有机肥料”是小麦不可以直接吸收掉的,必须要有麦地土壤里面的微生物来分解和转化,然后小麦苗木才可以吸收,此时之前所施放的这些农家肥、有机肥、秸秆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我想这下大家明白了。

(3) 因此原理就很简单,你如果在给小麦追施完尿素后马上浇水,这尿素的溶水性是很强的,直接就会溶解(不然怎么会有村民在雨后或者是雨前给小麦地里面撒尿素呢,其实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错误的,既浪费了尿素化肥,小麦又没有吸收,甚至还会发生肥害)。

那么你在这个时候灌溉,尿素在快速的溶解之后就会在麦地里面根据您所灌溉的水流“快速的流动”(注意此时的流动只是流传在土壤表面,如果灌溉水量大,麦地呈比较坡势的话,就会流出聚集到麦地地势低的一边或者是一角,这个原理大家很清楚)。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灌溉,小麦地几乎是吸收不了多少尿素里面养分的,特别是在今天之后施肥浇水,这样就太不值当了,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千万不能这样去做。

2、小麦在追施完尿素之后,需要吸收的时间长度如何呢?

(1) 目前正是刚立春之后,介于雨水节气之间,因此在咱们国家,主要小麦产区的气温集中在5至15摄氏度,一天当中10摄氏度的气温在大部分地区必须是达到的了。

(2) 因此就在这样的一个气温条件之下,在早春时候施放尿素后,比较彻底的溶解和转化需要10至15天时间,如果在中原的河南、山东地区,由于此时气温高,麦地已经解冻,使得麦地的湿度也相应的高了,所以在溶解转化吸收时间长一般在10天以内。

大家都知道这尿素的特性就是在温度高湿度高的前提条件下,溶解吸收转化的时间长度也就相应的越短。最短可以到2至3天时间。因此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夏季雷阵雨来临之前或者是过后给小麦地甚至是稻米地撒尿素的原因了,其实是一个很错误的做法,实属大忌。

(3) 追施尿素与之后的灌溉一定要看你家种植小麦麦地的贫瘠与肥沃程度,这个还和土壤土质有很大关系,肯定是肥沃微生物活动旺盛土质好的麦地在吸收转化尿素的速度要快于贫瘠的土质不好的麦地。

(4) 那么在追施尿素的时候,如果是贫瘠、土质不好、微生物活动差的情况下可以追施一些有机肥,注意是专门买的那种有机肥料,施放完之后有利于尿素的吸收溶解转化,紧接着在安全期过后浇水效果就更加不错了,这样既提升了尿素吸收有效度,也提升了土壤肥沃性和有机性。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3、接下来要看今年在给小麦追施尿素的“墒情”程度

(1) 其实单根据“墒情”来看,肯定是有干旱的,那么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因此咱们就要解决这一个主要矛盾,你像陕西、山西、甘肃、宁夏这些地区相比华北、东北、中原地区来说是比较干旱的,墒情自然也就不怎么好。

(2)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要看最近一周是否有降雨与降雪天气,如果有的话,建议在之后进行追肥尿素肥料最好。如果最近一周甚至是10天没有的话,那么农时是不可以耽误的,还是需要施肥尿素,但是由于干旱吸收效果不怎么好。

这也就回到了我在2(4)里面所说的,是属于贫瘠干旱的了,那么我建议浇水尽量推迟在5至6天之后,此时按照这个气温来说吸收的也到最少7成左右了,然后用比较小的水量浇,如果是滴灌或者是喷灌的模式那就更加好了,等到吸收了之后再浇比较大的水就可以了。

4、那么在早春这个时间段施肥尿素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用“撒”的形式,因为这是直接撒在麦地表面的,在这样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吸收不了多少,属于浪费。

因此咱们就要采用翻土的方式进行施放,这样就可以很明显的增加尿素与麦地土壤里面有机微生物的接触,吸收转化效果自然也就很彻底,最后在浇水时间上也就会有效的“缩短”一些,即使是没有缩短,但是在有效吸收的程度上在规定合适的时间浇水,那不就相当于给小麦这个阶段的生长“如虎添翼”嘛!

总结

因此在小麦追肥尿素后不能马上进行浇水,不管是任何时间段,尤其是现在早春时候更需要注意,如果您需要浇水的话,最少也要等10至15天之后才可以进行。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宁宁说的话


大家好,我是元元,很高兴回答《小麦追施尿素后,为啥不能马上浇水》,下面是我的回答!

春节后,小麦正是追施返青肥的有利时机,但是,小麦追施尿素后,不要马上浇水,这是为什么呢?

尿素是白色粒状晶体,略有吸湿性,能在水中完全溶解,是一种中性肥料。尿素施用后没有任何残余物遗留在土壤中,被称为无副成分的肥料。但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所含酞胺态氮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必须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铵态氮后才能被利用。

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它就会被水溶解,由于土壤胶体与尿素之间的吸附力很弱,尿素在土壤中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大水漫灌,会使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所以,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灌水,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说法就更不科学了。

尿素在气温10℃时,转化时间需要7~10天,20℃时需4~5天,30℃时两天时间就能全部转化成作物所需的氨。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根据气温条件,确定追肥后的灌水时间。其次,要了解土壤情况,肥沃土壤较瘠薄土壤转化快,黏质土壤较砂质土壤快。黏性和肥沃土壤追施尿素后,可比瘠薄、砂性土壤提早灌水。再次,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因为有机肥中微生物多,可为尿素转化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快其转化过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丁家姑娘


小麦追施化肥分为盖施和明施,善施是对株根进行挖坑盖土,这种方法会使化肥不易挥发流散。明施即为豁肥淋撒。但是不论盖施化肥和明施化肥最好选择晴好天气。之因选择晴好天气一个会使肥汁养份向下渗透,二来正是根叶采光进食的大好时机。这样以来会使所有肥汁一点不留地让植物完整吸收。再者施肥以后最好不要随时浇水,尤其是撒施尿素随时浇水会使化肥很快冷却结块。降低化肥效率。


农村土秀才


很多农民朋友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如果施用尿素后马上灌水可以促进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尿素遇水容易被溶解。如果浇水会使得尿素向下渗透土壤里层,反而会降低肥效。所以,不知道的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追施尿素后不宜马上浇水。同样,在雨前追肥施尿素的说法也就不能那么做了,特别雨水过大时。因为尿素属于氮肥遇水溶解很快。土壤湿度过大会向下渗透。造成水肥流失。所以小麦追施尿素后不可以浇水。



豫周乡村小王


尿素,含缩二脲,本身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只有转化碳铵后才可以,气温低于1O度下转化时间加长,甚至不能完全转化,这是过早追施和撒施尿素看不到肥效的主因。气温在15一一20度,转化需2一一5天,25一一3O度以上,1至2天就能转化完成。尿素不稳定,撒施流失大,利用率低,利用率约30%左右,土施减少了挥发和流失性,利用率在55%左右,切记,尿素追施小麦返青肥不宜过早,尽量采取耧播入土,不提倡傻瓜式顺水撒施方法。硫铵,碳铵,硝铵对气温要求不严格,施后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有条件地区建议选购。


浪淘沙金丝玉饰品总汇


尿素施用后不能马上浇水的原因有二

1、尿素刚施用后,马上浇水,尿素会随着水流被冲涮到土壤深层,很难被作物根系吸收。

如果是大水漫灌,更可怕,水流速度急,尿素被冲涮的速度会更快,其进入深层土壤的可能性越大,这个浓度根据土壤质地不同,在20-40公分不等。当尿素到达深层后会遇水溶化,然后由酰胺态氮转变成铵态氮,等待被作物吸收。

可是作物根系一般都不会太深,一般也就在10-20公分之间,作物的根系与肥料之间距离超过10公分就很难及时被吸收了,特别是深层肥料,一般都会被土粒包裹,更不易被吸收,反而会促进土壤板结。

2、尿素的氮转化需要一点时间。上面提过,尿素是酰胺态氮,施入土壤以后,会转化成铵态氮来被作物吸收。但这个转化过程是需要一点时间的,一般来说,正常30摄氏度也得一两天时间来转化。这样,尿素刚施入就浇水后,酰胺态氮还没转化成铵态铵,自然不会被作物吸收,而且被溶化到土壤各部位,这对于尿素肥效来说,无疑是一种看得见的浪费。

二、施用尿素的注意事项

施用尿素相对比较简单,不管对于任何作物,因为尿素遇水转化后会有氨气冒出,氨气会散失在空气中,这是极大的营养浪费。

尿素中含有缩二脲,当缩二尿超标时(比如复合肥中的尿素氮)与作物根系直接接触会使根系失水而干枯,造成“烧根”现象。所以,在施用尿用时,要与根系保持8-10公分距离,以防烧根现象。同理,氮的浓度过高的话,会对种子不利,也是禁止尿素拌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