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用户7243675258362


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我觉得这句话,有失偏,是一句话打死了一船人。

在农村有句老话,叫"老鼠也要留隔夜粮",我们经常可以在老鼠窝中可以找到没有吃过的花生、玉米、大豆,更何况我们人呢?

在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家里还有老人小孩在家留守的,家家户户都会留一年左右的粮食,并不会把所有的粮食卖掉,但是会把多余的粮食卖掉。

一般,卖粮食的,都是家里没有人居住或者家里粮食较多的。正常家里有人的卖粮,都会在新鲜的粮食快收割前。因为粮食也是有保质期的,一般只能留二年左右,到第三年粮食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多了,其质量会大受影响,所以是必须出售的。

经过今年的冠状肺炎以后,我个人倒是觉得,该卖粮食的还是照样会卖。那些家里没有粮食的可能会多囤一点粮食,但是要让那些家里没有人,荒废的土地重新种植粮食,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种粮食,你再勤劳,也是很难过上富足的生活,外出打工依然是我们农民的首要选择。


坏男人说小龙虾


刘婶站在锅台边上洗碗,她突然就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甩了甩手上的水,顺便在围裙上抹了两把,扭身走到卧室门口,对看电视的老刘说道:老头子,你头年还埋怨我没抓住好时机把玉米给卖掉,现在是不是得庆幸没卖啊?


去年我们山东天气干旱,很多人家的玉米因为缺水而没收获,刘婶种的玉米地跟前守着一口井,井中一天可储存十几桶水,老两口天天去浇水,一天浇灌几十棵玉米苗,付出就有收获,刘婶家的玉米在去年长的还不错,到秋时收获了大概两千多斤玉米。

去年玉米最初收购的价格是一元钱,那时候刘婶看到别人家长得不咋地的玉米卖一块钱,自家颜色金黄籽粒饱满的玉米卖一块钱太亏了,于是就放在家里,想等着涨价到一块一毛钱或者一块两毛钱再卖,结果到过年还没卖出去。

年前老刘还埋怨刘婶:你看看这一堆玉米,过年还放在家里占地,一块钱时卖掉就算了呗,就差那两三百块钱了吗?看着家里多乱啊!

谁知道过了年,因为疫情村里封闭,轻易不让大家出门,当很多人抱怨家里粮食不是很多的时候,刘婶这才想起家里还有两千多斤玉米呐,于是就觉得心里踏实,最起码一家人有粮食吃。

老刘看着刘大妈骄傲的小眼神,突然觉得挺好笑:我说老伴啊,你还以为疫情战要打打长期的吗?你过来看看新闻,钟老说了,四月底病毒会被打败,我们很快就可以出去干活了,今年种花生保准耽误不了。



不过老刘承认,非常时期家里有储存粮食心里踏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后打算卖粮食时要等到第二年收粮食之前,价格再贵再贱差不了几百块钱,在看到丰收有望时卖掉先前的粮食,这样肯定能防备了特殊时期需求。

实际上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有储存粮食的习惯,只有五十五岁以下的比较年轻些的农民才不愿意储存粮食,嫌弃放在家里太乱,经历了疫情,估计村里人的生活习惯没有多大改变,存粮食的还是老人,年轻的还是无所谓的样子。

再说了,现在种地的农民并不年轻,年轻些的都还在打工挣钱,真正经历过没粮食吃的贫困时期农民们已经老了,六十年代往后的农民们压根就不记得挨饿的滋味,因此我们还是不会被这次疫情吓到,如果种地收了庄稼,估计还是会在第一时间卖掉,储存粮食是老农民的事情。


悠然见东山


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我不得不佩服老一辈人的思想观念,他们不被眼前较好的生活状况所蒙蔽,每年要囤积一些粮食作为急需备用。这个人就是我老爸,因为他在艰苦的年代,饿怕了。



话说到这里,不怕你笑话,我家现在还存有五年前的谷子,大约为几千斤,你信不信?现在还能有五年前的存粮,最终功劳归于我的老爸。

这个老爸是我的公公,一个种了一辈子的地的老人,在以前吃过很多的苦,孩子多,还被无情的火烧过房子,在一贫如洗的家里把四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不容易啊!

只有吃过苦的人,历经了困苦,才知道粮食的可贵。我家的粮食虽然是老粮,吃起来口感上比较差,但没有总比有强,最起码不会被饿肚子。

也许有些人会说,什么年代了,还有存粮,真可笑,但是,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你还敢说可笑这两个字吗?说不定恨不得自己家也有存粮呢。

现在农民的田地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种田地,就算自己有田地,也只希望出去打打工,然后自己买粮吃。

还有些农村人的思想是,种水稻不赚钱,一年吃不了多少,还不如买了吃,种水稻太辛苦了。

但是经过这次疫情的发生,也许年轻人没什么想法,到是60后,70后的人会想,还是应该屯着一点粮食才安全。

我们南方人主食大米,没有吃面粉的习惯,市场上的大米价格不一,好一点的要四块多一斤,隔年的陈仓米大约两块多就可以买到。

其实陈仓米再陈,时间再长,淘洗干净后,也不怎么难吃。所以我家每年,都要把吃剩的余粮做一番处理,砍一些桉树叶堆放在屋里,地上喷上防虫药,谷子里塞入防虫的花椒,大蒜等物,才得至于到现在谷子都没被虫蚀。


今年的疫情有点长,所以人们才会想到这个囤粮食这个话题,总的来说,我们农村人都有囤粮食的习惯,多则几千斤,少则几百斤,经过这件事情后,也许都会考虑增加屯粮的数量吧!


泥糖小丫


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在河南,东北,山东等一些产粮大省,现在种植小麦觉得不新鲜。但是在我们村里,甚至是周围,这里已经有二十来年不种植小麦了。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赚钱,我们这里都种植了一些核桃、药材等赚钱多的经济作物。

但是我们村子里有一个“怪老人”,年龄在70多岁了,仍然我行我素的在地里种植了小麦、地瓜等粮食,而老人的大缸里也屯了近一吨粮食。我们年轻人看到怪老人这样,也劝导他:让他尽快吧小麦,地瓜干卖了,以换取钱来买面吃,并让他种植一些药材来代替粮食。然而这位“怪老人”并不为所动,还是继续屯着粮食,并过着简朴的日子。



然而在今年后,因为疫情的原因,为了防控疫情,我们村也开始了封村行动,而一些人为了做到尽量不出门,就采取了大面积的购物,特别是大米、白面、油盐等必须品,也成了抢手货。而很多农民甚至后悔能在去年的时候能种上粮食,甚至能留下部分粮食,而不是把粮食全部卖掉。

看到这里,我渐渐了解了我们村“怪老人”的远见。的确如此,在旧社会里粮食就像黄金一样成了硬通货,也许“怪老人”以这样的心理来储存粮食吧,但是我也不得不佩服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储存着够用的余粮。因为老人知道,只有“家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张”,而老人用实际的经验也狠狠地打了我一个耳光。


那么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们还会卖光粮食吗?

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后,给很多年轻的农民带来一个新的认识,就拿我来说吧,在以后的每一年里,也会存着一些粮食的。而我每年不仅存着粮食,而且也要在农村里盖上房屋,从城市里重点像农村转移。因为农村里不仅环境好,而且粮食、蔬菜等也是有机的,绿色的,而这样也就解决了城市人买菜的尴尬。

所以来说,在这生活的经验里,我们农民也要做好“晴天带伞,夏天带棉衣”,留下足够的粮食,比如地瓜面,玉米面等,而地瓜面和玉米面做的窝头还是很好吃的。



因此来说:

现在国家的物资是很丰富的,我们农民完全不必担心物资,只有好好的待在家里,不给国家添乱才是上策。但是对我们农民来说,也要做到“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就像我们村里的“怪老人”一样,老人经历过旧社会的饥后,他才留下了家里的存粮。虽然现在的粮食等物资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年轻人也像老人一样,适当的在缸里留下一点粮食,在“忆苦思甜”下,因为粮食才是生活的后盾。


李子说农


今年年前我和老公去街上买了80斤面粉,本来觉得老公买的太多吃不完,没想到碰到新冠病毒疫情买不到馒头,隔几天就做一次馒头,现在面粉也不多了。

由于这次疫情,估计农民会改变以往的思维,可能会囤粮以备不时之需。我姥爷快80岁的老人,他每年都会存1000斤麦子,然后剩余的卖掉换钱,让他卖光,他说不行,有粮在手,吃穿不愁。

疫情过后,农民朋友卖粮方式应该会有改变,会留足余量。

其实囤粮不囤粮都没事的,我们国家储备粮据说可以够我们吃几十年的,所以老百姓囤粮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也是无可厚非的。



高大胖圆


你好,作为一个农村人,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这次肺炎已经一个多月了,但是农村粮食消耗不是特别大,有可能城市里面粮食可能短缺,但是农村里面根本不会为了粮食这个问题操心,至少顶上半个月,我家里没有种田了但是我亲戚都说就算你们今年不出去也不要为了粮食操心,我这里够的,所以农村平常都没有卖完粮食,你所说的基本是不用担心的,农村卖粮食不会卖完的,就算卖了很多,但是都会留下一大部分在家的,别说以后了,平常都没有卖完呢。




我叫唐小易


记得小时候我家偏房里有两个特别大的粮仓,一个粮仓放玉米,一个粮仓放小麦,每年在新小麦收获之前,便会将粮仓里的陈小麦卖掉,等玉米收获也是如此。每年在小麦和玉米收获后,都要将小麦和玉米充分暴晒晒干后再放到粮仓里,每次都会弄的一身汗和一身灰,所以特别不喜欢干这个活。当白面吃完以后,爷爷便会将粮仓里的小麦装一编织袋拉到村子里磨面的地方磨成白面,在吃完玉米面后也是如此。直到后来村子里粮站的白面越来越多,我家便不再屯粮,并将两个粮仓弄坏了。

在疫情发生后,为了避免疫情蔓延,我们村子也封闭了,刚封村子第一天,人们以为不让再出村子,所以我们村子里粮站的白面被抢购一空,妈妈则后悔没有在年前多买一些白面,没有存粮,因为那个时候我家仅有半袋白面,如果真的不让出村购买东西的话,可能只要一个多星期,白面便会吃光。不过在封村第三天,我们粮站便在群里说白面已经拉回来了,大家不要着急,面粉厂的白面还多着呢,所以妈妈的心也便放了下来。

之所以在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囤粮除了老农们有远见以外,更多的是因为以前物资很匮乏导致。记得小时候村子里根本买不到白面,家家户户都是将小麦拉到面粉厂现磨面粉,玉米也是如此。近几年由于在农村买什么东西都很便捷,白面、玉米面、大米、小米等食物无论何时都能买到,人们自然而然便不会再像以前囤那么多粮食。但是在此次疫情下,很多人意识到了屯粮的重要性,那么在疫情过去之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个人觉得在疫情过去之后,农民依然护卖光粮食。我们这里是冬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冬小麦和玉米,所以能囤的粮食也就只有小麦和玉米。不管是小麦还是玉米,都要通过加工后才能食用,所以即便是囤了足够的小麦和玉米,都要拉到加工厂加工才可以食用。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在非常特殊的时期,囤小麦和玉米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虽然在疫情过去之后农民不会囤粮食,但是人人存钱的关键会越来越强。农民工几乎一个多月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全靠吃以前的老本来生活,对于有老本的农民来说,自然不会对未来生活担心,但是对于没有老板的农民来说,一边希望疫情早一点过去,一边后悔为何当初大手大脚没有存下钱。

综上所述,虽然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会认识到囤粮的重要性,但是所囤的粮食也要可以让农民直接食用才可以,所以在疫情过去之后,农民依然会像以前一样将粮食卖掉。


悠悠乡村路


题主你好,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说一下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吧。

我这里坐标是四川南充,农民主要栽培水稻。在二十多年前,我们这里冬天还会种小麦,但现在都不种了。旱地里主要种植油菜、玉米、红薯和蔬菜。

在我忆中,农民一直都有存粮的习惯。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家有一座很大的木粮仓,那会儿,我听我妈经常说,要是家里的稻谷能把粮仓装满就好了。

后来健新房子,粮仓被撒了,老爸就打了两口大柜子来装稻谷,一口大柜子装满的话,能装一千斤稻谷。

现在我家还有一口大柜子和两个圆铁仓,里面都储存的稻谷,我妈妈说什么都不卖。

我们的从父辈,他们也许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时饿怕了,所以,现在即便不愁吃了,可他们也不会将粮食卖光的。

而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很多农民都不会将家巾的粮食卖光的。

俗话说“家里有粮,心中不慌”,无论在什么时候,家里都应该存一些余粮,以备不时之需。


李茗说乡村


问:经过今年的新冠性肺炎,农民还会卖光粮食吗?

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1,说起农民囤粮,就想起了我家以前老房子里的粮仓,每到大年三十上午的时候,我都会给粮仓贴上一张“五谷丰登”的年画。我家以前的粮仓,经历过两次的变迁,第一次是用砖头砌的粮仓,很大能装万把斤小麦,但出粮食不方便,于是就扒掉卖了几个可移动的塑料粮仓。有人说自家囤粮用缸,我们不用太小了。那时候还时兴磨面,就是小作坊的那种,所以农民吃的还是自家的面粉,后来乡镇有面粉厂了,农民拿小麦换面粉吃,再后来,家里也不囤粮了,把麦子卖掉,然后买面吃。我家已经十多年没有囤过粮了,现在耕地都给人家种了,家里一个麦子都没有了。



2,老父亲在世的时候,那时候家里已经温饱,不缺吃喝用度了,但父亲还有囤粮的习惯。我也烦过老父亲这样做,因为在家里囤粮,还要多费功夫来回折腾,必须把麦子晒干了水份很低了才能倒入粮仓,如果直接卖掉给粮食贩子就没那么费劲儿,联合收割机从地里收回来,在门口摊开晾晒一下就能卖了。囤的粮食,平时还要防鼠害,防潮防虫等,遇上价格下跌心情也会跟着不好等,俗话说“货卖当时值”,存在家里一直是和牵挂。我也问过老父亲,说现在吃喝那么方便,没有了去街上买就行了,为啥囤粮?父亲说你不懂。我真的不懂,没有经历过饥荒年代,是没有深刻体会的。

二,现在农民囤粮没有意义。

4,虽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个大道理。但我总觉得现在农民再囤粮已经没啥意义了。不是以前那个年代,粮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同是也是吃饱穿暖的基本保障。以前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非常的狭窄,除了土地上的庄稼,几乎没有别的,平时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学生上学费用、老人小孩看病费用、人情往来费用等,都要从粮食上来,所以以前农民把粮食看的很重,土地和土地生产出来的粮食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5,可是现在不同了呀,农民的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除了种地收入,还可以打工、做小生意等,只要手里有钱了,可以买到很多更丰富的食品,包括小麦精粉、优质大米等,根本不用在家里囤粮。现在是和平时期,国家也有粮食储备,社会发展稳定,就算有疫情又怎样的呢?只要手里有钱,照样能买到粮食吃,不过是不太方便罢了。所以题住的话题有些杞人忧天的感觉,就算你手里有粮食,在疫情期间难道你出去磨面吗还是?拿钱直接购买不好吗?其实我懂题主说的意思,怕世道乱了,钱不值钱了,还是囤粮靠谱,个人认为不会再出现大的问题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三,不自乱阵脚,不给社会添堵。

6,粮食如果真的分摊到农民个体身上,真的是不值得一提的,拿现在来说,有的一户人家才两三亩地,就算见3000斤,你还真那粮仓或者米缸给囤上?也就能卖3000多块钱的事儿,那翻晒倒腾的人力都够呛,还不如直接卖钱的好。现在的农村中青年一辈,几乎没有再囤粮的习惯了,这是我地的实际情况,现在在谁家能发现一个粮仓或者塑料可移动粮仓,那就想看到文物一样。



7,群众跟风心理很重,包括城乡所有的普通老百姓,一有个风吹草动的就自乱阵脚,生怕自己跟风的晚了吃亏。就好比这几天的疫情,有人说什么什么可以预防和抑制病毒,然后开始一窝蜂地去抢购,食盐、板蓝根、酒精、口罩等都会成为抢购的对象,这个现象和题主说的在疫情期间让农民囤粮有啥区别?民以食为天,但现在农业生产技术和农药化肥那么先进,粮食产量一直很高,还会出现粮荒现象吗?肯定不会。就算农民家不卖光粮食,真的发生什么,靠自己家那一点粮食又能做什么的呢?

结尾:农民囤粮现象是过去式,以前之所以囤粮不卖完,是为了自给自足,再后来是惜售心理作怪,不想低价出手。我的意思是说,存粮不如存钱,只要有钱,去哪里都有饭吃,家里真的囤粮多了,有时候还是累赘。

农村老俗话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囤,瓮,缸,专门储藏粮食,来年麦子不收到家里,陈粮食不卖的,那时候农村二年不收,不会发生饥荒,现在看看吧,农民收了粮食不出两天全部卖完,第一是储存麻烦,第二是等钱用,一律买着吃,遇到灾年都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