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有关新乡疫情信息,五局委回答记者提问

2月14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围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新乡市政府副市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副总指挥李瑞霞重点介绍了近一个时期以来全市疫情防控情况。


最全!有关新乡疫情信息,五局委回答记者提问


市卫健、教育、医疗保障、工信、商务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省、市媒体记者的提问。


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此次新乡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来源是否都与武汉相关?此次病毒在我市的传播情况、疫情特点及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市的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有哪些?

市卫健委:感谢媒体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关注,同时也感谢媒体对疫情期间我市防控工作进展的宣传报道和对群众科学防护的积极引导。 截至 2月13日24时,我市各县(市、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5例(含长垣12例),其中:牧野区4例、卫滨区3例、红旗区3例(含高新区1例)、辉县市10例、封丘5例、新乡县5例、卫辉市5例、原阳县3例(含平原示范区3例)、延津县4例、获嘉县1例。累计治愈出院8例,死亡2例,疑似17例(含长垣5例)。


我市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5例(含长垣12例),其中湖北来新(或去过又回来的)被确诊25例,与湖北来新人员接触被感染18例。有2例在郑州商场做生意,无明确的武汉接触史,但不能排除接触人群中有过湖北轨迹。其他还有家庭聚集相互交叉感染的。


新乡当前疫情特点是什么?


当前我市疫情仍以外地输入性病例为主,未发现本地病例再传播。从新增确诊和疑似病例看,被传染的人增多,表明我市疫情已出现由输入性向本地受感染扩散的特征。家庭聚集性病例较多,扩散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另外,根据传染病流行规律,疫情除自身特点外,周边省份、地市疫情状况对我市疫情也有较大影响。


下一步重点做哪些工作?


  对于新发传染病,我们管控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渠道,保护易感人群,救治被感染患者。防控方面依然以湖北以及病情重的地区来人为重点,对外来人员继续做好逐家逐户排查,对排查出的湖北和省内信阳、南阳来新人员,一律隔离留观14天,其他地区一律隔离留观7天。


作为我们市民层面,尽量减少外出,不要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商场、超市等人群密集地方。家里凡有外地来客一定及时向社区、村委报告。另外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后,提倡口罩文明(出门戴口罩),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等。


作为医疗机构,积极做好防控宣传和指导,要落实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制度,强化发热门诊的功能,提高检测质量,尽可能发现病人,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加强流调工作,管控好密切接触人员,对发现的疑似病人应收尽收,做到“四个集中,”即集中患者、集中医院、集中资源、集中治疗,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再次倡议:一定要注意五点


广大群众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期间:

一、高度警惕:家里有外地来客或发现邻居家有外地来客,及时向居委会、村委会报备,自觉接受管理。


二、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如公共浴池、影院、商场、车站等。


三、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一般医用口罩。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包住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四、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感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在市区二级以上医院和各县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治疗,一律免费。去医院时要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注意营养,适度运动,家庭应备置体温计、医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如何救治,物资保障怎么样? 


为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我市成立了医疗救治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全市医疗救治工作。确定了14家医院(市级6家加8家县市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治医院,成立了由呼吸、重症、检验、影像、感染、护理、中医等专业64名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和由呼吸、重症专业9名专家组成的重症救治专家组,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收治”的原则全力开展救治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卫健委组织各医疗机构加紧传染病医护专业培训和专用病房改造,进一步提升救治能力。目前有足够的救治资源,其中:符合标准的床位数419张,具备能力的专业医生391人,专业的护理人员740人,负压病房11间,另有5间正在建设中。


一线救治物资方面,在疫情早期物资短缺比较严重,尤其医护人员防护用品储备不足。经过市委、市政府的紧急采购、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一线救治物资目前基本满足需要。但仍属紧缺。


确诊病例怎么治?出现疑似怎么办?


截至2月13日24时全市共确诊55例(含长垣12例),市区疑似患者在市里的5家定点医院,确诊患者在市传染病医院集中救治,县(市)的疑似、确诊病例都在当地人民医院救治,目前已有8例患者治愈出院。                                       


如果有群众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嗓子痛症状,尤其有武汉旅居史或有与发热呼吸道症状病人接触史要立即戴上口罩就近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就诊;最好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交叉感染。新乡市(含县市区)二级以上人民医院、中医院和部分二级民营综合医院均设有发热门诊。目前全市共有33个医院设有发热门诊。


去哪儿心理咨询?


快速组建了由68名精神卫生、心理咨询、教育工作者组成的新乡市心理援助医疗队,组织专家编写《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应对手册》及《心理卫生救援流程图》发放到心理健康相关社会组织,规范开展心理援助及危机干预工作。开通了“医护人员心理援助”“普通市民医护人员心理援助”咨询平台、12355“新老师”心理电话咨询、在线QQ和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0373—7095888,开展公益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等心理援助服务,打造心理公益在线援助与咨询矩阵。

  

记者提问:请介绍下,全市学校学生延迟开学,到底什么时候开学?在开学前教育部门怎么保证停课不停学?孩子延迟开学,可是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上班了,小孩子一个人在家上网课不太现实,这种情况咋解决?在开学前后又怎么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市教育局:十分感谢记者的提问,这也是目前广大家长和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


关于开学时间

我市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一校一策,研究提出开学方案,报省、市疫情防控专班批准后才能实施。


一旦开学时间确定,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第一时间通知各位家长和学生,做好开学准备。


关于开学前“停课不停学”工作


采取线上教学,是在延期开学期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帮助的一项应急措施,是在非常时期采取的一项新的教学尝试,不搞一刀切,更不能代替开学后的正常教学。市教育局已经印发《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各学校利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在不影响师生健康安全和不造成疫情传播的前提下,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一是提供平台载体。其中可以直播互动的平台有联通“钉钉”空中课堂、移动云视讯、电信云课堂等;单向点播、收看的有国家中小学云课堂、河南省名校同步课堂、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中小学数字教材平台、新乡智慧教育云平台等。


二是做好测试演练。2月10日之前,各学校已经开展了教师线上教学的培训、演练,老师已经与家长联系、沟通,完成了注册、演练等工作;目前,线上教学正在按计划进行。


三是加强督促指导。为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专职督学,已经按照责任分工全部深入到各县(市)、区、各学校,对线上教学情况开展实地调研、督促指导,现场解决困难问题,确保线上教学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取得最佳效果。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克时艰,齐心协力把线上教学工作做好。借此机会,也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督促学生在室内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体育活动,促进身心健康。


家长上班、学生上网课无人看管怎么办?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极其严峻的防控形势,不少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各级机关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其中绝大部分也都是学生家长,借此机会,向“舍小家为大家”的他们表示诚挚的敬意!同时,还有一部分不具备看护条件或者辅导学生有困难的家庭,也请他们放心,全市教育系统将格外关注并切实加强对其子女的指导和关心,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为解决好部分家庭存在无人看管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问题,市教育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停课不停学”:


加强老师对学生的指导。老师通过微信、电话、直播平台等方式,及时提醒、随时督促、实时互动,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让孩子与老师良好互动,自觉融入在线教育。


争取家长对学生的辅导。利用各类学习平台的回放功能,家长下班后通过平台的点播、回放等方式,陪同学生进行线上学习。


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各位家长朋友可以与老师加强沟通联系,根据孩子听课情况,与老师共同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用好线上教育资源。省教育厅已录制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各学段所有课程,于2月10号开始,通过河南电视台、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播和重播,可以随时重播回放、收看学习。

及时进行总结。正式开学后,老师将对线上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复习、辅导,并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缺课的学生把课程补起来。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共同做好线上教学,把孩子们的学习影响降到最低。


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怎么做?


市教育局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认真做好延迟开学的工作预案,统筹安排好疫情防控、教学进度、健康教育、后勤保障、家校联系等工作。


开学前:


一是精准摸排情况。精细排查开学返校人员出行、人员接触、身体健康情况,精准摸排重点人员及全体师生返校前14天地域分布、人员流动、返程信息及身体健康状况,逐一登记,不漏一人。


二是完善提升条件。在各学校设置临时隔离室,配备足量的体温计、消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


三是净化校园环境。开展校园环境清洁整治行动,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干净,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有食堂的学校,要制定学校食堂运转详细方案,严查食堂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状况,严控食品进货渠道和进入校园流程。


开学后:


一是开学第一天立即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体温异常的师生继续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师生必须规范佩戴口罩;返校的所有教职员工和学生要填写健康卡,达不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不得进入校园。


二是每日做好对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与报告、复课证明等日常防控工作,出现异常按学校工作流程及时上报。


三是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向广大师生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疫情防控意识,提升防控水平。


四是全面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洁,定期组织对教室和校园进行消杀。市教育局将会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尽全力确保学生疫情不输入、在校不扩散,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将疫情阻挡在校园外,确保校园净土,确保学校防疫工作万无一失。


记者提问:我市应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医疗保险方面有哪些针对性的政策?

   

市医疗保障局:疫情当前,为让患者放心就医,按照上级要求,市医疗保障部门及时调整医保政策,全力做好医保基金保障,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的规定影响救治。


一是落实特殊医保报销政策。将确诊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费用全部纳入临时医保目录,实现全额报销。


二是全力提供基金保障。从医保基金中第一批拿出610万预付给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市传染病医院等5家新冠肺炎定点医疗机构,目前已拨付到位560万元。根据疫情变化,我们将适时安排第二批预付基金。


三是用足用好医保政策。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在全省率先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7种物品和金银花等36种单味中药,纳入医保临时报销范围,个人可持医保卡在药店购买上述用品和药品。


四是认真落实市疫情指挥部关于药品零售企业暂停销售“退烧、止咳药”的通告

。市医疗保障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医保定点药店严格遵守通告,对违反通告要求的,将视情况给予暂停或取消医保定点资格的处理。


记者提问:2月10号以后企业已开始复工复产,工业企业数量多,员工流动性大,涉及地域广,疫情管控难度较大,请问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企业安全复工复产?


市工信局:根据新乡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做好全市工业和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2月10日以后,全市企业实施分阶段复工复产。我们坚持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企业只有做好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达到复工复产条件,经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复工复产联合审核小组审核通过后,才能复工复产,从而达到错峰、分流、有序、安全复工复产的目的。


复工复产时间和条件是什么?


复工复产时间分为三个阶段。2月10日起,本地员工为主、本地产业链完整的工业企业;2月17日起,来自疫情重点地区员工少、本地产业链较为完整的工业企业;2月24日以后,其他工业企业。


复工复产条件包含三个方面。企业必须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并落实“466”防疫措施。


一是建立入厂登记、体温检测、车间办公区消毒、食堂消毒、宿舍消毒、三类人员排查等六类台账;


二是备足口罩、消毒用品、体温计、防护用品垃圾收储设备等四类防疫物资;


三是落实封闭管理、重点区域消毒、禁止人员聚集,张贴举报电话,就餐安全措施,疫情防控宣传等六项防疫要求。


对省内外疫情重点地区员工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其他地市返新员工集中或居家隔离7天,外地员工需提交乡镇(办事处)出具的疫情安全证明,方可上岗。


企业的“娘家”做了哪些工作?


2月3日,市工信局就下发通知,要求企业落实“466”防疫措施,并推荐了企业复产复工人员防疫工作方案(参考模板)。


2月6日,市工信局编制下发了《新乡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指导手册》,主要包括“防疫工作3456”、“复工前8项注意”、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方案要点等三部分内容,目的就是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提供系统、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2月10日,市工信局委托市大数据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开发的“新乡市工信系统企业防疫信息填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实现市、县、企业三级管理和数据共享,减轻基层和企业员工防疫信息的填表负担,通过大数据、云平台,提升防疫信息管理的安全度、精准度和便捷度,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提供了信息化技术保障。


记者提问:请介绍一下我市目前在生活必须品保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


市商务局: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情况,并多次调研部署相关工作。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商务局迅速成立了应急工作专班,及时督导相关企业做好有关商品的备货及供应工作,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一是督促我市生活必需品流通企业迅速恢复经营,加强货源组织,大型批发企业停止休假、恢复供给,禁止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二是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告制度,全面、及时、准确掌握生活必需品市场供求变化,及时指导商超增加重点商品补货,充实货架保供应。


三是积极拓展消费新渠道,加大“牧绿鲜生”线上销售力度,打通服务群众生活最后一公里。


四是开辟应急运输车辆绿色通道,全力保障10大类70多种生活必需品的正常调运。确保群众的菜篮子常绿,米袋子充足,果盘子丰富。


截至目前,我市大型零售商超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均正常营业,民生物资保障和储备基本充足,价格总体稳定,能够满足全市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多渠道组织货源,继续强化市场运行监测,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借此机会,我们也呼吁全体市民理性消费,按需采购,科学合理安排好防控期间的生活。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群众科学应对疫情。

让我们共同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新乡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军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