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钟南山院士说的,疫情在4月前可能结束,有道理吗?

易传楷


钟南山院士,用了可能,不代表一定能结束,这是钟老的老的严谨,极度负责任的太度,生命的脆弱,死亡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来。当下我们要做的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做好本职工作,不给国家添乱。长一对听话的耳朵,不出门,不出门,千万不出门。不传播传染源,让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鱼梦如梦


我觉得会结束,我的家乡对防范和隔离做得非常好。家乡里最重视的神门祭司活动全取消,超市,ktv,游乐园等活动都禁止。我家乡相对经济落后,大家现在意识比以前进步多了。出门也都带口罩。很重视。看看抖音和网上,许多更偏远的地方也是一样。一起对抗疫情。我们一起抗战。会过去的。



残疾之光


我觉得会结束,并且钟南山院士的分析可能还偏保守。

现在是2020年2月13日,武汉封城时间1月23日上午10点,1月24日包括湖北在内的8个省市启动一级响应。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启动一级响应,并逐渐加强了人员管控及隔离措施。2月3日湖北地区以外的新增确诊人数达到高峰,此后,湖北地区以外的新增确诊人数,逐日降低,直至今天。至少说明,在全国各地的管控措施下,湖北以外的管控隔离措施是有效果的,是向着好的一方面发展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次疫情的关键在湖北,湖北的主战场在武汉。湖北昨日扩大诊断标准后,以CT结果作为诊断依据之一,即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也可临床诊断为2019冠状病毒病。并带出了13332例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这将使疫情防治工作更加主动,同样也会降低这部分患者就医费用等压力。但是这也提示,之前武汉及湖北的确诊数据虽然定义明确,但是对于疫情预测参考意义有限。换句话说,之前武汉及湖北的数据,可反映其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进步,可以部分反映疫情的进展。


所以说2月12日湖北新增1484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临床诊断人群我们主动暴露出来,比成为潜在传染源要好。传染病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只要主动暴露出来,然后我们切断传播途径,就像目前湖北以外地区一样,会迎来转机。目前的方舱医院会大量吸收轻症患者,会大大降低居家隔离人员的社区传染风险,再加上全国人民的支持。所以等到2月下旬,湖北将迎来新增患者数的下降,然后就是消化存量,所以钟南山院士4月疫情有望结束是偏向谨慎的判断。


骨科医生刘明


可能就是没有把握,就是也可能提前,也可能退后,钟南山院士也真是说不清啊!

我们挑战新疫情,就好比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利用积累的经验,打造抗拒病毒的超级长城,才是王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传染性极强,潜伏期也很长,这为我们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攻坚战制造了困难。但是我们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疗精英,战胜疫情值得期待!

钟南山院士说,我们一定会打赢武汉战疫,现在我们需要时间来克服困难,创造机会击败疫情,请耐心等待。

四月,我们战胜疫情有信心,值得期待!


东邪体坛泰山


“疫情在4月前可能结束”这个观点,是2月11日钟南山院士在广州接受媒体专访时表达的。

李医生对当时采访进行了整理:钟南山院士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滑,疫情有望出现缓解。他预计,峰值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做出上述预测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模型,近期的疫情情况,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他表示,目前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有很多未知,比如还不知道病毒为何有如此大的传染性,这是最大的问题。

简单分析下,“疫情4月前结束”的基础:数学模型,近期的疫情情况以及政府的措施;变量:对病毒的未知。


近期的疫情情况

数据图摘自丁香园官网,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新增确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自1月19日有数据报道以来一路攀升至2月4日近4000人的峰值之后,开始下降。

相较下来,新增疑似病例数曲线就更为波折,我们可以看到于1月26日到达第一次高峰后,开始下降,并于1月29日开始了长达13天的平台期,此期间数值均高于4000人,之后开始下降。

我们从这两个数据上可以看出,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湖北省的病例诊断分类中增加了“临床诊断”。

根据该方案,近期湖北省对既往的疑似病例开展了排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订正,对新就诊患者按照新的诊断分类进行诊断。导致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于2月12日激增,大家不用惊慌,只是统计口径不同导致的。

相反的,李医生认为这是一件好事。确诊人数激增意味着,对真正意义上的患者进行了有效控制,你是患者你就不能到处乱跑了,原来潜藏在超市、小区的自认为“健康”人群都被隔离起来,对全国、尤其是武汉市是大好事一件。


新冠病毒传播的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李医生真心无能为力,超出能力圈的事情,不敢说也说不出来。读了几篇SARS数学建模的文章,只能贴出这么个图,您大概知道是这么个意思。院士的研究团队应该是将新冠病毒的数据套用在SARS传播的数学模型上获得一个类似的图形,再对疫情结束日期进行预测。

欢迎懂这方面的达人来指点一下。


政府的防控举措

在之前的采访中,钟南山院士曾眼含热泪地说:“李文亮是英雄,我为他骄傲。他早在十二月底就把真相告诉人们。”可惜吹哨人已逝,全世界为他默哀。

钟南山院士认为,武汉地方政府和卫生部门“没有把工作做好”,没有在疫情发生早期采取足够的措施,应当为此承担责任。

对于武汉封城,钟南山表示,"我想人们也许会不理解武汉封锁和类似的事。但我要说,这样做绝对是必要的。中央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如果再晚几天,这将导致遍及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扩散。"我们没有很好地及早发现、及早控制新冠病毒,但我们开展了有效的后续措施,包括封城、假期推迟以及走马换将等。

2月13日,湖北的重大人事调整:上海市长应勇,出任湖北书记;济南书记王忠林,调任武汉书记。包括此前,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出任中央指导组副组长;国家卫健委副主任王贺胜,任湖北省委常委兼卫健委主任。

网友点评:林危受命,应勇抗疫;焕然一新,预贺胜利!

没有文化的李医生只能喊出那句:“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控制疫情的变量

①返工潮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由于疫情爆发,各地企业复工时间明显推迟,国务院将春节假期延至2月2日,多数省份规定企业复工时间不早于2月9日,湖北规定不早于2月13日,这使得返城高峰推迟出现。

为此,加强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通风及一线人员防护,严格落实进出场站乘客体温检测,加强途中及事后疫情防控,合理安排客座率等举措将要成为这段时间的重点。

待到重新上岗,工作学习场所消毒、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和人员配备等疫情防控工作也要跟上。这样才能有效扼制病毒的传播,防止第二高峰的出现。


②尚未证实的气溶胶传播、消化道传播

李医生解读:这些都未证实!

先说消化道传播。粪便中检测到病毒并不代表病毒一定通过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根据患者病史回溯以及起病后的种种表现,不能排除粪便中的病毒因病毒血症从肺部进入外周血、再由外周血到肠道随粪便排出。

再来复盘“SARS香港淘大花园事件”,超级传染源、失效的地漏U型弯以及狭长的天井设计共同导致——病毒在相对狭小密集存在,导致多人感染。以上多重条件但凡缺一,都不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最后,说一说气溶胶传播。气溶胶颗粒几个特质:①多数颗粒在大于 10 微米、50 微米以上的最多,容易被医用口罩隔离;②半径小于 0.1 微米的气溶胶颗粒,重量轻、容易随风飘走,被吸入可能性不大;③气溶胶表面能大、并带有电荷,病毒很容易被破坏,存活度不高;④病毒感染需要达到一定数量阈值,气溶胶颗粒悬停在衣物、皮肤等常见的生活场景,比较难达到感染阈值,所以不用太担心。


③是否会出现“无症状”的超级传染者?

大家一听说感染者有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就很恐慌,原来防着点发烧、咳嗽的人就可以,现在发现“防不胜防”!

李医生认为,和SARS以及MERS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性不是特别强,这就造成很多人感染病毒之后症状很轻或者没有症状,这是因为他们的免疫应激反应没那么强,临床表现比较潜行,甚至由于机体特殊与病毒和平共处起来。

这部分人群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其携带的病毒数量也相对较少,传播的危害比较小。但需要警醒的是,此时的感染者已经具备传播能力,这给隔离防控工作带来较大难度。


SARS是如何结束的?

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朋友,李医生推荐您看一下这部纪录片。随着温度增高,病毒离体存活的时间变短,致病能力变弱。

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一般来说,这种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感染,切断传播途径是最重要的防控手段。

随着疫情的发展,人类的防护意识越来越强,严格限制人群的迁移和活动。当所有的感染者都痊愈或者死亡,病毒就消失了。

请朋友们记住,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strong>


厦大中医李大胖


是有道理的。按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为7~14天;

1、目前大批人员复工时间为2月10日(约60%),那么首批复工人员被发现的期限为2月24日;2、部分企业选择2月17日,一般2月底前都复工了,那么这部分被发现感染的期限为3月14日;3、学生开学是3月初,那么被发现感染的期限也应该在3月底前;

4、4月可能会量产疫苗;

由此推断所有感染病例基本都被隔离在医院,或已经被治愈!


亮亮有话说之趣事囧闻


钟南山专家的给出的4月前疫情信心一定是经验和科学知识与现在疫情进展的诚恳建议

所以大家还是很期待的

我个人感觉 要相信这个年纪还在为祖国儿女守卫的老者的

可敬 可尊的钟南山老人

我们大家爱你

多保证身体

你是中国的骄傲

是世界的财富


华夏小肥兔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正在谈论某人,某人就巧合的出现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了”。根据信息同步论的观点,宇宙间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有位讲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张四方形的纸,一个角是A点,对面一个角是B点,一只二维次思维的蚂蚁如何能在1秒钟内从A点到达B点,所有的蚂蚁都认为不可能,但是三维生物的人,一个动作就可以做到。想象一下,三维次思维的我们无法完成的事,在四维次思维的人面前就很简单。所以有人预见某事会发生自然有他的道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52ea4c5559bd419fa0d369d912a310d0\

树壮有根


愿早日送走瘟神!

钟南山院士在国人眼里就是大菩萨。非典暴发的关键时候他毅然站出来凭着高超医术和科学精神带领团队终于制伏瘟疫。这次新型冠状肺炎发生后他老人家亲临武汉一线调研。说了真话提出好的建议。新型冠状肺炎存在人传人,外地人尽量不去武汉,武汉人呆在家里。李兰娟院士根据疫情建议封城。由于国家采取果断措施才避免疫情更大范围的扩散,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钟南山院士预测这次疫情四月份结束。当然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疫情不出现特殊变化,防控工作做得好,特别是湖北省。湖北省重点在武汉,孝感,黄冈这三地能够突破。不再出现新例并较快治疗原有病人。湖北出现拐点,全国防控形势就会根本好转。从目前的情况看湖北防控仍十分严峻,拐点还未到来。国家集中优势资源支援湖北相信湖北防控会出现转机,有所突破。

钟南山院士预测是根据常规,现在我们国家上下一心集中力量有科学和物质精神的支持。相信会提前打赢这场瘟疫战!

中国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


维海805


钟南山院士以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赢得全体国人的爱戴及信任,他的这番讲话,是建立在现在的数学模型、近期的疫情情况、政府所采取的措施等基础上的,预测成真的可能性很大,这给大家带来战胜疫情的信心。

钟南山院士是在2月11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已经在一些地区出现下降,预计峰值将会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

一、目前疫情走势

2月4日,武汉封城后12天,当天全国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887例,疫情达到高峰!

截至2月13日,全国除湖北以外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连降9天。疫情已经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钟南山说,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发现、早隔离”。湖北省之外地区病例的减少,与各地采取“发现一个隔离一个,严防死守限制人员流动”的政策息息相关。

每日统计的新冠肺炎病例数量,实际上较发病高峰有一定滞后性。2月4日的病例数的高峰,反映的是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那一批出城的人传播所造成的。从1月22日到2月4日,大概经历了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左右,到达高峰。这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的预测相吻合。

二、2月中下旬还会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新冠肺炎的防疫需要大量的防疫物资、药品,每天需要消耗巨额的财富,社会不可能长时间陷入停顿状态,人民走出家门,恢复生产不可避免。

2.10号,一批企事业单位纷纷复工,大量的人员重新步入工作正规。

据统计,我国将出现1.6亿人口流动的返程潮。

在返工潮中,就有可能有部分人群携带病毒。

2月9日,陕西渭南澄城县确诊一名新冠肺炎病例,患者是一位高铁保洁员,确诊前曾搭乘20趟高铁。

2月12日,徐州市又通报了一例高铁保洁员确诊病例,发病前曾在15趟高铁上服务。

人员的大量流动,无论是是乘坐高铁、汽车还是飞机,都是一个密闭的环境,势必会增加新冠病毒传播机会,使新冠肺炎有可能出现一波反弹。

按照之前的规律,2月10号之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将会迎来由于此次返工潮导致的病例数反弹高峰。

2月11日8时许,上海市民警在高速公路查控,在一辆轿车的后备箱内查获一名女性藏匿者。

具体这个反弹高度能达到什么水平,尚不好给出具体数据,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注意在返工时戴好口罩、注意洗手,加强防护,预计高峰不会超出此前水平!

根据2月中下旬发病数量,到时各地政府再调整相应的防控政策。

而2月下旬后再经过两个最长潜伏期,一个月左右,在四月前控制住疫情,确实大有可能!

当年北京防控“非典”,四月下旬疫情达到高峰,经过一个月的隔离防控,六月初就不再有新增病例。

三、疫情的预测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针对最近几天新增病例数的下降,世卫公共卫生紧急计划执行主任莱恩指出:“我认为,现在预测这波疫情是处于开始、中期或是结束阶段还嫌太早了。”

确实,疫情的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1、高传染性。

钟南山指出:“我们还不知道病毒为何有如此大的传染性,这是最大的问题。”

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之高,远超SARS冠状病毒。

当1月23日香港专家管轶,说出“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这句话之时,很多人可能都觉得是危言耸听,现在看来,管教授并未夸大!

2、湖北主要是武汉的疫情仍不明朗。

湖北今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暴增一万五,让我们无法单从数字方面判断其疫情。

确诊病例数的增多,主要与湖北省更改了上报确诊病例的方式有关。

国家卫健委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中,专门为湖北省增加了一类标准:

临床诊断病例:将湖北省的符合肺部影像学特征的疑似病例,归为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病毒核酸结果要么没出来(或者未查),要么暂时为阴性(很多病人需要多次检查才查出阳性),无法定为确诊病例。

从今天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于是造成确诊病例激增。

之所以说武汉的疫情存在不确定性,还与武汉的隔离防控政策有关。

华夏时报报道了一位武汉市民口述,武汉小区封锁后仍可轻易出入!

该市民所在小区一共31栋楼,近20栋楼里都有疑似或者确诊的病人。

在全国其他多数地区,都是只留一个门出入。如果小区有两位病人,则封闭小区,由物业、社区人员送生活必需品。

而武汉的这所小区却并非如此,在2月12日出门时,并没有受到多大的阻碍。小区四个门全部开放!

想来这样的小区并非一个!

3、其它。

如新冠病毒能否通过粪便传播及气溶胶传播仍未确定,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隐蔽传播性等

总结:钟南山院士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结合疫情情况,防控措施,预测四月前,疫情可能结束,有着其科学依据。但预测的准确性还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情况具体走向如何,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到二月下旬应比较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