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連日來,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學校和附屬醫院廣大共青團員爭做奔赴一線的戰鬥者,助力防“疫”的堅守者,抗擊疫情的保障者,投身防疫的志願者,科普知識的宣傳者,關注疫情的捐助者,以實際行動亮身份、樹形象,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做奔赴一線的戰鬥者

“我報名,我願意衝在最前面”

“不要告訴我爸媽,怕他們擔心,我走啦!”

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安醫大一附院護士、第13團支部(ICU團支部)組織委員劉鋼,安醫大一附院急診團支部的團支書張婷婷,附屬巢湖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第七團支部組織委員李愛玲,附屬巢湖醫院神經內科護師、團員張佳佳,附屬阜陽醫院門診醫技第一團支部團員劉靜,附屬阜陽醫院內科第二團支部的宣傳委員位苗苗,四附院內分泌團支部組織委員呂明緩等多名團員青年紛紛寫下請戰書,成為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伍的成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最前線戰鬥。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身邊的中國共產黨員爭先恐後,不怕犧牲,不怕困難,衝在最前面。他們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堅定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和信念。請黨組織在防控疫情的戰鬥中考驗我,我將不負所托,盡我所能,圓滿完成支援工作,為奪取疫情防控戰的勝利不懈努力。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9日,一附院第13團支部組織委員劉鋼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最前線,鄭重寫下入黨申請書。聽黨話跟黨走,團員青年在行動,經歷風雨,堅定信仰!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劉鋼之所以如此迫切和堅定地要求入黨,是源自這些天他在抗疫一線的經歷。從得知疫情發生的那一刻開始,身邊的共產黨員們就帶頭在"請戰書"上簽字,申請堅守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共產黨員和醫務工作者,"雙重"身份讓他們有著加倍的使命感和擔當。來到武漢後,共產黨員們的話語和行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劉鋼,他們總是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總是高標準的嚴格要求自己,總是無私的給他人幫助。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在湖北當地,不論是酒店服務人員還是醫院同行,都反覆對醫療隊員們說"謝謝",這讓劉鋼感覺溫暖的同時,更加體會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非常時期,我們醫務工作者也肩負著非常使命。從雙腳踏進醫院的那一刻起,我們每個人都在和時間賽跑,早點投入戰鬥,疫情就能早點得到控制。29日晚,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後,劉鋼寫下了入黨申請書:"請黨組織在防控疫情的戰鬥中考驗我!"他表示,要以實際行動向身邊的共產黨員學習,希望早日加入黨組織,在抗擊疫情的一線,在今後的每一天,發揮更多的光和熱。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我未婚,無牽掛,心理壓力幾乎為零,我決定去武漢,盡一份力!”

24歲的潘海燕是安徽醫科大學一附院呼吸內科二病區護士,也是一名團員。剛工作半年多。1月22日至今,沒有離開過醫院,這也是她頭一回在春節期間遠離父母。這個看起來瘦弱文靜的姑娘兩次寫下請求支援武漢的“請戰書”,一封“沒敢交”,一封感動了所有同事。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看到新聞裡播放的武漢疫情,我覺得,就一個字,上!”1月28日下班後,趁著一點空閒,潘海燕寫了一封“請戰書”,請求去支援湖北。寫完後,她才告訴父母。

父親有些生氣:“你不知道現在武漢什麼情況嗎?”“我當然知道啊。”潘海燕用一句話就“堵”住了父親的責問。

思索再三,潘海燕第二天還是沒交出這封“請戰書”,她心裡打鼓:“自己資歷淺,會不會因為經驗不足,拖同事後腿?”

1月31日,該院護理部抽調12位護士來支援隔離病房,潘海燕選擇放棄休息,申請留下來繼續上班。“這次我沒告訴家人,不想讓他們擔心”。

“進隔離病房第五天了,覺得自己完全適應了,應該可以勝任!2月1日上夜班前,經過深思熟慮,潘海燕寫下第二封“請戰書”,裡面寫著“我未婚,無牽掛,心理壓力幾乎為零,我決定去武漢,盡一份力!”

“這些天,覺得自己心‘越來越大’,目前工作狀態也很好,隨時等待醫院的安排和召喚。”潘海燕說。

他們積極應戰的豪情,已經遠遠超過了疫情的洶湧,義無反顧地成為“我願意為你,擋在疫情之前”的“逆行者”,他們爭做奔赴一線的戰鬥者,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做助力防疫的堅守者

“我們作為研究生,雖然不能像老師們一樣去武漢前線,但是我們可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自願申請返院值班,聽從科室及醫院安排。若醫院需要,我願主動申請至發熱門診及感染科等相關科室進行志願工作。”

“本人志願返崗,服從科室安排,眾志成城,抗擊肺炎。”

1月27日,由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一群“95後”醫學生一封封按著紅手印、鄭重簽著姓名的《志願返崗申請書》《請戰書》不斷從各科室遞送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畢業後教育處處長田仰華的辦公桌上。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2019級神經病學專業研究生聶佳佳是一名文靜的女生,年三十的那天她還在臨床工作。“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作為醫學生,當我步入神聖醫學學府的時刻,就莊嚴宣誓,疫情面前,我更不會退縮。爸媽都特別支持我,我爸還教我自制防護服。”

2019級麻醉學研究生楊孝俠,臘月二十九值完班,除夕當天才趕到江蘇鹽城和家人團聚。“也幫不上什麼忙,正常上班,儘自己的最大能力為科室,為醫院儘自己的一份力。”樸實的話語真誠又純粹。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了許多患者,雖然我們的家人希望我們能回到他們的身邊過年,但是在這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抑制病毒的時刻,我們一附院檢驗專業的實習生也是醫療衛生事業的一員,一定要堅守崗位,為抵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奉獻一份力量!”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17醫檢實習隊同學的堅守。

“在疫情大肆傳播之際,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我在內科樓六樓心電功能室近距離接觸病人,為住院患者和門診發熱病人完成心電圖檢查,按時到崗,協助老師完成科室運行,只想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安徽醫科大學15級康復實習生黃高遠說。

15臨床實習生阿依加馬力·阿布都熱西提,今年大年初一初二,選擇在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神經外科病區值班。他說:“作為一名實習生,雖不能去發熱門診第一線工作,但我願為保衛人民健康貢獻自己一份力。作為醫學生,我不能退縮,作為黨員,我更不能退縮,無數個患者的健康需要我們!”

他們用堅守和擔當,承載了生命的責任,踐行著醫學生的錚錚誓言。

做抗擊疫情的保障者

為保證近300名疫情防控志願者工作的正常進行和自身防護,安醫大二附院團委工作人員自年初一至今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每天從早7點到晚8點,負責每天三個班次、四個崗位、10餘名工作人員的防護物資補充、工作流程培訓以及發熱病人的後續追蹤等各項工作。大年初二的一場大雪,團委工作人員為了補充物資,在院區內東奔西走,衣服鞋子全部溼透,但是本著“一線的醫務志願者們不能著涼,不能倒”的宗旨,他們毫不退縮,及時的供應了各項物資。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為避免聚集培訓引起交叉感染,二附院團委工作人員編寫了《測量體溫人員工作手冊》,並聯系院感辦製作隔離衣等防護用品的使用方法視頻,供大家遠程學習。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二附院第15團支部書記李文煥自發加入團委物資供應小組,每天三次進行各崗位巡迴,並積極為醫務志願者們解決困難。

二附院團委委員、第17團支部書記白寰,以身作則,第一時間報名體溫監測崗位;疫情期間,同時作為中共黨員、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他衝在第一線採訪報道我院抗擊疫情先進事例以及製作各類微視頻50餘篇,極大的鼓舞了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和後勤保障工作者們的士氣。

安醫大四附院團委也迅速行動,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全面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按照院黨委和校團委相關工作要求,用實際行動踐行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帶領全院廣大團員青年奮戰抗擊新型肺炎第一線。安醫大四附院的熱血青年們積極響應省衛健委及醫院黨委號召,放棄休假回到工作崗位,嚴格貫徹國家防控部署,認真學習國家新型肺炎防治方案,為守護一方百姓貢獻著自己青春和力量,在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上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青春之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在安醫大四附院團委聯繫下,2月3日上午,合肥市中心血站來醫院開展愛心獻血活動。醫院青年職工紛紛響應無償獻血號召,擼起袖子參與獻血。他們中有剛下夜班的,有剛查完房的,更有放棄休息特意從家趕來的。雖然大家戴著口罩,但眼中卻流露出溫情與堅定多名醫務工作者及志願者踴躍報名參與獻血,經體檢合格後,37名熱血青年成功獻血,總計獻出9000毫升全血及一個治療單位的血小板。他們所捐血量將全部發往武漢,支援一線醫護人員戰“疫”!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做投身防疫的志願者

“國家給我們免學費免住宿費,每年還有幾千元的生活補助,現在是我們回報國家和鄉親的時候了!”

安徽醫科大學2011級農村免費醫學生吳明傑在請願書上按上了自己的紅手印,第一時間加入他定點服務的合肥市廬江縣白山中心衛生院青年突擊隊。吳明傑堅守一線已有半月,24小時待命,對武漢來廬人員車輛和人員進行消毒和體溫檢測,隨時處置突發事件。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據瞭解,安徽醫科大學自2011年起,開始接收本科層次的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至今共計招生591名。目前首屆畢業生剛剛結束三年全科規培,踏入定向服務單位僅僅半年,就迎來了這場戰“疫”,他們看到了安徽醫科大學巢湖臨床醫學院團委的號召,也積極爭做青年突擊隊員,奮鬥在第一線。

2011級邱翠同學是蕪湖市南陵縣煙墩鎮中心衛生院的業務骨幹,每天兩次上門為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除此之外,她志願服務到鎮下屬各村駐點,為過往車輛人員測量體溫,排查需要醫學觀察人員。2011級徐敏同學主動向所在單位請願,加入六安市霍山縣青年志願服務隊,目前他在一線參加流行病學調查工作,而他的愛人方娟也是安醫大首屆農村免費醫學生,去年底剛新婚的二人在不同的定點地並肩戰鬥。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春節期間,2016級農村免費醫學生胡倩、2018級農村免費醫學生張蓓,分別在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寧墩鎮南陽村、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老家的村口,擔任義務防控知識宣傳員,同時協助登記來往車輛的工作。“雖然不在臨床一線救死扶傷,但作為醫學生,我們有義務和責任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胡倩說。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1月20日,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接診安徽省首例確診患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院團委積極響應黨委號召,在院內招募青年志願者和團員青年60餘人組成“青年突擊隊”,全天24小時開展發熱患者陪診陪檢工作,其中3名隊員已經馳援武漢。截至發稿,陪診陪檢患者833人次。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28歲的團支部書記範玲玲是醫院腫瘤內科的一名護士。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報名要求到防控一線,“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一名共青團幹部,我們更應該衝鋒在前”。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與範玲玲一樣,自安醫大附屬巢湖醫院團委發出號召後,青年團員李淑媛就主動申請到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經過崗前培訓,她很快就被安排到發熱門診開展陪診陪檢工作。當她得知自己陪診的一例患者確診時,她說幸好由她直接陪檢送檢,否則將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抗擊疫情,青年不缺席。作為科室的青年主力,面對突發疫情,張煒醫生第一時間請命,作為第一梯隊被安排在隔離病房。他的母親患有肺癌,病情很不穩定,新婚不久家中還有懷孕的愛人,這些他都沒有顧得上,在隔離病房已經工作14個晝夜。經過首診首治,安徽省第一例確診患者已順利出院。

做科普知識的宣傳者

“宅在家裡是貢獻,過年不把親朋見…配合檢驗要耐心,多點理解才安心;如有不適快就醫,聽從醫生為上計……”

這段順口溜在校團委和醫學人文中心組織指導,校團委兼職副書記、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李寶珠等人積極組稿、改編而成。1月30日,這段朗朗上口、很接地氣的順口溜兒在安徽省太湖縣等地廣泛流傳開來。農村地區疫情控制關鍵,用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群眾樂於關注和了解疫情知識,主動加強預防。

“宅在家裡是貢獻,視頻來把親友見。預防感染很重要,保護措施要做好......校大學生藝術團相聲隊的團員青年們也火速發起微信集體創作的快板,積極宣傳防控疫情知識。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1月31日,由校醫學人文研究中心、校團委、校藝術教育中心共同推出的抗疫公益歌曲《堅守》和《請願書》,深情向當代“最美醫者”表白,也表達了我校學子“除人類之病痛,祝健康之完美”的堅定決心。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兩首作品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謳歌了非常時期“最可愛的人”,用動聽的旋律,用藝術的力量,去溫暖“最美醫者”。我校醫學生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未來的自己,並期待自己能夠早日獨當一面,接棒前行。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2015級醫學影像學專業的方倩同學志願參加了馬鞍山市花山區蘇李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疫宣傳活動。在做好防護的基礎上,挨家挨戶拜訪了蘇李村村民,給他們介紹了新型病毒的來源,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告誡大家勤洗手,少出門,不聚餐,響應國家號召,做好防疫工作。2015級麻醉學專業的杜旭同學利用假期來到蕪湖市鏡湖區七更點居委會參加志願服務,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還有很多同學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在家庭中積極宣傳防疫常識,成為疫情防控戰中的科普小衛士。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2016級臨床醫學的張清香,2017級精神醫學的錢淑文、聶偉成、王文慧、周竹欣等同學在輔導員老師的指導下查閱資料,精心製作疫情防控系列科普視頻,演示如何佩戴醫用外科口罩、七部洗手法等防控科普知識,目前已推出第四期,受到網友廣泛好評。

做關注疫情的捐助者

“加油!你們就是我們未來的模樣!“

“感謝前輩們的那麼久以來的責任堅守,使命擔當,你們辛苦啦!我們用壓歲錢購買了一些雞湯和水果,請你們在前線辛苦奮戰的同時也一定要保重身體,平安歸來!”2月2日,安醫大二附院發熱門診和感染科醫護員工們,收到了66份熱騰騰的雞湯和新鮮的水果切盤、一束鮮花和一封向戰鬥在疫情第一線的“白衣天使”發出慰問信。

戰“疫”團徽耀 | 安醫大團員青年以青春的名義疫戰前行

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臨床17級臨床醫學、臨床醫學(5+3一體化)、麻醉學的團員青年用壓歲錢為醫護員工購買的慰問品。他們雖然因為寒假早已回到溫暖的家中,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卻牽動著他們的心。

“我們作為醫學生尚不能奔赴一線,但也要為奮戰一線的醫護員工送去我們的心意。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師兄、師姐、老師,他們就是我們長大後渴望成為的模樣,是我們未來路上的航標與方向。”17臨床專業的馬宜成、劉瀟兩位同學說。

自疫情爆發以來 ,假期中的安醫大第一臨床醫學院師生們時刻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微博上疫情的實時動態播報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朋友圈裡師兄師姐和老師們在抗疫戰線上,美麗的逆行背影深深烙印在他們心中。面對一則醫院物資短缺的消息,同學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詢問捐贈物資的途徑和方式。在輔導員老師和班級幹部的組織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願捐款。24019.49元抗疫愛心款成功匯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銀行賬戶。

使命在心,責任在肩,逆行而上,共克時艱!在這場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戰鬥中,安醫大廣大團員、團幹部不畏艱險、無私奉獻、衝鋒在前,讓團旗高高飄揚在抗疫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醫者的初心和新時代共青團員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同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