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疫情防控武漢保衛戰中,英雄的武漢人民戰鬥在城市的每一個崗位,不捨晝夜。

入夜,在這座城市寧靜的背後,是怎樣一群守護者在忙碌?

今天零時到清晨6時,記者走進隔離點、機場、警務站、小區、街頭……記錄下一批堅守崗位的身影,他們是醫生護士、公安民警、城管隊員、小區值守者、環衛工人……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隔離點

醫護人員徹夜守護著患者


“晚上10點又入住5位確診患者,2床的婆婆進來時體溫38.9℃,血氧飽和度有點低,已經給她用退熱栓退燒、吸氧,要格外注意,有必要的話要及時聯繫定點醫院轉診。其他4人情況還好。”2月14日凌晨零點,武漢龍陽醫院病房區,52歲的王長武醫生將晚上送來的5位患者情況跟交班醫生交接。兩位醫生、兩位護士,將徹夜守護,及時處置患者病情。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龍陽醫院是漢陽區的區級隔離點之一,主要接收疑似和確診患者,同時兼具核酸檢測採樣、分診功能。患者在這裡隔離分診後,輕症患者轉入方艙醫院,重症患者轉入定點醫院,利於有序合理分流。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我們這裡相當於是個緩衝帶,一時無法明確去向的確診患者在這裡先過渡,分清輕重緩急再分流。”漢陽結核病防治所所長周利是這個隔離點的臨時醫療負責人,她說,這裡患者流轉率比較高,白天已經把所有患者都送入了方艙醫院或定點醫院,晚上社區又送來了5位。

當晚,兩位90後小護士為5位患者進行了入院檢查,逐一安置睡下。她們從過年前忙到現在,一直沒能休息。其中一位護士的老家在黃石,過年沒能回家,“這裡需要我們,我每天跟爸爸媽媽打電話,讓他們別擔心”。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這個隔離點自1月29日啟用,漢陽區結核病防治所、武漢市中醫醫院和武漢龍陽醫院的28位醫護人員在這裡組成了一個臨時醫療小組,到2月13日晚共收治、轉診了患者511人。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天河機場

城管為醫療隊轉運行李


14日凌晨1時許,錦江國際大酒店,四川援漢醫療隊的行李和醫療物資全部到位。來自江漢區城管執法大隊的140名隊員從13日10時30分開始連續奮戰近15個小時,幫助多支援漢醫療隊轉運行李和醫療物資。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13日22時30分,記者趕到天河機場貨運區,城管隊員們正在搬運最後一車行李。江漢區城管執法大隊副大隊長劉貝說,13日上午接到通知,將有三到四支醫療隊赴漢,立即集合了140名城管隊員前往機場,幫助醫療隊轉運行李和物資。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23時許,裝完最後一車行李,城管隊員們坐上了交通車,前往位於建設大道的錦江國際大酒店。在車上,劉貝對大家說:“大家抓緊時間休息,路上可以睡半個小時。”沒過一會兒,車上頓時安靜下來,有的隊員發出輕微的鼾聲。

“隊員們太累了,今天已經連續搬了十幾個小時的行李。”劉貝說,早上10時30分出發到機場,一共轉運了4架飛機的行李,裝滿了9臺貨櫃車,約23噸重,分別送往5家酒店。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14日零時,城管隊員在錦江國際大酒店下完最後一件行李,又幫助來自四川的醫療隊往酒店內運行李。由於每件行李都要消毒,隊員們一直搬到凌晨1時許。

搬運物資、接送病人、參與方艙醫院建設,每天工作至凌晨,已經是城管隊員現在的工作常態。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公交司機送醫護人員上班


14日凌晨1時,阮暉開始護送雲南、貴州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前往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江漢方艙醫院。他是由704路、356路黨員和骨幹司機組成的8人突擊隊的隊員。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這兩支醫療隊共200多人住在漢口銀墩街和瑞華美達酒店,從2月5日起,8位公交師傅就和他們住在一起,每天接送他們上下班,並負責運輸酒店採購的蔬菜等生活物資。醫療隊每6個小時一班,司機師傅從凌晨1點到晚上7點要來回接送好多趟。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14日1時,阮暉駕駛著公交車準時發車。車上共有25名醫護人員,16人來自貴州醫療隊第三組,9人來自雲南醫療隊第十組。儘管已是深夜,25名醫護人員依然精神抖擻,面向長江日報的直播鏡頭表達了對武漢的喜愛和感謝,用貴州話和雲南話大聲喊出“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1時15分,在《團結就是力量》的合唱聲中,到達武漢國際會展中心5號門,隊員們從後門下車,不少人特意繞到前門與阮暉說再見。確認所有人安全下車後,阮暉調轉車頭,將車停在醫護人員出口另一側。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再過一個多小時,阮暉要在這裡接當天第一批下班的貴州醫療隊隊員回酒店,然後再回來接第二批下班的雲南醫療隊隊員,回到酒店一般是凌晨3點多。完成車輛和個人全身消毒,回到房間休息時,往往已經是凌晨4點多。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武展警務站

民警越夜深越不能鬆懈


14日凌晨,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江漢方艙醫院前的武展警務站,警員們在徹夜值守。

時針劃過12點,武展警務站副站長趙凱走出站廳,沿著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廣場開始巡視各執勤點,越夜深越不能鬆懈。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會展中心外的四個方向設置了四處值守點。武展西路上的值守點,趙凱巡視得尤其仔細。這裡是方艙醫院病患出入口,不定時有病患運送車輛通過,民警需隨時保持12分精神,保障正常收治秩序。

“防護裝備省著用,留給一線的醫護人員。”趙凱說,深夜值守的警員們是最知道醫護人員辛苦的人之一。他還記得2月9日凌晨12點多,一位姓黃的年輕護士走出方艙醫院,因結束工作晚誤了通勤車,找到警務站求助回家。站內民警驅車將其送回南湖的家中。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辛苦的除了醫護人員,還有環衛工人們,趙凱說。每天凌晨聽見掃帚聲響起,民警們就知道差不多是凌晨4點鐘了。疫情面前,太多的人在默默付出,所以警務站的52位警員都認為,穿上這身制服,大家責無旁貸。

“所有在一線的人,都是全身心投入,想讓這場疫情早點結束。”趙凱說,走在凌晨的馬路旁,他感到自己並不孤單。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小區崗亭

保安先測體溫再問來意


2月14日,是武漢施行封閉式小區管理的第四天。凌晨1時,記者來到位於南湖的保利公園九里小區。小區以前有6個門供業主出入,新規施行後,關閉了4個門。

夜深了,小區一片寂靜,北門的崗亭燈火通明。記者剛靠近,物業師傅就遠遠前來“迎接”。二話不說,見面先舉起測溫槍,體溫合格再問來意。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今日值夜班的是陳俊師傅,他說自己的這個崗位是每天2班倒,早6點到晚6點為第一班,晚6點到清晨6點為第二班,24小時輪班。

因工作需要,必須上班的市民,每天手持單位開的證明,經過這裡的體溫檢測,方可通行。記者問:“現在工作量變大了,辛苦嗎?”陳師傅嘆口氣:“我只是做了最簡單的事情,測溫、登記、管理出入,那些在一線的醫生才是最辛苦的。我力所能及的為武漢做一點事,不值得一提!”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大東門路邊

城市環衛工人清掃迎黎明


14日凌晨5時,天色未亮,武昌大東門安靜的馬路上,只有一位身穿橙色工作服的環衛工人,開著一輛小型電動保潔車,沿著武珞路行駛,盯著花壇內、人字溝看有沒有隱藏的垃圾。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凌晨5時,記者來到大東門,這裡是武昌城管大橋清潔隊的轄區,周命是中南路班的班長。每天凌晨3時,她會自然醒來,這是周命30多年環衛工作養成的“生物鐘”。

4時,她會準時來到駐點,先騎上垃圾收運電動車,把整條道路的果皮箱看一遍,更換垃圾袋。檢查路上是否有汙染,及時呼叫水車沖洗。

5時,騎上她的“百寶保潔車”開始巡迴保潔。小小一臺電動車上,放了掃帚、拖把、桶、鉗子、鏟子、抹布、消毒噴壺等物品,應有盡有。

不捨晝夜!零點之後,他們這樣守護著武漢……

1月23日以來,周命和大橋清潔隊中南路班的40多位環衛工人,一直堅守崗位。即使路上行人很少,但他們保潔的標準並不會降低。現在增加了消毒這一項作業,對果皮箱、垃圾桶增加了消毒頻次。

一路上,有5臺車從身邊駛過,1臺出租車、3臺垃圾清運車、1臺灑水車。周命對記者說:“你看,城市並沒有完全停止運轉,還是有人在工作。”

他們是普通人

也是城市守護者

更是將以磅礴偉力

奪取武漢保衛戰全面勝利的

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