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长”+“四员” 吹响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监督哨

“楼长吹哨、院长报到、街长协调、区长统筹”的新模式,实现了“1+1+1+1>4”。

“村管控员、组防控员、聚居点稳控员和重点户监控员,解决将联防联控最后一公里。”

“‘四长’+‘四员’模式,一横一纵,真正实现了网格化管理。”荥经县严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荥经县严道街道有133个小区、8万多常住人口,6个社区、19个村,疫情防控不能“一刀切”。针对社区人口集中密度大的特点,“四长制”调动了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针对务工返乡人员多,居住地相对分散的农村,采取村级管理“四员制”,实现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赢得了民心,群防群控更“给力”。

小区楼院“四长制”

严防死守安民心

2月10日,阳光明媚,严道街道鹤田巷农资公司小区住户彭大杰吃过午饭,又钻进设在小区卡点的帐篷。

彭大杰说:“非常时期,我是楼长,也是党员,不能从我这里把规矩坏了。”

严道街道有133个小区,设立了133个小区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建立“四长制”,有社区区长、街道街长、楼院院长、楼栋楼长,形成“楼长吹哨、院长报到、街长协调、区长管理”的疫情防控管理体制。

彭大杰所在的小区有2个单元楼,从1月31日起,他多了一个楼长的身份。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戴上“楼长”的牌子,做好单元楼的防疫检查和管理工作。

此外,作为临时党支部的一员,彭大杰和其他小区党员一起参与门口卡点值班。“过一个登记一个,非本小区人员,禁止入内。”彭大杰说,有一位从武汉返乡的住户,主动报到。他和另一个楼长把情况向院长反映,院长核实后又把情况告诉街长,熟悉街道情况的民兵连长及时将返乡人员情况汇总后,统一向区长汇报,区长收到消息后可以第一时间安排后续事宜。

“看似环节多,但是一环扣一环。”严道街道城北社区党委书记、“区长”胡志莲说,“‘四长制’发动了基层党员的力量,责任分工明确,信息传送快,效率也高。”

村级管理“四员制”

群防群控显高招

“我们村有400多户村民,6个村民小组,3条进村通道,全都有人把守。”荥经县严道街道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永兵说,除了进村主干道的卡点由村“两委”派人值守,其余两个卡点均是村民自发看守。

人口数量多,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多,老人多,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痛点,黄家村都占了。

“四员制”成为破题的妙招。

村党支部书记总负责,分设村管控员、组防控员、聚居点稳控员和重点户监控员。

重点户监控员由包村干部担任,上门测量体温,讲解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开展心理疏导……“只要重点户需要,我们就去‘跑腿’,给他们做好保障。”重点户监控员周婷婷说。

聚居点稳控员由村组干部担任。“劝散打麻将的,劝离围坐聊天的,软硬兼施,都由我们来做。”黄家村干部程光慧说,不怕得罪人,就怕疫情人传人。

6个小组长分任各小组的防控工作,分发宣传资料,宣讲防控知识,安抚村民情绪。

村管控员主要负责进村卡点的工作,守护好第一道防线。

“‘四员’主要负责不同的重点人群,及时了解明确、排查矛盾、发现隐患、了解需求,是社情民意的‘体温表’,通过有针对性地服务村民,更能激发村民参与群防群控的热情。”黄永兵说,村民自发看守另外两处入村卡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刘燕梅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胡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