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與“中”

在道德修養上,《易經》要求人們的行為符合“時”與“中”這兩個概念,“中”就是孔子講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運行,既不太過,又不不及。而是“時”則是指與時勢一致。

時與中是一種很高的生存智慧

《易經》認為事物如果要臻於完善,要保持完善的狀態,它的運行就必須在恰當的地位,恰當的限度,恰當的時間。時間在這個“恰當”的概念中是個重要因素。冬天穿皮襖是恰好,夏天穿皮襖就不是了。所以一般常常將“時”與“中”字連用。

這種“時”、“中”概念是一種很高的生存智慧,它要求人們“時行時止”,要求人的行為與天地人萬物的運動變化產生協調,發生共振,在順應性的相通相協的一致性中順暢地實現人的存在。

洞察事物的微妙前兆

但就“時”的自然屬性來說,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就“時”的社會屬性來說,它又受到參與其中的人的活動的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作為人,第一就是尊重“時”的客觀存在;第二則是通過人客觀主觀的努力,來識“時”之義,知“時”之行,觀“時”之變,用“時”之機,就像《繫辭》中所言“先天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人的道德智慧修養就在這對“時”認識和自然存在的妙合無間的境界上。但是如何才能識“時”之義,知“時”之行,觀“時”之變,用“時”之機呢?這主要在於“知幾”。《繫辭》中說:“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又引孔子語:“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這裡的幾,也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細微前兆,在事物發展的萌芽階段就準確地分析它的趨勢,把握住極其微妙的“時機”,這就是“知幾”。

待時而動

《易經》的這種生存智慧,這種主動性適應、創造性順應的“時中”生存是和那種保守的、奴隸的、閉鎖的、內省的、平庸的生存方式的木質完全不同的,它構成了中國人積極進取和待時而動的品格,使你不得不驚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