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家,有什么好书可以推荐一下?

相关部门ufo


只要有一颗上进学习的心,看什么书都比干趟着刷手机强!

非常时期,能不出门尽量别出门。没必要刻意出去买书。家里书柜库存有什么书籍,看过的可以温故而知新。之前因为忙碌而忽略的这回刚好可以弥补遗憾一读为快!

白岩松说过:人的生命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水,总有很多分支不断地给你注入新的能量,一本又一本的书就是这些分支。

书籍帮你打开世界,带你走出自己狭窄的空间,让你品味出无用为大用的乐趣,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气质。

世上的书无所谓好坏,觉得对自己胃口就行!

如果非要具体到推荐一本,——《新华字典》

加油!!!


怒放的生命0666


·《堂吉诃德》

·《倾城之恋》

·《昆虫记》

·《小王子》

·《呐喊》

·《飘》

·《胡雪岩全传》

·《国富论》

·《老人与海》

·《百年孤独》

·《悲惨世界》

·《红楼梦》

·《红与黑》

·《汤姆叔叔的小屋》

·《毛泽东传》

·《曾国藩家书》

·《水浒传》

·《战争论》

·《三国演义》

·《孙子兵法》

·《史记》

·《君王论》

·《全球通史》

·《物种起源》

·《论语》

·《圣经》

·《我与地坛》

·《我的精神家园》

·《活着》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的历程》

·《日瓦戈医生》

·《冰心散文选》

·《穆斯林的葬礼》

·《瓦尔登湖》

·《苏菲的世界》

·《西厢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四世同堂》

·《罪与罚》

·《复活》

·《喧哗与骚动》

·《边城》

·《雪国》

·《梦的解析》

·《神曲》

·《雷雨》

·《简·爱》

·《哈姆莱特》

·《欧也妮·葛朗台》

·《吉檀迦利》

·《变形记>

这些都值得看看!!!


用户名占用


推荐一:蔡崇达的《皮囊》。

这是一部有着小说质感的散文集,写亲情、写故乡、写梦想、写夹在城市与土地之间的迷茫,很耐读。附上书中的经典句子:

1、“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2、“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3、“生活中很多事情,该来的会来,不以这个形式,就会以那个形式。但把事情简单归咎于我们无能为力的某个点,会让我们的内心可以稍微自我安慰一下,所以,我至今仍愿意诅咒那次台风。”

4、“死亡不是疾病的目的,疾病是尽可能地占有身体,用自己的秩序统治那身体。所以简单的死和简单的创伤都是最低级的疾病。”

5、“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6、“以前,贫穷像一个设置在内心的安全阀门,让每个人都对隐藏其中的欲望不闻不问,然而现在,每个人都要直接面对自己了。”

7、“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

8、“不合时宜的东西,如果自己虚弱,最终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但有力量了,或坚持久了,或许反而能成为众人追捧的魅力加个性——让我修正自己想法,产生这个判断的,是厚朴。”

9、“海藏不住,也圈不住。对待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到和它相处的方式。”

10、“一直觉得死是回家,是入土。我反而觉得生才是问题,人学会站立,是任性地想脱离这土地,因此不断向上攀爬,不断抓取任何理由——欲望、理想、追求。然而,我们终究需要脚踏着黄土。”

推荐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好的文字是有时态的,透过王小波的文字你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去了解那些你好奇的、困惑不解的、被视为禁忌的特殊年代下人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假使你关心这些,那么,读幽默、读辛辣、读奇思妙想也不错。附上书中的经典句子:

1、“人活在世上就像一块海绵,生活在海底。海底还飘荡着各种各样的事件,遇上了就被吸附到海绵里,因此我会记得各种事情。”

2、“于是我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质,放到合适的地方就大放光彩。”

3、“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要有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

4、“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爱在内。故而性爱也可以有最不可信的理由。”

5、“寂寞是我的选择,正如在地下室里离群索居是我的选择一样。在我看来,寂寞就是可以做一切事的自由,就是因为你做什么都没人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理会。”

推荐三:赵南柱《82年生的金智英》,韩国现象级畅销书。

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要经历多少坎坷,才能长大成人呢?在男权社会,尤其是在重男轻女现象普遍的亚洲地区,女性的内心世界又该有谁来照看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感兴趣,或许你会喜欢这本书。

作者的文笔其实一般,甚至读起来某些地方句子还有一些不通顺,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虽然,这本书的社会学意义大于文学价值。但还是值得一读。


我是林夏萨摩,在头条写故事,跟你分享关于人类情感的一切。


林夏萨摩专栏


侯卫东官场笔记,很值得推荐的一部书,疫情在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304位各级别官员,84起官场风波,66个党政部门,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交织进1个普通公务员的命运——侯卫东的这本笔记,将带您深深潜入中国公务员系统庞大、复杂而精彩的内部世界,从村、镇、县、市一直到省,随着主人公侯卫东的10年升迁之路,逐层剥开茫茫官场的现状与秘密。读完本书,官场对于您将不再是一个模糊、杂乱的概念,而是一张张清晰、熟悉的面孔;那些粉墨登场的芸芸百官,那些表情背后的心思,看似突如其来的话语,都在小说的跌宕起伏中,一一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生如夏花的异想世界


1、“中国诗词大会”

2、“唐诗鉴赏辞典”

3、“历代诗词名句辞典”

4、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

5、刘国铭:“中国国民党二百上将传”

6、蒋孝严:“蒋家门外的孩子”

7、俞平伯:“红楼梦研究”

8、费孝通:“江村经济”

9、权延赤:“周惠与庐山会议”

10、陈祖德:“超越自我”

11、张中行:“负暄絮语”“续话”“三话”

12、白淑荣何由:“白薇评传”

13、艾芜:“南行记”“南行记续篇”

14、鲍尔吉.原野:“鲍尔吉.原野散文集”

15、王充闾:“春宽梦窄”“柳荫絮语”“清风白水”“王充闾散文选集”

16、“我的母亲”

17、“全景中国-自助旅行景点全书”

18、“古镇羊皮书”


沧海一粟172978748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

  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8、泰戈尔:《飞鸟集》《草叶集》

  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

  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

  (二)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

  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

  (三)

  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

  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

  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

  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

  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

  (四)

  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

  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

  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

  (五)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

  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

  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

  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励志书籍)


夜晚吹大风


疫情期间,我们少出门、少出门、少出门!

疫情期间,更是难得读书好机会!

愿我们都能珍惜这段时间,多读书!

第一本,《飘》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最喜欢的原因是每个人物都是不完美的,却都有着闪闪发光的人格魅力。

举两个小例子: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女主的父亲从爱尔兰来到美国,因为一次打赌,他拥有了第一个“奴隶”,之后对方反悔,想用更高的价格把这个“奴隶”买回去,因为这个“奴隶”特别厉害!(实在不愿用奴隶这个词)但她的父亲断然拒绝了,这是实现他奴隶主梦想的第一步,我一直记得他的这个“断然拒绝”!

还有女主的邻居老太太,那个用小麦和荠麦做比喻的睿智、倔强老人,她说暴风雨来了,小麦会依旧会直直的站立了,然后被折断了,但荠麦不同,它有韧性,她会倒下,等暴风雨过后,再重新站起来,然后活的更好!

“毕竟,明天是崭新的一天”!

更有那个魅力无穷、玩世不恭的男主——瑞德,那个不顾一切活、永远充满热情与斗志的女主——斯嘉丽,以及无可挑剔的梅兰妮,活在过去的阿希礼……

不能再做过多的剧透,还是读者自己去体会吧!

值得读,值得读!

第二本,《平凡的世界》

它的好真的不用多说了,只想要看书,它的同名电视剧代替不了看书。影视作品永远演不出书里所有的内容,越是经典的著作,越要读书!

如果你没有看过电视剧,那太好了,直接读书吧,如果你已经看了,也要再读读原著!

书会带给你更多!

当然好书还有太多太多,但这是我最想推荐的两本!

希望大家有空读读!


晓角先生


疫情下的日常生活,既然闲来无事,难得清闲,那就多读读书吧,多读书读好书,提升自己的内涵素养。只有内在强大了,我们才能真的强大,知识应该是最好的补品,那么读书就是最好的食材。

当然读书还是要有选择性地读书,毕竟有些书的确属于垃圾内容,没有营养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下面我最近在家读的两本书给大家分享一下:

1.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2.追风筝的人: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的描述。

还是那句话,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没有结束情况下,大家尽量少出门,多读书,读好书,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而不是虚度光阴。


余生飛


纪传体长篇小说《仇焱之》一一由一一巨国青(北漂)女作家一一历经一一8年一一呕心沥血一一创作一一而成一一由一一新华社一一投资一一全国出版发行一一书中一一描写一一囊括了一一上世纪一一20年代至80年代一一全世界一一几百位一一充满一一传奇一一色彩的一一著名一一收藏家一一波诡云谲的一一传奇一一收藏一一故事……

书中一一人物描写一一达一一63O余人一一创一一世界文学一一单部小说一一人物描写数量之最……

是世界文坛一一目前一一惟一一一由一一女性作家一一创作一一完成一一非自费出版一一公开发行的一一唯一一部一一百万字长篇小说…



汉子诗人


关于书籍,我推荐给大家的是以下几款:

一、《微精通》

常识告诉我们,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经过1万小时的训练。《微精通》这本书则告诉我们,掌握某项技能,最短一两天时间就可以。

“精通”是专家要达到的境界,比如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微精通”是普通人要达到的境界,比如在家自我隔离期间学会一道菜、搞定一个高难度的瑜伽姿势等等。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我们列举了大量可以单独在家完成的“手艺”,比如手绘、自选话题演讲15分钟、烘焙、空中舞剑、学唱《马赛曲》(也可以打开窗户换成《我和我的祖国》)、盘带+假动作过人(以不扰邻为前提)、讲一个迷得住孩子的故事、调制鸡尾酒、钻木取火(量力而为)……

二、苏东坡传

如果说《微精通》是从技能层面缓解焦虑,那么这本《苏东坡传》就是从精神层面让你学会独处。

本书是民国大师林语堂用英文所著,资料翔实,考据深入。后人知道苏东坡是通过两件事:一是诗词,一是东坡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苏轼反而被关注得少。

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员都是身不由己,站队、站错队、早上醒来封官加爵、晚上下班前被流放边疆,都是常态。

按照今天的标准,苏轼和他的领导欧阳修都属于自由派官员,他们跟国家资本主义的祖师爷王安石斗了一辈子,仕途如坐山车,既享受过太后的恩宠,也遭遇过政敌的构陷,“三起三落”都不足以解释其彪悍动荡的一生。

但是,每次遭遇“政治隔离”,苏东坡都能泰然处之,找到属于自己的inner shine。

比如练瑜伽。苏轼朋友圈第一个练瑜伽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弟弟子由(苏辙)。

据说子由童年多病,夏天肠胃不好,秋冬咳嗽不停,吃什么药都治不好。有一次几年没见,苏轼发现弟弟容光焕发,好像换了一个人。子由得意地打开微信,推给了哥哥一个公众号。没错,是关于瑜伽健身的。

苏轼练瑜伽有一个优势,就是他早已对佛家、道家思想烂熟于心,所以能够做到融会贯通。他曾描述自己在练瑜伽过程中的“第六感”:察觉到从脊椎骨到大脑的颤动,还有全身毛发在毛囊中的生长。

“真正的开悟,不是看见什么,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状态。”苏轼佛了。

三、《丝绸之路》

歇班、放长假往往都和旅游有关,但这次疫情彻底断了外出旅行的路,所以只能宅在家里yy。看看这本《丝绸之路》吧。

我说的不是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那部经典的《丝绸之路》,而是美国人比尔·波特写的《丝绸之路》。前者在豆瓣的评分是8.2,后者只有6.2。

比尔·波特在美国好歹也算有名有姓的汉学家,中国读者为什么不买帐呢?因为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部专业人士写的学术性专著,但其实它只是一部真实有趣的驴友散记。

1992年,年轻的比尔·波特和他的一位屌丝好友从香港入境,从广州起飞、再从北京转机才落地西安,踏上了西寻之路。

两个美国废青一路上拦车、和老乡做交易、找廉价但能洗热水澡的旅馆、搜寻具有中国西部风情的本地啤酒、在新疆品尝到正宗的美式咖啡(那可是近30年以前啊)、穿越凶险的帕米尔高原……

最有意思的是,每到一处历史名迹,比尔·波特都能讲出一段历史往事,霍去病、鸠摩罗什、李白、香妃公主等历史名人和典故张口就来。美国人的视角、学者的视角、驴友的视角,三位一体,是这本书的最大特色。

四、《巴菲特之道》

有人问,疫情期间有哪些不用外出、可以在云端完成的赚钱方式?当然是炒股啊。炒股是股神最痛恨的两个字。

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来不是买股票,而是买的一家公司,哪怕只是散户。

《巴菲特之道》介于《滚雪球》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之间,既没有传记的繁琐,也没有股东信的专业化,可以说是把老巴的思想干货提炼的淋漓尽致的一本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