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靈武:人民網、中國新聞網、寧夏日報等11篇報道

今日導讀:

【人民網】靈武:抗“疫”春耕兩不誤

【中國新聞網】靈武市凝聚教育正能量 築牢“抗疫”防護牆

【中國新聞網】青春戰“疫”情,父女齊上陣

【寧夏日報】靈武市:嚴把企業復工關,築牢疫情“防控牆”

【寧夏日報】華電靈武公司存煤告急 靈武市緊急開通“綠色通道”

【華興時報】搶抓生產農忙時 讓百姓提穩“菜籃子”

【華興時報】把“實踐課”的作業寫在防疫一線上

【寧夏新聞網】 靈武市建立“綠色通道”力保重點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

【銀川發佈】涇靈村溫室蔬菜大棚春意濃

【銀川發佈】抗擊疫情不誤農時 靈武春耕備耕有序推進

【銀川發佈】郝家橋鎮衛生院醫生陳淑燕:兒子你的壓歲錢媽媽先欠著

靈武:抗“疫”春耕兩不誤

人民網銀川2月12日電 當前既是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又是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節點。為爭取農業生產良好開局,靈武市抗擊疫情、春耕備耕兩手抓兩手硬。

靈武市正穩步開展春耕物資儲備調運,各鄉鎮早籌劃、早行動,開展種子、化肥、農膜等春耕物資的調運儲備工作。截至目前,該市儲備化肥2萬噸、種子300萬公斤,各疫情檢測卡點將春耕物資運輸車輛納入重要物資供應綠色通道,優先檢測通行。同時,強化農資市場監管,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加大農資產品專項整治執法力度,突出對疫情期間哄抬種子、化肥價格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確保農資供應質量可靠、價格穩定。此外,靈武市加強技術指導服務,為提高技術到位率與入戶率,提高春播質量。從1月19日起,農業農村局黨員幹部和技術人員在做好自身防控措施的情況下,深入生產一線,為種植戶提供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服務。

與此同時,靈武市還嚴抓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在疫情防控敏感時期,農業農村部門開展養殖場畜禽健康水平評估全覆蓋,嚴防動物疫病發生及傳播。各鄉鎮、農(林)牧場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認真組織群眾開展春季動物集中普免工作,確保一些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同時,針對春季風沙多、氣溫變化大的特點,靈武市氣象部門及時預告氣溫及水情情況,各鄉鎮認真組織防凍防風等工作,落實好設施大棚保溫、增溫、防風措施,降低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害,並提早做好農機檢修、保養、調試工作,確保農機作業安全。

據瞭解,靈武全市今年計劃優質糧食種植穩定在22萬畝、瓜菜穩定在5萬畝以上,牛、羊、家禽存欄穩定在10萬頭、50萬隻、41萬羽,生豬恢復到正常生產年,年底存欄10萬頭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3%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以上。

靈武市凝聚教育正能量 築牢“抗疫”防護牆

疫情當前,靈武市積極應對,精準施策,築牢“抗疫”防護牆,保障廣大師生安全健康。

科學研判形勢,延期開學應對到位。按照上級部署,制定延期開學應對方案,對學生延期開學期間的學習生活進行科學安排。要求各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教育”、教育電視臺等手段,綜合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特點,科學制定延期開學教育教學方案,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同時,做到開學延期不延學、放假不放鬆,確保新學期開好頭、起好步,為全年工作贏得主動,搶佔先機。

堅持科學引導,安全知識教育到位。全市73所中小學、幼兒園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懸掛橫幅96條,電子屏滾動播放宣傳標語225條、製作手抄報8712份、錄製視頻4022個。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官方微博、學校微信群、黨員教師朋友圈,積極引導學生和家長減少外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努力營造良好教育生態。

堅持人文關懷,“心理防疫”措施到位。緊急籌備開通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諮詢服務,39名獲得國家二級、三級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和參加過全國、全區專業心理輔導培訓的老師,自願報名結成志願隊伍,5名心理輔導教師主動將個人電話QQ號、微信號向全市家長、師生公佈,在疫情期間為全市師生、家長提供專業的心理支持服務,制定師生、家長心理疏導應對策略和干預手段,累計線上援助30餘名學生和家長諮詢,其餘教師積極通過拍攝心理疏導小視頻、製作心理調適指南,幫助本校師生、家長進行疫情防控心理指導和疏導。

青春戰“疫”情,父女齊上陣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面打響後,靈武團市委向社會發布招募防控疫情志願者的動員令,許多有志青年前赴後繼的參與到疫情防控志願服務行動中。他們的辛勤付出,不僅展現了青年志願者的風采,更詮釋了志願服務的精神,那湧現的一個又一個榜樣在擦亮“志願靈州”的名片,在傳遞著奉獻、友愛的溫情。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在這群辛勤工作的志願者中,有這樣一對父女,父親陸志宏,社區裡的熱心腸,女兒陸璐,一名西安思源學院的普通學生。寒假期間,在得知我市正在招募志願者參與防疫抗疫時,就馬上行動起來,還動員自己的父親一起投身防疫抗疫志願服務行動。入戶摸排、卡口登記往來人員信息、線上錄入普查結果、宣傳科普知識……總是乾的熱火朝天。即便冬日的低溫讓她和父親手腳冰涼,連應該和親友團聚的元宵佳節都只能用電話匆匆交流,但他們沒有一絲抱怨。

“這沒什麼辛苦的,雖然平時都是各司其職,但和我一起工作的志願者們都很團結,大家相互幫助、相互扶持,我從一個志願服務工作上的‘菜鳥’很快就升級了。”陸璐笑著說。“我和女兒以前一直覺得我們普通人和這些公共事件離得很遠,直到參加了這次志願服務,看到和女兒一樣的年輕人不懼挑戰、不怕繁難,才明白麵對疫情,有能力就要上,也許在其他人看來這些工作根本不足掛齒,但是積小成大,我相信,青年人稚嫩的肩膀最終是可以扛起這份職責的。”陸璐的父親陸志宏表示。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靈武志願者,在每一個被需要的時刻從不缺席,靈武團市委堅信,眾多的志願者也堅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齊努力,必將攻堅克難,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寒冬過後終將迎來溫暖的春天。

靈武市:嚴把企業復工關,築牢疫情“防控牆”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請測一下體溫,後面的同事,大家保持1.5米的距離,不要扎堆。”2月11日早上8點,億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委員林上熙和值班黨員開始對進廠職工進行登記和測溫。林上熙介紹,企業對原有的生產消毒措施再升級,每位職工進廠離廠嚴格進行登記、體溫檢測、消毒,並安排2名專職工作人員對廠區、餐廳、宿舍每天不定時進行全面消毒,確保生產區以外無死角。在運輸管理上要求運輸車輛必須持有“三證”,駕駛車輛人員在進入廠區一律在駕駛室張貼封條,一律不准許私自離開駕駛室,登記、消毒、卸貨均在隔離狀態完成,杜絕直接接觸可能,一經發現違反規定者將進行處罰,不得享有運送鮮奶的資格。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寧夏億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靈武市年後復產的第一批企業,承擔著伊利、蒙牛等奶業龍頭企業吳忠、銀川等周邊區域的鮮奶消化任務。企業自復工以來,公司黨支部嚴把疫情防控關,積極做好復工復產防疫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企業發展兩不誤。

據悉,靈武市非公企業為全面做好企業復工後疫情防控工作,建立“二四五”工作法,加強排查、登記、跟蹤、管理,堅決把住源頭、防止蔓延,確保企業疫情期間規範防控、精準復工。

嚴格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職工排查、登記檢查、環境消毒、宣傳教育、物資儲備等重點工作責任,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嚴格落實“一報告”,各企業落實在復工復產前至少提前3天(自然日)向靈武市相關部門報告的規定,提交承諾書,經實地核查後有序復工。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建立健全職工(外來職工)情況統計表,對復工人員14天內去向進行排查;建立健全疫情防護用品清單,購置儲備應急防控所需藥品、醫用口罩、消毒水等防控物資;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本單位生產辦公場所,嚴格落實在崗職工防護措施、每日身體狀況報告和門崗管理制度;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職工一律按銀川市有關健康觀察工作規定,確保其集中健康觀察14天,合格後方可返崗。

建立健全職工及車輛進出登記臺賬;每天對全體職工進行體溫檢測不少於2次;全員全時佩戴醫用口罩,做到上班前、下班後無死角消毒,建立消毒臺賬,保持每天不少於三次開窗通風,每次不少於30分鐘;通過彈性辦公、視頻會議、電話會議等方式安排工作,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彙集,實行錯時就餐,嚴禁在食堂集中就餐;強化車間、班組等基層單位網格化管理,一旦發現職工有“發熱、咳嗽”等症狀,立即啟動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報告主管部門。

截至目前,靈武市已復產復工企業2家、涉及職工150人,中再資源、陸港物流等9家企業已正式提交復工申請。

華電靈武公司存煤告急 靈武市緊急開通“綠色通道”

2月12日,記者從靈武市獲悉,為全力解決企業電煤運輸困難,靈武市迅速建立五條“綠色通道”,在防疫關鍵時刻傾力保障社會用電用暖,為疫情防控提供最大支持。

華電靈武供電公司是全區重要的電力供應企業,同時承擔著靈武市及銀川市4000多萬平米供暖任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煤炭企業開復工不足、調撥量調整、跨省外運困難,華電靈武發電公司燃料供應出現短缺,從正常每天3萬噸用量,運力下降到每天1.5萬噸—2萬噸、下降一半左右,現有庫存24萬噸,嚴重低於15天需求警戒線。

靈武市對接自治區發改委,協調上海廟新礦內蒙能源公司11座煤礦提前復工復產,對來自山東等重點疫區的工人開通綠色通道,增加外購煤源供應6000多噸,大大緩解了庫存下降壓力。協調寧煤供應量由每天一列火車、汽車3000噸,調增到每天2列火車、汽車6000噸。安排交通和工信部門全力以赴保運輸,在華電運輸車輛不足的情況下,協調增加運煤車輛160輛,每天可增加運力近5000噸。為煤炭運輸車輛辦理綠色通行證1500餘張,合理確定車輛運行路線,保障運煤車輛在通過各防疫檢查點時,對照駕駛員身份核對車輛、通行證信息,測量司機體溫後快速放行通過。協調周邊同心、鹽池等縣區,對公司運煤車輛提供便捷服務,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同時,針對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協調市能源公司提前支付3000多萬元供暖費的基礎上,靈武市給予華電公司50萬元扶持資金,用於補助企業煤炭運費增加問題。在政策支持上,連續兌現華電靈武公司技改獎補資金424萬元支持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華電公司日均產生固廢量(灰、渣、石膏等)約1.1萬噸,最大日產生量達1.3萬噸,日運輸車輛800多輛次。受疫情防控影響,固廢運輸部分道路通行緩慢,靈武市及時為運輸公司辦理綠色通行證200餘張,解決了生產固廢暢通外運問題,確保機組正常穩定安全運行。

搶抓生產農忙時 讓百姓提穩“菜籃子”

“春天多鋤一遍,秋天多打一面。”當前春耕備耕正由南向北陸續展開,設施農業生產一片繁忙,靈武市農業農村局按照農時節點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銷售,將生產“好技術”和銷售“好辦法”送到田間地頭,穩定民心,保質保量完成春耕春播及各項農業生產工作,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防疫備耕兩不誤

“崇興、郝家橋幾個鎮這邊不存在問題,玉米種子年前儲備暫時充足,就是後續補充還要跟緊,當下為難的是各村的水稻種子,現在調不出去,化肥調不進來。”疫情防控到了關鍵時刻,種子和化肥的運輸問題一直困擾東塔鎮金靈州種業公司的總經理張偉民,2月8日下午,靈武市長跟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楊衝來到他的公司,再次確定儲備情況,同時還落實了運輸的事後,張偉民便趕緊聯繫甘肅的客戶。

“年前種物儲備量能夠滿足80%的需求,設施農業有條不紊進行,基本不受影響。”楊衝說,目前靈武市種子經營企業已收貯小麥、水稻、玉米種子306.29萬公斤,總體上今年春耕種子儲量充足,能夠滿足生產用種需求,疫情發生後,全市組織調運到位各類化肥27567噸。

2月7日、8日連著兩天,靈武市農業農村局成立穩產小組前往各鎮調研農資經銷點春耕物資準備工作,監督抽查了部分農資經銷點農資產品,指導農資經銷商做好疫情期間的農資銷售工作,隨後查看了部分鎮小春農作物長勢。目前,靈武市農資經銷商已陸續開始營業,種子、化肥等農資儲備基本能夠保障市場前期供應,各鎮(街道)春耕備耕工作正在平穩推進。

暢通銷售渠道保供給

隨著近幾年的培育與發展,在郝家橋鎮上灘村、大泉村、十里墩村、興旺村等地,已經形成了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設施韭菜生產基地,由於本地市場有限,這些溫棚韭菜90%以上供給外地。

“疫情發生以後,外地的車輛和菜商進不來,韭菜不好銷售。我們現在已經向村上和政府反映了這個情況,看能不能讓外面的菜商進來,一棚產菜是2000斤到3000斤左右。”2月5日,正當菜農馬國兵焦急地各方聯繫,郝家橋鎮的楊立華書記帶著好消息匆忙地趕來。

“跟疫情防控點上溝通好啦,外地司機滯留在特定位置隔離消毒,派我們的人過去把車接過來,在特定點裝菜,菜裝完以後當場消毒,然後出發到高速公路路口,再進行第二次消毒,最後進行車輛交接。”楊立華說,非常時期採取非常政策,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必須保證把韭菜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全國各地。

據瞭解,目前郝家橋鎮上灘村及周邊韭菜種植戶的三茬韭菜已經完成了接近80%以上的銷售,平均收購價格為1-2元每斤。

疫情期間嚴履職促穩定

在戰“疫”期間,加大動物疫病監控,嚴格防範畜禽流行病發生傳播同樣關鍵。靈武市農業農村局嚴格落實非洲豬瘟日排查及零報告制度,密切關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動態,積極配合市場監管局關閉靈武市4家活禽交易市場,指派專人每天進行督查消毒,禁止活禽交易。

同時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農產品生產基地及新百、華聯等大型超市等農產品市場供需兩端監測,根據市場需求,指導農戶合理調整蔬菜種植結構。指導配合各防疫檢查站點暢通農產品流通“綠色通道”,對養殖園區鮮奶配運、設施園區蔬菜配送一律優先檢查,消毒放行,確保農產品流通順暢。積極發揮靈武市蔬菜協會、合作社和蔬菜流通企業作用,通過微信平臺,向有需求的社區實行點對點有序配送。

“我們抓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做好各項農業生產工作,確保各項有序推進和落實。”楊立華說。

把“實踐課”的作業寫在防疫一線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鉅,為切實遏制疫情蔓延擴散,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全區各地各級組織積極協調動員各部門,對轄區居住人口開展拉網式、地毯式普查登記工作,確保重點人群全覆蓋、零遺漏。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在這過程中,常面臨人手緊缺的困難。目前正值各大中小學校放寒假,當下疫情防控工作尤其到了關鍵時期,很多學校都延期開學或採取線上開課的方式教學,靈武市郝家橋鎮考慮到村裡的學生們大多都還沒有回學校,鎮村幹部還有很多人身上承擔著檢查卡點值班的任務,人手有限,於是採取招募學生志願者的方式以提高各村普查登記效率,而這一做法得到了青年們的積極響應,“主動報名參與普查登記工作的大學生很多,一接到通知就給我打了視頻電話報名。” 涇靈南村村幹部許慶說,村裡的年輕人都很積極,“他們都說現在正是國家需要的時候,自己也想要出一份力。”

馬濤是寧夏警官學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也是涇靈南村第一個報名的青年學生志願者,涇靈南村和他一樣積極參與普查登記工作的志願者一共有34名。做好防護措施、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後,馬濤他們就跟著網格員開始了入戶普查,“這些娃娃們都熱情得很,今天他們來了之後,一天就完成了500戶。”涇靈南村團支部書記馬雪蓮說,大學生們跟著網格員熟悉了工作之後,他們就開始幾人一組分頭行動,這樣一來大大提升了入戶普查登記的效率。

給村裡居家觀察對象測量體溫、為村民講解疫情防護知識……這套工作程序對於馬濤他們這些初次步入“社會工作實踐崗位”的大學生來說,幹得極為認真。“作為村裡走出去的高學歷人才,我們都想為村裡出一份力。”於是,馬濤和村裡的其他同學們組成了防疫小分隊,得到村民們的一致好評。

郝家橋鎮作為靈武市第一大鎮,村落以自然散居為主,人口多、任務重,再加上村裡老人居多等客觀原因,無形中給防疫普查登記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壓力。目前,已有160名青年志願者參與到了郝家橋鎮“普查登記大課堂”的社會實踐中。

靈武市建立“綠色通道”力保重點企業防疫生產兩不誤

華電寧夏靈武發電有限公司是寧夏重要的電力供應企業,同時承擔著靈武市及銀川市4000多萬平米供暖任務。受疫情影響,煤炭企業開復工不足、調撥量調整、跨省外運困難,公司燃料供應出現短缺。為此,靈武市及時多方協調、特事特辦,迅速建立“五條綠色通道”,全力解決企業電煤運輸困難,在防疫的關鍵時刻傾力保障社會用電用暖,為疫情防控提供最大支持。

靈武市對接自治區發改委,協調上海廟新礦內蒙古能源公司11座煤礦提前復工復產,對工人開通護送綠色通道,增加外購煤源供應6000多噸,大大緩解了庫存下降壓力。

同時協調寧煤供應量由每天一列火車、汽車3000噸,調增到每天2列火車、汽車6000噸。安排交通和工信部門全力以赴保運輸,在華電運輸車輛不足的情況下,協調增加運煤車輛160輛,每天可增加運力近5000噸。為煤炭運輸車輛辦理綠色通行證1500餘張,合理確定車輛運行路線,保障運煤車輛在通過各防疫檢查點時,對照駕駛員身份核對車輛、通行證信息,測量司機體溫後快速放行通過。協調周邊同心、鹽池等縣區,對公司運煤車輛提供便捷服務,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

針對企業資金緊張的問題,在協調市能源公司提前支付3000多萬元供暖費的基礎上,靈武市給予華電公司50萬元扶持資金,用於補助企業煤炭運費增加問題。在政策支持上,連續兌現華電靈武公司技改獎補資金424萬元支持企業發展。

今年以來,華電公司日均產生固廢量(灰、渣、石膏等)約1.1萬噸,最大日產生量達1.3萬噸,日運輸車輛800多輛次。受疫情防控影響,固廢運輸部分道路通行緩慢,靈武市及時為運輸公司辦理綠色通行證200餘張,解決了生產固廢暢通外運問題,確保機組正常穩定安全運行。

根據銀川供熱東熱西送統一部署,華電公司向銀川供熱二期廠內技改項目公司原計劃2月初全面復工,受疫情影響,施工管理人員到廠時間推遲。本著科學規範防疫、積極服務企業的要求,靈武市組織工信、衛健、防疫、交通等部門全力協調企業防疫、復工手續辦理,搶回因疫情防控耽誤的時間,用實際行動全力支持供熱工程復工。

涇靈村溫室蔬菜大棚春意濃

最近氣溫逐漸回升,在靈武市郝家橋鎮涇靈村,溫室蔬菜長勢喜人。蔬菜種植戶搶抓農時,抓好溫室蔬菜生產管理,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本地市場蔬菜供應,豐富市民的“菜籃子”。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走進郝家橋涇靈北村新建的溫室大棚,一排排西紅柿秧苗排列整齊,在適宜的溫度下長勢喜人,每棟大棚裡還有專門製作的“科技特派員扶貧技術服務小組聯繫卡”。村民羅優不兩口子正在大棚裡給番茄苗搭架、除草。

媒体看灵武: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宁夏日报等11篇报道

“雖然是特殊時期,但是防疫和生產工作方面我都沒有鬆懈,爭取把我們的綠色蔬菜供應給本地超市和市場。”羅優不說。

羅優不告訴記者,他種植的這茬大棚蔬菜,賣起來不僅快,而且收益也好,一般在三塊錢以上。這一茬已經賣了2萬元,預計還能再賣1萬多元。據瞭解,為了給農戶提供技術支持,靈武市農業技術特派員楊學斌從1月19日開始,就奔波在涇靈南北村224戶村民的溫棚裡。在他們的指導下,涇靈村各蔬菜大棚綠意盎然。

抗擊疫情不誤農時 靈武春耕備耕有序推進

立春已過,春耕當前。2月12日,記者從靈武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為確保春耕生產順利推進靈武市緊抓科學防控疫情的同時,搶抓時節,統籌有序推進農業生產各項工作,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

據介紹,今年靈武市計劃優質糧食種植穩定在22萬畝、瓜菜穩定在5萬畝以上,牛、羊、家禽存欄穩定在10萬頭、50萬隻、41萬羽,生豬恢復到正常生產年,年底存欄10萬頭以上。農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3%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5%以上。

據瞭解,為保障今年糧食穩產增收,在春耕物資儲備調運方面,截至目前,儲備化肥2萬噸、種子300萬公斤,各疫情檢測卡點將春耕物資運輸車輛納入重要物資供應綠色通道,優先檢測通行。在市場監管方面,靈武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加大了農資產品專項整治執法力度,突出對疫情期間哄抬種子、化肥價格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確保農資供應質量可靠、價格穩定。

另外,在抓好生產的同時,靈武市還緊抓科學防控疫情,對全市養殖場開展畜禽健康水平評估全覆蓋,嚴防動物疫病發生及傳播。各鄉鎮、農(林)牧場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將開展春季動物集中普免工作,確保口蹄疫、禽流感、小反芻獸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盡免。

郝家橋鎮衛生院醫生陳淑燕:兒子你的壓歲錢媽媽先欠著

除夕前一天晚上我滿懷激動的心情把收拾好東西放在車上,準備回老家陪父母和孩子過年。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的計劃,接到通知後,不知是直覺還是職責本能,覺得這次的疫情比想象的更加嚴重。一到單位,立即安排好門診、小外科工作,換上厚重且醒目的隔離衣站在門診大廳角落裡給每一位前來就診的患者測體溫、發口罩,做預檢分診,示意大家要把疫情防控工作重視起來。

中午,又到吳靈青路卡口堵疫監測點執勤,此路段車流量多,一下午大約一千多輛,監測體溫多達三千人次,一邊測體溫一邊不停詢問和囑咐過往人員:“你是從哪過來的?儘量減少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同樣的話,一遍、兩遍……無數遍,不厭其煩,只盼人人都能聽進去,按照囑咐的去做。

夜裡零下十幾度,雙腳凍得麻木奇癢,為了保護測溫儀更加靈敏,用雙手捂著它、用懷揣著它,實在不行,就把乘客帶進帳篷裡,一邊給他們測量登記,一邊給他們宣講防控疫情知識。

此路段疫情防控複雜,外來車輛也比較多,讓人既擔心又焦慮,同事們又一起配置消毒液給卡口堵疫監測點噴灑消毒。我們深知:卡口堵疫點任何一個工作環節在防控疫情時都不容有絲毫的懈怠!

忙碌中,遠處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傳來,忽然讓我想起年貨還在車上原封不動的放著,趕快給家裡打了個電話,電話一邊兒子哭的喊著:“媽媽騙人,說好和爸爸今天回來過年,給我發壓歲錢的。”哽咽著說了一句:“兒子,好好陪爺爺奶奶守歲,媽媽回去後給你發一個大大的紅包。”強忍著淚水掛斷了電話。

對不起兒子,請原諒媽媽的不守承諾!媽媽不是騙了你,媽媽是和很多叔叔阿姨一起守護一方人民的生命安全,媽媽知道多一個人就能多一份力量。等春暖花開時媽媽回家接你,我們再吃團圓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