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洗礼文



「语音版」洗礼文/张彦梅


每天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看疫情动态,看奋斗在一线的感人事迹,看志愿者的爱心助力,看中央到地方的举措。听着接地气的“村长大喇叭”……我一面心痛,一面热泪盈眶。在灾难面前,娱乐和消遣已悄然退场,取而代之的是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对这场疫情的抗击。

  此刻我们普通老百姓所能做的,就是自觉地宅家里不出门,配合疫情的防范和控制。窗外很静,整个城市很静。

  这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没有应酬,没有喧闹,有的只是单位和孩子学校每天必填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表》,看单位群里《防控疫情的通知》以及物业人员认真消毒的图片。

  最近微信留言最多的一类是:“疫情严峻,多保重!祝福健康、平安!”是的,此刻全民的心愿如此一致!镇静便代替了最初的恐慌,浮躁和不安缓缓闭幕。

  于是便在这安静中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女儿翻开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同事在微信群里晒出自己蒸的手工凉皮,于是接连几天都是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做饭的技巧与妙招。好友梅子用微信给我发来她的战绩:已经织了一半的红色毛衣图片。她说毛线是几年前就买好的,因为妈妈年龄大了,想织一件开衫,穿起来方便。但是总是忙工作,忙其他,就是没时间完成这件毛衣。现在她一边听着小说一边织着毛衣,才一周的工夫,就快完工了。

  “90后”的侄女电话拜年给我说,她以前从来都不关注新闻,现在每天看新闻已经形成了习惯,突然间觉得“国“和“家”是那么紧密相连,才发现每个“人”与“国”这么密不可分。她说自己以前就是游戏、追星、购物,但是现在面对此次疫情,感觉自己那样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她第一次问自己:该怎样活着?

  遇到灾难是不幸的,但是放下侄女的电话,竟然有些欣慰,以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侄女能有自己的反思和追问,这也许就是成长。

  在收到的众多微信留言中,有一位以前在医院一起工作的姐姐说:“这次疫情让我想起从前,我们一起经历的非典时期的那段岁月,转眼十几年过去,太多的人忘记了非典那场艰苦的战役……”

  我把目光从手机望向窗外天空绷紧的面孔,想起雨果曾说:自然是善良之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

  据说,这一次的新冠状病毒与上次的非典一样,都是野味惹的祸。

  疫情数字每日还在攀升。逆行的背影依然那么悲壮。邻居阿姨的爱人是警察,儿子是军人,这对父子从年三十至今还在抗疫一线,没有回过家。

  该怎样活着?我们是否通过此次汹涌疫情,从家国情怀继续去拓展我们生命的格局和视野?

  “明天”从古至今,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充满希望的日子,那么,面对明天,我们当下该怎样做?

  这一次疫情应该是一场洗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