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

历史诗人


唐代民风开放,唐朝女子地位相对较高,有才有德的女子可以在内朝为官,进言纳谏言辅助内宫。上官婉儿便就是唐朝当时出色的女官之一,备受武则天的信赖,但伴君如伴虎,上官婉儿也触碰君王的逆鳞而遭受墨刑之苦。

上官家因涉及起草废黜废武则天的诏书,上官家全族获罪,沦为罪臣之后上官婉儿发配掖廷为奴。但自幼聪颖,容貌出众的上官婉儿,因文采斐然被武则天封其为婕妤女官,负责内廷草拟诏书,协助武则天处理内宫的事务。

后来,李唐被武周取代,武则天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因此在皇位之上的武则天则肆无忌惮地在后宫之中养了不少面首。这些男宠不仅个个颜值惊人,而且能力非凡。上官婉儿作为武则天信任的人,时常跟着身边,也不可避免的打理武则天的私人生活,甚至宠幸面也毫不避讳上官婉儿。

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就是张昌宗的男宠。张昌宗长得貌似潘安,姿容俊美,被人称之为莲花六郎,非常深的武则天的宠爱,时常被留在宫中侍奉女皇。上官婉因经常接触张昌宗,渐渐迷上张昌宗,被他所吸引,同时两人因为年纪相近,便开始瞒着武则天私自来往。

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上官婉儿与张昌宗厮混在一起的事情被别人所知,加上武则天疑心大,耳目众多便知道了此事。因此上官婉儿因为触碰了武则天心爱的男宠而被处以墨刑,在其容貌之上用刑致毁容。对于张昌宗,武则天没处置。但是上官婉儿就成了武则天泄愤的工具,处于墨刑后将上官婉儿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在那个封建时代,皇权是不容侵犯的。何况上官婉儿亵渎了武则天的男宠,为了警告上官婉儿妄想之心,树立自己的威严不可侵犯,上官婉儿处以墨刑已经是从轻处理。而受刑之后的上官婉儿,反而受刑之处纹上梅花,变得更加妩媚,以至于宫人相互模仿,演变成后世的“梅花妆”。


熟史明智


历史上上官婉儿被武则天视为股肱之臣,相当于武周的女宰相,附作武则天治理天下,功不可没,但她为何会惨遭“墨刑”之苦,下面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何为墨刑

首先来解释一下何为墨刑,墨刑的操作方式是在人的脸上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先用铁器做上标记,等刻画出大体轮廓后涂上古代的墨水或者其他黑色的的颜料,从而让在身体上的标记形成永久性的标记,这个刑法往往会伤害带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刻字时非常痛苦,并且在身体的众多部位中,脸最为频繁,所以无法遮盖,在给人肉体痛苦的同时,精神上的痛苦往往也会很致命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争帝

上官婉儿出身唐朝世家,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并加上本来就有上官家世代为官的家学熏陶,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这也为以后辅佐武则天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其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李治的谋臣,在李治与武则天夺位的期间站错了队,当时李治命上官仪为急先锋,起草废后(武则天)诏书,但是由于李治天性懦弱,在后面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因为败落,所以武则天称帝后,大肆贬落上官家,家中男丁悉数被杀,女眷则被充当入宫做婢女,上官婉儿亦在其中,进入宫中服侍武则天。

受武则天赏识,进入仕途

众所周知,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身为女性,所以朝中女性重臣不在少数,再一次偶然机会中,武则天发现她身边的一个婢女,生的着实秀美轻盈,艳丽中又有些许威严,武则天本来就是爱美之人,因此此人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在随后的时间里,又发现此女文采过人,过目成诵,尤其是书法更为一绝,犹如其人一样妖冶艳丽,秀美又不乏庄严,因为上官婉儿由此进入仕途,最初为武则天掌笔宫女,武则天绝大多数圣旨诏书都处于上官婉儿,而后进一步得武则天赏识,入朝为官,慢慢的,许多宰相分内之事,也有上官婉儿负责,故此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侵犯武则天底线,被施以墨刑

上官婉儿自小生活在宫中,并且生的样貌艳丽秀美,正如现在的话说的,每个帅哥都渴望爱情的滋润,美女也是如此,到了已经谈婚论嫁的年纪,心中的情愫也早已盛开,但是此时,上官婉儿却依然在为武则天辛苦负责朝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身边面首众多,而且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关系素来亲密,甚至在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颠倒鸾凤之时,也在上官婉儿面前毫不避讳,这显然极大的刺激了正处于躁动期的上官婉儿,久而久之,上官婉儿则与张昌宗混在了一起,而后宫之中,武则天耳目众多,不久武则天就知道了此事,对于张昌宗,武则天还在爱头上,不舍得处置,于是上官婉儿就成了她泄愤的工具,武则天你没有处死她,而是让他活着,受尽折磨,于是给上官婉儿处于墨刑,让其毁容,并且将上官婉儿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这就是深受武则天喜欢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施以墨刑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啊。


丫丫说史


昨天恰好看到个野史,答一个。



话说太平公主把张昌宗推荐给武则天,武则天大喜,晚上共度良宵,歇罢,上官婉儿进来汇报工作,武则天出去起夜,上官婉儿心痒难耐,掀开帘子近距离观察张宗昌,结果被武则天进来看见,大怒,随手拿起床上的剪刀,一剪刀扔到上官婉儿头上,上官婉儿头破血流,留下一个伤疤。于是就用花黄纸把额头贴住,没想到成为流行装饰。



正史的说法是上官婉儿在上朝时偷看群臣,结果被武则天看见,以为她要觊觎神器,就把她扎了一剪刀。



不管那个版本,都是她偷看男人被武则天扎了一剪刀。


唐风宋月


上官婉儿被处以墨刑,是因为她触怒了武则天。墨刑也被称为黔刑,黔刑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盛行,秦末汉初的著名将领英布就曾经受过墨刑,被人们称之为黔布。


看过《水浒传》的朋友们都知道,在犯人发配边疆的时候,都会在脸上加盖一个金印,这也是一种墨刑。上官婉儿是唐朝著名宰相上官仪的孙女,在武则天做皇后期间,上官仪对于武则天专政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上书请求废除武则天皇后的地位。唐高宗也不满武则天的专权,让上官仪起草了废后的诏书。

然而在当时的唐王朝,武则天已经树大根深,就连唐高宗李治也无法扳倒,废后的事情遭到了武则天党羽的普遍反对,最后不了了之。上官仪在之后遭到了武则天的报复,家庭中的男性都被杀死,女性都被收入皇宫里面做奴隶。上官仪被杀害的时候,上官婉儿才刚刚出生,她随同母亲一起入宫为奴。上官婉儿从小聪明伶俐,精通琴棋书画,13岁的时候就已经是皇宫里面是出了名的才女。

李治统治晚期,唐朝的朝政全部落入了武则天的手中。在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13岁的上官婉儿,在第一次见到武则天的时候,上官婉儿用自己出色的文采打动了女皇,武则天废除了上官婉奴隶的身份,将她提拔成了才人,留在身边做侍女。武则天称帝之后,上官婉儿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为她起草诏书颁发命令。当时的上官婉儿相当于武则天的女秘书,是武则天最信任的人之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上官婉儿因为犯错,被武则天除以墨刑。

关于上官婉儿得罪武则天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可能是上官婉儿和宫廷里面的美男子有私情,最终招来了武则天的妒忌,武则天才会用墨刑使她毁容。一些民间传闻称上官婉儿在受了墨刑后,将自己的受刑部位改成了一朵花,看起来更加的抚媚了。


上官婉儿成为女丞相是在唐中宗李显时期,武则天退位之后,善变的上官婉儿立刻投奔了韦皇后,成为了韦皇后的心腹。韦皇后一直将武则天当做自己的榜样,上官婉儿又是武则天的宠臣,因此韦皇后逐渐拉拢上官婉儿,希望她能够辅佐自己称帝。

在韦皇后的提拔下,上官婉儿控制了大部分朝臣的任用,成为了一个女权臣,被后人称之为女宰相。上官婉儿文采很好,却十分的淫荡,大臣们为了升迁很多人都和上官婉儿有私情。后来韦皇后密谋称帝,上官婉儿则积极为她策划。上官婉儿和韦皇后的阴谋遭到了李氏皇族的不满,唐玄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

在政变发生后,上官婉儿带着宫人迎接李隆基,表示自己对唐朝皇室的忠诚。但是由于上官婉儿跟着武则天和韦皇后做了很多坏事,李隆基对上官婉儿十分的不信任,最终将她杀死祭旗。就这样在唐朝政坛纵横30多年的上官婉儿,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站错队被杀。


历史总探长


上官婉儿是唐代有名的才女,她的精明才干被武则天赏识,于是将她留在宫内,后来成为了武则天的得力助手,也是闻名天下的巾帼宰相。本来已经无家可归的上官婉儿在武则天身边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武则天越来越信任她,然而正在她的人生巅峰,却遭遇了武则天发明的“墨刑”,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上官婉儿与武则天宠臣张昌宗的关系过于密切,让武则天恼羞成怒,于是用“墨刑”来惩罚她。武则天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来往频繁,此时的武则天已经陷入了爱河,就像其他朝代的皇帝宠妃子一样,武则天与张昌宗兄弟缠缠绵绵,甚至在上官婉儿面前也毫不避讳。而上官婉儿这时也已经情窦初开,况且她的条件并不差,不仅容貌姣好,还颇有才华,自然会吸引不少男人,不久后上官婉儿与张昌宗便缠在了一起,本来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怪只怪上官婉儿选错了对象,张昌宗正是武则天的心头之爱,上官婉儿自然斗不过武则天,毕竟两人是君臣的关系,上官婉儿也因此触碰了武则天的底线,被武则天用自己发明的“墨刑”狠狠的教训了她一番。上官婉儿之所以被武则天用墨刑惩罚,完全是因为她沾染了武则天的宠臣,也是她的新欢张昌宗。

从那以后上官婉儿的人生便开始走下坡路,经历过墨刑之后,上官婉儿还被贬到三千里之外的地方,让她永远不能回到朝廷,最后上官婉儿被李隆基杀死。纵然曾经得到过武则天的万般宠爱,最后只因抢了武则天喜欢的男人,地位一落千丈,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那个时代就是这样的变幻莫测,感情永远在利益之下,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唯一值得信任的,只有自己。

才高八斗的上官婉儿成了那个混乱时代的牺牲品,但是关于上官婉儿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墨刑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酷刑,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却更像是一次整容手术,遭遇过墨刑之后的她更加妩媚动人,让更多人为之倾倒。原来她在伤疤上面画了一朵梅花,这样看上去完全不像经历过酷刑的人。其实墨刑本身并不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刑罚,它更强调的是对精神的摧残,在很多人看来,墨刑是纹身的起源之一。

上官婉儿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从家破人亡,沦为武则天的奴隶,到成功逆袭,成为武则天身边的大红人,历史闻名的女宰相,再到后来因为与张昌宗关系过于密切被武则天惩罚,泯然众人最后被杀,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在一转眼,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永远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过去的也已经无法挽回,唯一能够把握住的,就是现在。活在当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即便不够成功,至少足够充实。


尚武菌


是金子总会放光!上官婉儿把这句名言演绎得淋漓尽致。

唐高宗时期有一个丞相叫上官仪,起草诏书要废除武则天。

武则天将上官家族的男人全部处死;

将上官仪的儿媳妇郑氏及其刚出生的女儿上官婉儿罚做女奴,分配到掖廷使唤差遣。

郑氏真是伟大,女儿上官婉儿刚会讲话,便教她识字读书、背诵诗文。

上官婉儿确实聪明,6岁时不仅能够熟背诗歌200多首,还能写诗著文;

更令人称奇的是,10岁的时候,上官婉儿能够明明白白说出官场上的规定,并且富有文采和修饰,还能理解一些法律和命令。

上官婉儿的聪慧睿智传到武则天耳中。

13岁那年,武则天特地召见小女奴上官婉儿,并当场出了一道题考考她。

武则天亲眼见证,上官婉儿思考片刻,提笔一挥而就,很快写成一篇美文,好像早就构思好了一样。

看完文章,武则天十分高兴,将小女孩拉进怀中,如获至宝。

武则天当场下令免除上官婉儿的奴婢身份,并且让她负责朝廷诏书、命令的拟定。

上官婉儿掌管解释、起草皇宫诏令很多年,被人们称为“巾帼宰相”。

受到武则天的重用,上官婉儿尽心尽力回报恩情。

骆宾王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文章慷慨激昂、气吞山河。

上官婉儿看过文章后,赏其文采、爱不释手,还把文章推荐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了开头就被震慑;

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时,武则天问道:“这是谁写的?”

上官婉儿回答:“骆宾王写的。”

武则天抬头望向前方,长长叹口气说:“宰相怎么没有发现这样的人才啊!”

武则天觉得一定要爱惜身边的人才,于是更加重用上官婉儿。

这么受重用的“女宰相”为什么惨遭“墨刑”之苦呢?

唐高宗和武则天每次上朝,接受大臣朝拜、禀报,武则天都会安排上官婉儿钻到自己的桌案肚下,记录大臣们所奏事宜。

有一天,武则天没有上朝,唐高宗一个人接受宰相禀报上奏。

上官婉儿像平时一样,钻进武则天的那张桌案肚下,记录唐高宗与宰相的言论。

唐高宗发觉了上官婉儿,非常愤怒。

退朝时,唐高宗将一块指甲盖大的刀片扎到上官婉儿的额头,并且不许拔下。

上官婉儿爱美心切,请求唐高宗准许拔下刀片,便写下一首诗《乞拔刀子诗》。

诗的全文是:

丽日煦皇庭,清风拂龙台。

分明眼前事,依稀梦飘来。

忽焉思散起,精移何神骇。

罪奴当万死,还乞龙颜开。

最后两句打动了皇上,唐高宗准许她将刀子拔下。

刀子拔下了,额头留下一条刀疤。后来,武则天又在她的额头加上一条刀疤。

武则天非常喜欢上官婉儿,将她作为心腹。

武则天也是过份放纵自己了,她与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在床榻间交欢时,也不避开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20多岁的女孩,看见这样的场面,免不了会心如鹿撞、芳心荡漾。

张氏兄弟身姿俊美、容颜亮丽。

长期身居宫中,上官婉儿经不住诱惑,有时候与张易之调情骂俏。

情欲之惑能够使人越发放肆,甚至无所顾忌。

武则天与张氏兄弟、上官婉儿一起吃早饭。武则天一抬头,看见张易之与上官婉儿眉来眼去、暗送秋波。

武则天当时一拍桌子,怒目圆睁,呵斥道:大胆放肆,你敢偷我禁脔!罪该处死!

命人将上官婉儿关押起来,但是,武则天心情矛盾。

自从任用上官婉儿,制诰发令总是很满意,几乎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但是,与自己情人偷偷摸摸,也是实在可恶,这口恶气难以下咽。

武则天犹豫不决之时,张易之兄弟吹起了耳边风,请求武则天念在上官婉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的份上,饶过这一回。

为了让上官婉儿记住教训,武则天免除她的死刑,决定对上官婉儿实施墨刑。

上官婉儿嫩如凝脂的脸面上,眉心右上侧有一小块疤痕,那是唐高宗留下的。

武则天下令与旧疤对称,再刺上一块疤痕。上官婉儿眉心上方有了两块对称的疤记。

上官婉儿受到惩罚后,更加用心服侍武则天,讨好武则天;

渐渐地,武则天不再计较她以前的过失。

毕竟年轻,当然爱美。

上官婉儿最初用头发将额上的墨刑遮住;

后来,心生灵感,在伤疤之处精心刺了一朵梅花,并且涂上红色,用来掩盖墨刑之羞。

没想到,经过这样打扮,上官婉儿越发妩媚动人。

皇宫中的女人们纷纷效仿,很多人都用胭脂在前额点上淡红色的梅花,演变成红梅妆。

一枚掩盖缺陷的花朵,逐渐发展成一个朝代的时尚。


数学张教员


我是侯叔说历史,我来回答:

历史上上官婉儿被武则天视为股肱之臣,相当于武周的女宰相,附作武则天治理天下,功不可没,但她为何会惨遭“墨刑”之苦?

何为墨刑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刑罚,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然后再染墨,使之成为犯人的标志。这种刑罚相对于凌迟、枭首、腰斩、车裂而言,无疑要轻得多。不过,这样的刺青会使得受刑人失去尊严,属于一种“耻辱之刑”。

上官婉儿之受墨刑,流传着多种版本

唐朝是历史上一个以女人为尊的朝代。不论是武则天还是她的女儿太平公主,都是十分厉害的女性。除了她们,最出名的想必就是上官婉儿。她深受武则天喜爱,不过却因为和武则天的面首厮混被发现后遭到了墨刑,她也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可惜她的一切都是武则天给的,面对她上官婉儿根本没有反击能力,怎么谈得上自保呢?

上官婉儿的出生尊贵,可也因为家族的没落进了宫,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差事。武则天的宠爱让她的人生迎来了转折。她成为了武皇身边最受重用的女官,有一次她和武皇圈养的面首搞在了一起被当众抓住,武则天一生气就对她动用了墨刑。

这个说法最让人信服,不过仔细一想,却发现很矛盾。首先就是武则天的性格,她是一个很强势的女人,即使对待上官婉儿很疼爱,可也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单单只是用了墨刑。可见要么是上官婉儿手段过人,要么就是武则天真的很喜爱她。要不就是这种说法是误传,毕竟之后上官婉儿仍然是女官,甚至被后世之人称为女丞相。就算她是一个女人,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男人。当然还有另一个可能就是武则天早就想给她一个教训。

这个时代女权主义色彩很重,上官婉儿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从她之后的很多行为都看得出来,她并不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甚至因为权势地位参与了太平公主等人的权势之争,所以说她遭受的墨刑真的是武则天所为,想必就是给她个警告让她不要踩过界。


侯叔说历史


所谓墨刑就是古代在犯人脸上或额头刺字,并涂以墨汁使其永不褪色的一种肉刑。史书对上官婉儿遭受墨刑之事确有记载,但不是被刺字,只是被小刀戳中额头,而且网传婉儿因武则天面首张易之兄弟惨遭墨刑纯属无稽之谈。

上官婉儿本是名门之后,祖父上官仪曾任唐高宗李治时期宰相。只因武则天招道士入宫做法事惹怒李治,上官仪顺便提出废后之议。

上官仪太天真了,他本以为就此扳倒武则天,但其草拟废后诏书还未完成,李治就在武则天哭闹面前认怂,一句“这皆是上官仪教的”,直接为上官家族招来灭门之祸,只有尚在襁褓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免死入掖庭为奴。

掖庭虽苦,可婉儿在母亲精心教导下擅诗文精律法,其才情名满掖庭。求贤如渴的武则天听闻婉儿才情,不顾两人之间血海深仇,竟将婉儿招至身边亲自调教成得力心腹助手。而婉儿也忘却仇恨,对武则天忠心耿耿,很快就成其身边拟订诏敕的内舍人(首席秘书)。

武则天与婉儿这对奇特的君臣组合,携手对抗波谲诡异的政治风雨。可是人皆有七情六欲,更何况婉儿聪慧过人也非冷血心性,可想而知婉儿随着年龄增长,当然也会有情感荡漾之时。

据《北户录》记载,武则天称帝后,每次与宰相议事时,都命婉儿在旁全程记录。有一次一位姓李的宰相前来奏事,婉儿望着侃侃而谈的李宰相,突然提笔忘写有些失态了。

武则天察觉之后心下大怒,她岂容婉儿如此忘情?议事完毕,主仆二人回到后宫,武则天为此大发雷霆,顺手拿起桌上一把小甲刀掷向婉儿,小刀正中婉儿额头,并挂在婉儿额头晃晃悠悠似坠非坠。

吓得婉儿也不敢拔下刀子,直接跪地赋诗《乞拔刀子诗》,为自己求情。这时武则天才稍稍息怒,命婉儿拔下刀子。

由此婉儿的额头就留下疤痕,婉儿嫌其难看,就在额头贴上梅花钿加以修饰。谁料婉儿这随手一贴更显其俏皮可爱,竟成为引领唐朝仕女热衷的梅花妆。

其实古代女性贴花钿习性起源于三国时期的东吴,并非婉儿首创。只不过婉儿名气太大,后人多将此美妆技巧归功于婉儿而已。

至于引起婉儿情感波动的李宰相到底是谁?《北户录》只以“忘名”二字一笔带过。我们如果真想对此八卦一下,那就根据史料抽丝剥茧细作分析。

有关上官婉儿容貌在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只说其气质好,聪慧明习吏事。不过根据武则天的择人眼光,婉儿容貌既便称不上大美女,也应是蕙质兰心的知性女人。那么能被婉儿看中的男人,也应是才情容貌旗鼓相当之人。

据史料分析,婉儿在武则天身边负责记录政事的时间,应在公元696年至705年之间。那在此期间李姓宰相共有4人(李怀远、李道广、李峤、李迥秀),其中才貌并重之人只有李迥秀符合标准,而且李迥秀当时年过不惑还是未婚之人。而当时上官婉儿三十多岁,和李迥秀年龄也正相合,由此被婉儿看中的李宰相最有可能就是李迥秀。

如果上官婉儿与李迥秀能喜结连理,也不失为才子佳人一段良缘。只是婉儿刚动情就遭武则天法海式强力阻止,只得被迫放弃不敢再有下文。

而李迥秀竟被张易之老妈看中,被迫娶了这个又老又丑的老女人,一时间心怀抑郁疏于朝政,终落得被贬外任刺史悲惨结局。

当然这皆是我们根据史料推理,没有直接史料依据。我们面对浩瀚历史,也只得慨叹婉儿错失好姻缘,唯留下梅花妆的美丽传说罢了。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墨刑,上古五刑之一。所谓墨刑,即用刀子在人的脸上或身体上刺字并涂上颜料。

所谓刑不上大夫,然而,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武则天最器重的女官、官至宰相的上官婉儿,为何会受“墨刑”之苦呢?

有关上官婉儿受墨刑,目前有几种说法。

先来看看第一种说法:

话说,嗣圣元年二月,武则天废唐中宗为庐陵王,自己当上了皇帝,彼时,扬州司马徐敬业率领十万大军讨伐武则天,而才子骆宾王则为其写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上官婉儿也从宫人的手里得到该檄文,因其文采飞扬,上官婉儿对此爱不释手。

在和武则天的交谈中,上官婉儿提出要爱护人才之类的话,此举招致武则天不满。但武则天爱惜上官婉儿的文才,只处以墨刑。

再来看看第二种说法吧。

第二种说法来自段公路的《北户录》,该书中有关上官婉儿受墨刑的记载,源自陈藏器撰写的《本草拾遗》,陈藏器和上官婉儿差不多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因此第二种说法有着较高的可信度。据记载:

天后(即武则天)每对宰臣,令昭容(指的是上官婉儿)卧于案裙下,记所奏事。一日宰相对事,昭容窃窥。上(唐高宗)觉。退朝,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昭容遽为乞拔刀子诗。后为花子,以掩痕也。


话说,当年武则天和朝中大臣议事时,武则天都会让上官婉儿躺在她的裙子底下,记录她和朝臣所议论的事情。一天,武则天、唐高宗以及宰相在议事时,婉儿忍不住爬出来偷窥前来议事的大臣,却被高宗发现了。

等退朝后,高宗非常生气,直接让人将一把小刀扎在上官婉儿的脸上。后来,上官婉儿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诗后,高宗心软之下就允许婉儿拔下小刀。为了掩盖脸上的伤痕,上官婉儿就在伤痕处刻上一朵红色的梅花。

所以上官婉儿也有梅花宰相之称呼。


最后一种说法则来自野史记载。这种说法的可信度较低,但该说法的看点十足。

话说,武则天十分器重上官婉儿,将之倚为心腹,甚至,在和张昌宗兄弟在床榻间行云雨之欢时,武则天也不避讳上官婉儿。

次数多了,上官婉儿难免有所心动,加之张昌宗又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俊美男子,以至于上官婉儿心头犹如小鹿乱撞,不久之后,上官婉儿就和张昌宗私相调虐。



有一次,上官婉儿和张昌宗私会,却不小心被武则天知道了,武则天当即大怒,她本想直接处死上官婉儿。但因为张昌宗的跪地求情,上官婉儿才得以赦免、侥幸活命。

而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武则天担心上官婉儿会再和张昌宗私会,就下令用墨刑来惩戒上官婉儿。


金兔历史


被后世称为一代风流女宰相的上官婉儿,为什么会惨遭“墨刑”之苦?



“墨刑”是古代带有侮辱性的一种刑罚。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上,先用刀子割一个图形,或者刻字,然后涂上墨水或黑色的颜料,整个过程非常痛苦,而且这种印记会携带终身,给人莫大的羞辱。

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是唐高宗时的宰相,因为替唐高宗起草废黜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所杀。刚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儿与母亲被发配掖庭为奴。

上官婉儿从小就聪明伶俐,过目不忘,美艳异常。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她熟读诗书,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无所不能。

有一天,武则天发现身边一个婢女,眉目如画,聪颖过人,遂当场命题,上官婉儿提笔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文采斐然。

武则天大为赞叹,免去她的奴婢身份,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掌管宫中诰命。后来,武则天绝大部分圣旨诏书都出自上官婉儿之手,逐渐很多宰相的工作也交由上官婉儿完成。



那么,上官婉儿为什么会惨遭“墨刑”呢?

一种说法是,与武则天的男宠偷情。

武则天对上官婉儿非常信任,视为心腹,甚至与张昌宗、张昌之床第之事,也不避讳她。

但是,上官婉儿毕竟年轻,面对这种香艳之事也会动情。

有一天,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眉来眼去,打情骂俏,武则天突然闯进来,看到这一切,暴跳如雷,顺手抄起一把刀子插在上官婉儿额头。



另一种说法,与武则天第一男宠薛怀义有关。当时,武则天又有了新的男宠沈南璆,薛怀义气愤不平,要求见到武则天,上官婉儿知道他失宠了,没有通报。



结果,薛怀义大怒,放火烧毁天堂,大火蔓延又烧毁了明堂。天堂是武则天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御用礼佛圣地,明堂是紫微城的大朝正殿,是洛阳的地标性建筑。

当初建设天堂和明堂,花费巨大,而且明堂是皇权的象征,让薛怀义一把火烧光了。武则天大怒,迁怒于上官婉儿,本想杀了她,但临刑前又宽恕了她,只给她处以“墨刑”,即在额头上刺字。

凭借上官婉儿的聪明,这个侮辱性的刺字,被她巧妙地遮掩了。她找人在刺字处纹了一朵鲜艳的梅花,反倒更加艳丽妩媚,让武则天称羡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