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昨天晚上,有個粉絲在後臺私信我。他說自己現在三十多歲,畢業之後就進了現在就職的國企。最近幾年,他發現剛畢業的學生不論是眼界還是工作能力都比自己強很多。這給了他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過年期間他還讀了幾本書。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在讀書的時候,他對熵增定律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在聯想到自己身邊剛入職的同事們,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再擴展一下自己的個人能力。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他發現不知道如何把新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

這讓他很困擾,不學的話,就要被慢慢淘汰。學的話,卻有不知道該如何學習才能提高效率。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我想這種情況也存在於很多人的身上,意識到保持學習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學。尤其是在脫離學校生活很多年之後,我們似乎喪失了學習的能力。那麼該如何學習呢?今天就來講講大家耳熟能詳的費曼技巧。

首先來看看上學時的我們是怎麼學習的。在大學之前,我們學習的科目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等,目標也很簡單,那就是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背誦。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從語文課文,到英文單詞,再到數學公式。老師和家長們一直都在強調,只要把這些內容背下來,就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這種現象在文科班中尤其盛行,這種觀念也間接造成了人們對文科生的誤解。

等到進入大學之後,很多人仍然再用這種學習方法來學習大學課程。在經過一兩個學期之後,有的人會摸索出一套新的學習方法,有的人卻依然依靠死記硬背來學習。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客觀地說,依靠死記硬背來學習,對於以通過考試為目的的學習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是以掌握某項技能來說,就有點不太合適了。

只有把學到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的能力,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今天要講的費曼技巧,就是以強調理解知識為核心,通過對外輸出的方式,達到完全掌握知識的目的。

費曼技巧的關鍵

費曼技巧沒有什麼固定的形式,不用像思維導圖那樣總結關鍵詞,也不用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費曼技巧的核心原理只有一個,即驗證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一個知識點和技能,看自己能否用簡單通俗的語言把該知識和技能講清楚。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我們學習的目的,是完成知識的遷移。知識首先由別人從具象化的現象中總結出來,我們在掌握抽象化的知識之後,再通過自己的語言來把這些知識聯繫到自己身邊實際發生的案例中。

過去那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知識簡單的完成來前半部分。很少有人會有意識地將這些知識,用於解決現實中遇到的問題。然而我們的大腦並不擅長記憶,它更擅長聯想。只有把知識串聯成一個體系,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用。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我們向別人講述學到的知識,為了能讓對方聽懂我們在說什麼。要想辦法用大家都能理解的例子來說明,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把抽象化知識轉變為具象化例子的過程。

比方說我們在學習了歸因謬論的基本概念之後,在向別人解釋這個概念時就可以距離說明。馬雲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阻止別人偷井蓋。這個過程被偷拍下來,並且在前幾年被曝光。你是否認為正直、勇敢是成功的必備條件呢?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如果是的話,那麼怎麼解釋其他正直勇敢的人卻沒有獲得馬雲那樣的成功呢?

為了能夠解釋清楚這個概念,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會比平時更加專注。同時在學的過程中,開始聯想。以此讓自己學的更加紮實。

費曼技巧的誤區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人的大腦不喜歡思考。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喜歡用一套辦法,解決所有問題。關於學習也是,老師告訴背誦知識點能拿高分。這套學習方法被我們沿用到高考之後,卻很少有人思考過這套方法是否有用。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在學習方法上,我們很容易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比如我們在知道思維導圖之後,在畫思維導圖的時候,總喜歡把標題或者是作者重點標註的部分當成關鍵詞。思維導圖總結關鍵詞的意義,在於通過它們來幫助我們回憶起相關內容。

如果僅僅是摘抄的話,那也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條目筆記,對於學習效率來說沒有任何幫助。

在艾賓浩斯總結的記憶原理中,我們知道記憶的過程是識記-保持-復現。費曼技巧在學習知識的過程與之類似,可以概括為:學習-理解-輸出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然而很多人在嘗試用費曼技巧學習的時候,卻把輸出過程當成向別人背誦知識內容。以為只要把知識點原封不動的背下來再講給別人聽,就算掌握這個知識。

費曼技巧裡輸出的目的,是讓我們在教別人的時候。通過理論聯繫實際,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比如我們在學習經濟學之後,在向別人解釋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資源的有效配置以及行為背後的動機時,就可以通過用遊戲來解釋。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當我們玩即時戰略遊戲,比如星際爭霸、魔獸爭霸的時候。想要出強有力的兵種,需要不斷地通過採礦、伐木來獲取資源。為造兵分配多少資源,以及為升級科技分配多少資源,都會影響到最終的勝利。

用這種形式來解釋經濟學是如何研究資源的有效分配,對於我們以及對方來說,都會加深對這些知識的印象。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如何應用費曼技巧

我們已經知道了費曼技巧的關鍵,以及對於費曼技巧的誤區。什麼樣的輸出,才是真正有效的輸出呢?

當我們進入大學,進入職場之後,不能保證所有學到的知識都能有合適的強化輸出途徑。比方說在大學的時候,很多人會努力學習office使用技巧。尤其是EXCEL,學習vlookup函數、數據透視表,以便將來在工作中能夠用的到。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很多技巧我們學了之後用不上,漸漸地也就忘記這項技能了。

想要通過高質量的輸出,來保證自己不會遺忘這些技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途徑,那就是寫作。就拿這篇文章來說,我在寫作的過程,就是強化我自己對費曼技巧的理解程度。

還拿經濟學來說事兒,很多人都建議我們平時多學點經濟學。但是缺不告訴我們學完經濟學之後,該如何應用。再加上普通人對於經濟學的誤解,會讓我們覺得學好經濟學就能賺錢。實際上經濟學還可以用來分析社會和國際局勢。

別再死記硬背了,掌握這個技巧,讓你的學習效率更高

比如這段時間炒的沸沸揚揚的美國-以色列的新中東和平計劃,我們就可以通過對當地社會、國際經濟、地理、文化等方面來進行分析。之後通過寫作,來理清自己的思路。如果能用簡單的文字,讓讀者認可你的觀點,那可以判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很高了。

這只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可以用來理解知識的現實案例。關鍵在於我們要通過細緻的觀察,用學到的知識來對其進行分析,之後通過輸出來完成強化過程。

這就是費曼技巧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