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管家”每天“蹲點”膠州“保姆式”服務為企業復工保駕護航

“扶上馬”再“送一程”,膠州“保姆式”服務為企業復工保駕護航

“一共21名工人,怎麼還有2個通行證,剩餘人員信息摸排的怎麼樣了?”

“放心,絕對沒問題,等明天生產線正常運轉後,工人全部到位。”

2月12日上午7點半,膠州市裡岔鎮13號企業網格員楊洪峰,早早來到青島優夢傢俱科技有限公司門口,同企業負責人交流著企業復工復產情況。

作為疫情防控的“管家”,網格員楊洪峰已連續一週在企業“蹲點”,每天對企業“一圖四臺賬”、測溫、消毒、分餐、人員信息登記、責任書籤訂等工作進行全面督導。

防疫“管家”每天“蹲点”胶州“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复工保驾护航

網格員張及第(右一)正在指導企業檢查外來人員登記情況。

“此處電線裸露,抓緊讓電工師傅過來看看。”12日上午,楊洪峰在企業檢查消殺情況時,發現了車間供電線路存在安全隱患,當即請企業整改,並上報鎮指揮部,由應急辦公室進行督查整改情況。

“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安全生產不能放鬆。”化身“安全生產雷達”的楊洪峰說,按照鎮指揮部制定的《企業安全生產檢查表》,網格員要緊繃“安全弦”,認真找問題、查漏洞,發現隱患及時上報,跟上督促儘快整改,確保企業安全生產無事故。

“張主任,雖說已經復工了,但還有個難題,您看能否幫忙協調一下?”12日下午,膠州市銘銘運輸機械加工廠負責人徐寶全告訴16號駐企網格員張及第,現在村莊都是認證不認人,貨車司機由公司總部派遣,沒法辦理通行證,物料運不進來,產品也運不出去。

原來,裡岔鎮指揮部要求企業復工後,根據返廠員工居住地,將員工劃分為將廠區內、鎮內村莊、鎮外膠州以內三類人員,分別製作紅黃藍不同顏色的通行證,員工進入企業前核實身份進行發放,實行通行證管理,只認證不認人。

膠州市銘銘運輸機械加工廠這種情況是不能辦理通行證的。因為三個司機涉及到三個社區、三個村莊。“經濟運行客服”張及第立即將情況上報鎮指揮部,在與總部所在鄉鎮指揮部溝通聯繫後,最終商定:由總部出具相關證明,裡岔鎮指揮部通知相關社區村莊放行,司機則攜帶著公司網格員為他們特別設計的《通行記錄表》,從人員出村、到企、離企、回村均需登記、測體溫,既能實現兩點一線管控人員流動軌跡,又解決企業物流難問題。

問題解決後,膠州市銘銘運輸機械加工廠生產流水線每天生產的18萬隻汽車活塞桿順利運走,同時從總公司運回原材料18噸,增加運輸2車次,有力支撐了流水線的高效運轉。

“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更要主動提供‘管家式’服務,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裡岔鎮黨委書記劉京明表示,網格員要全程跟蹤企業,在保證安全生產的同時,及時收集企業發展中的難題,比如用工難、物流難等,責任到人、限期辦結。“既要把企業‘扶上馬’實現儘快復工,也要‘送一程’促其發展。”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任曉萌 通訊員 劉偉 劉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