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

憨汉438


年前给的理财产品利率,一直在升,最近买的理财产品和年前的比较,多少在降。按目前特殊情况,的非常时期,原定的降息,未必会快速出现了,因为有太多的企业手里没有流动资金,通过这个疫情,需要借钱,才能坚持下去


贾俊彤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是升还是降呢?

很多人都在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

可以明确的说,即使没有疫情,利率也是下降的。现在受疫情的影响,利率下降的幅度会更大。

前几天,在战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四个部门,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分别从金融、财政、税务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揽子的优惠措施。

在金融方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了1.7万亿的市场流动性,维护金融市场平稳有效的运行。

央行相关负责人透露,提供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向生产和销售医用物品和生活物资的重点企业提供优惠利率支持。这3000亿的专项贷款放贷利率不能高于3.15%,最近一期的LPR利率是4.15%。也就是说,比最近一期LPR利率低了100个基点,这个优惠幅度还是很大的。

从具体发放的情况来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基本在2.4%-3.15%中间。结合财政贴息,共同促使企业的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使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降低到1.6%以下。

从现在市场运行来看,公开市场7天和14天的中标利率较前期下降10个基点,分别是2.4和2.55。在量增价降的背景下,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也在下行。

现在市场都在预期下次MLF中标利率和2月20日公布的LPR也将大概率下行。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认可这种预期。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银行贷款利率肯定会降低。资产端利率的降低必然导致负债端利率的降低,否则银行也会出现经营上的困难。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是必然会下降的。


南公子


存款利率下降的概率非常大。

疫情对中小企业的伤害非常大,很可能会催生出一波企业倒闭进而带来坏账,为了尽量扶持剩下的中小企业渡过难关,银行必然会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是银行现在的息差并没有那么大了,需要降低一下存款利率来为银行创造一些息差。

如果最终真的降息了,相当于疫情的后果由全体国民以降低存款的方式分摊了。

疫情持续时间足够长的话,会带来一波中小企业倒闭潮,增加银行坏账

疫情开始没多久时候就已经有像西贝、韩都衣舍这样的知名企业发出了求助的信息,疫情对于企业的影响可见一斑。疫情导致的人员流动停滞给服务业以重创,只要复工复产持续延后1-2个月,就会有大批企业倒闭。这些企业无法偿还的银行贷款都会成为坏账给银行带来损失。

银行还要响应国家号召给中小企业降低贷款,进一步压缩利润

疫情开始到现在,央行已经往市场上投放了1.7万亿的流动性,这些流动性反应到2月20日就会带来新的LPR下降,再加上这段时间国家要求银行尽量降低贷款利息来给中小企业降低负担,银行贷款利率会大幅下降。


也就是说,前有坏账的豺狼,后有贷款利率降低的虎豹,银行利润在2020年会受到强有力的冲击。

未来影响不可知,从控风险的角度,降低存款利率可以事先给银行松绑

银行业虽然有比较大的利润空间来承担损失,但是疫情最终造成的影响很难预料,我们也需要为一些极端情况提前准备,降低存款利率就是一个选择。

自2015年10月开始,存款利率已经有4年半时间没有动过了,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给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是可行的。我们先来看看目前的存款利率表:

现在的一年期存款有1.5%,按照很多银行给出的上浮算,实际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会到2%左右,这个存款利率水平已经有足够的空间下调了。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央行直接下调基准利率还是每个银行根据自己的情况下调上浮比例犹未可知。

从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说,需要做好存款利率下调的准备

当然,也有可能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最终疫情的发展比我们预期的要早结束,存款利率不会下调。但是从个人投资者角度,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好在存款利率不是股票,即使下调也不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在存款利率下调的时候保值增值。



金融笔记


本来在2020年,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就会持续下降。那么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还有可能会加速下调。

1.在2月10号,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在一个论坛上表示,要建立疫情利益相关方的损失分担机制,要防止中小微企业此次损失过多过大。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央行基准存款利率,这样可以为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空间,帮助困难企业渡过难关。这其实就是一个信号,有可能央行在4年之后,会考虑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

2.目前银行贷款利率将全部以LPR进行定价。而lpr的走势已经是连续在下降,在央行连续使用逆回购工具之后,市场资金面宽松,有可能lpr会继续向下调整。在2月7号,央行副行长在发布会上表示,在下一个调整区间的2月20号公布的lpr会有较大概率下行。把整体贷款利率下行,就为存款利率下行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这样可以保证疫情过后市场稳定,经济快速恢复。

3.自从2019年中期开始,存款市场中的高息存款利率就不断在下降过程中。在去年年化利率超过5%的定期存款产品比比皆是,而现在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自从第四季度,对结构化存款产品进行严查之后,假结构性存款产品也难觅踪影,其高利率也自然消失于市场之中。在年底,央行叫停了定期存款在提前支取时,不得就近挂档计息,智能存款产品也是利率不断下行。

4.其实我们未来可以用大额存单利率作为一个市场的存款利率风向标。目前大额存单最高利率是在基准利率上浮55%,也就是中长期存款利率达到年化4.263%。德先生认为未来存款利率可能会在4.263~4.5之间进行浮动。破5利率的定期存款产品可能会越来越少。

5.最后就讲讲我们的货币供应量。经过去年年底和今年前两个月的不断降准以及央行逆回购操作。银行的资金面大为宽松,已经没有了利用提高存款利率吸引存款的动力。其中尤其政策针对农商行,城商行及中小银行还有特殊的降准待遇,这些银行过去都是高息定期存款的主力发行银行,经过监管的一番操作,他们应该资金都非常宽松了。未来再发行高息存款的动力已经不足。

总结一下,2020年存款利率本身就在下行通道上,但如果通过此次春季疫情的刺激,很有可能提前,或者更加快速的下降。

德先生讲金融和理财由专业变得通俗。跟随德先生得到最简单的答案和最实用的解决之道。觉得好关注我!再多点点赞。点点下面广告,让德先生再赚点钱!


匀枫财技大兜底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不会变。

如果仅从利率趋势来判断,利率是下行趋势,但我国的存贷款利率自2015年10月24日下调后,一直再也没有调整过,各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对存款利率采取浮动的方式,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有明显差异,比如说大型银行利率较低,中小银行利率相对较高,民营银行及信用社的利率更高。

但贷款利率就不一样了,贷款利率已经由基准利率转向LPR报价利率替代的机制,去年LPR报价利率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之更加与实际利率相吻合,满足实际贷款需求。在上周,央行相关负责任表态,2月份的MLF利率和LPR利率大概率会下行。

也就是说,本月的LPR利率会下行,贷款利率是下降的,贷款利率下降,而存款利率未下降,银行负债端就会面临较大的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存款利率有下行需求,但实际存款利率并不会下降,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在理财,如果存款利率下降,更多人就不会选择存款而会转向理财,那么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放贷,业务就会更加困难。

因此,贷款利率将会继续下行,央行将会继续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动性支撑,但银行实际存款利率并不会下降,在低利率环境之下,理财产品同样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


财经宋建文


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是降了还是升了?

首先说结论,银行存款利息没有多少变化,大银行基本保持平稳,小银行在积极揽储,还有小幅上涨,但贷款利率有一定的下行。

这次疫情,对实体经济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推迟上班,人员都禁锢在家里,尤其是餐饮、娱乐、旅游、商业购物等行业影响非常大。因此,中央也考虑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加大了资金投放的力度。按道理加大资金投放的力度之后,存贷款利率会适当下行,但实际情况是存款利率保持平稳,贷款利率有适当下行,这是为什么?

1、春节期间本来就是一个资金比较紧张的时间

历年春节这种重大节日期间,企业、居民对资金的需求量都比较大,企业要发工资奖金,居民春节开销都会加大,因此,春节期间资金面一般都会紧张。

2、疫情的影响,加大对资金的需求

疫情来了后,居民都加大了物资囤积的力度,一般都储备了几个星期的物资,还有药品等的采购,开销变大。与疫情处置相关的企业需要加大生产,对原材料等采购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不开工的企业如餐饮等在没有进账情况下都还需要给员工发工资,这些都导致对资金的需求加大。

3、年初是银行放贷高峰,也是银行揽储高峰,也支撑了存款利率;

4、目前各种理财平台和股市行情的上行,分流了很多资金,因此,银行对存款利率也不敢降。


愚夫闲人


疫情之后必然会带来一定的流动性充裕,从2月3日的央行1.2万亿逆回购,2月4日再释放5000亿流动性,以及最近一次公布的一年期LPR减100基点,调整到3.15%,而且还明确对一些中小扶持企业给予财政补贴,按实际贷款利率再给予一半的贴息,确保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要低于1.6%的要求。

那么,也就是贷款利息下降,以及迫使存款利率也要下降。但存款利率还有一个制约因素,这个因素就是CPI的高低。

我国2019年12月份的CPI已经是2009年以来的最高点,CPI高达4.7%。可是刚刚公布的2020年1月份的CPI突破了5%,达到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要求,以5.4%的CPI成为了近十年来的最高。

居民存银行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跑赢通货膨胀,那么如今的大额存款也就只要5%左右。要求存款利率继续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在未来几个月里出现了CPI快速下降才有可能降低存款利率。

这也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需要对金融产业、实体经济、服务业等给予货币政策的支持,通过释放流动性、降低融资门槛、降低贷款利率等手段。

可另一方面,CPI却是达到了十年来的高点,我国是一个储蓄型国家,居民的存款总额达到了70万亿,人均存款额达到了5万元。当出现了利率继续下跌且CPI大大超过存款之时,会出现盲目地进入到股市、基金、房产等高风险产业中,一旦出现投资性、投机性风险加大,也会影响其投资热情和信心。这样也可能会出现更大风险。

总之,未来需要平衡各方面的因素,存款利率也不可能出现大幅下跌,要求是这几个在调整房贷转为LPR之时,会造成未来银行的大量亏损情况。合理的LPR是符合要求的。适当调整LPR来激活市场是必要的,可主要还是需要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来弥补不足;存款的利率下滑的可能性也很小,只有在稳定和回落的CPI才是利率下调的基础。


鞅论财经


很高兴回答:“疫情过后,银行存款的利率是升还是降?为什么?”这个问题。

一、什么是利率?

利率,就其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钱所支付的代价,亦是放款人延迟其消费,借给借款人所获得的回报。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计算。

利率的解读指标

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举例: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货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们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有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跃,货币弱"。

二,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利率在经济中是主要是发挥“经济杠杆"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宏观经济活动中,通过影响储蓄收益可以调节社会资本的供给,例如提高利率可以增加居民储蓄;2.通过对投资成本的影响可以调节社会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例如提高利率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而差别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投资节构,总储蓄和总投资的变动将影响社会总供求;3.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利率可以通过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与收益发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4.通过改变储蓄收益对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方式的选择发挥作用,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三、什么情况下银行利率会上调(升)?

利率上调代表着国家要收缩银根,说明市场是已经或者将要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这个时候就要提高存贷款利率。一方面,提高存款利率,人们自然会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回笼市场上的流通货币资金,抑制投资过热的现象,防止出现产能过剩,导致通胀。另一方面,提高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就会减少银行融资,缩小投资规模,也是防止投资过热,防止出现通胀。

所以说,利率是调节市场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提高存贷款利率目的就是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稳定物价,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什么情况下银行利率会下调(降)?

银行利率下调与上调相反,说明市场是已经或者将要出现通货紧缩,为了防止经济过冷,市场出现箫条。这个时候就需要下调存贷款利率。一方面,存款利率的下调会导致储户的资金缩水,就会影响到部分公民把钱用于消费或者其他的渠道,进而增进了货币流通。另一方面,下调贷款利率会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也会促进银行贷款业务的增加,盘活了货币的流通。

也就是说下调存贷款利率的目的就是要向市场供钱,否则如果钱少的情况持续下去,经济就会无法发展,进而就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五、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本次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有一些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医疗行业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人们常备口罩、酒精、消毒水因为要等医疗用品,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同时,线上院线、线上教育、线上办公、无人驾驶汽车、网络游戏等行业都获得了发展的契机,而且中国未来会向高科技、高端制造方向发展。而部分线下实体行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比如餐饮、影视院线、网吧、游戏厅、棋牌室等服务行业受到影响,不过目前国家正在出台宽松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甚至还通过民间协会倡议房东给租客减免房租,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实体商店只要熬过了上半年的低迷期后,下半年又会迎来新的生机。

毋庸置疑,本次疫情肯定会在短期内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目前国家防控疫情的能力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相信在短期内疫情会受到根本控制。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对实体企业更是关怀备至,频频出台对中小企业减轻压力和负担的措施。更何况国内还有很多实体企业并没有受到疫情传染多大的影响,这恰好是中国经济向高技术转型发展的契机,专家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前高后低,探底回升的格局。

由此可知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且在疫情期间国家已经实施了宽松的货币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已释放1.2万亿流动性),所以疫情过后银行存款利率暂时不会升也不会降!


业从支付话支付


疫情过后,银行的存款利息一定不会升。保持现有的存款利息和定期下降的可能性更加大一点。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根据定期利率历年来的走向一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自1990年以来。

我国的定期存款利率一直是一个下降的趋势,在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已经呈现一个负利率的时代,所以说利率上升的可能性不太大。



第二,

疫情过后,百废待兴,市场需要足够的资金流动来支撑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也非常的缺钱,人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银行,并且人民银行会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限制性和吸储,所以银行不可能提高存款利息来将大量的资金回笼到银行,这样做与我国发展经济的意愿相违背,人民银行也不允许这样做。


安生拙见


银行存款的利率水平,等到疫情过后大概率仍旧是不会改变的,不升不降。银行自2015年10月份降息以来,这些年均是没有任何的改变。银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定期存款年化利率三个月期为1.1%、六个月期为1.3%、一年期为1.5%、二年期为2.1%、三年期为2.75%。

各大银行方面依据自己的情况对存款利率有所上浮,这也是在疫情之前就有的。关于上浮的比例,有可能等到疫情过后有所变化。央行关于市场资金流动性方面,几次提高中短期市场资金流动性。并且,3月份据各大金融机构预测,有望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这就要看市场的反应了,如果市场对应的流动性充足,那么各大银行会就银行存款上浮比例进行调整,会向下调整上浮幅度。当然,如果与年前的流动性相近,银行方面也就没有必要调整上浮存款幅度了。再就是,如果市场流动性仍旧是缺乏,那么银行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提高上浮比例,争取吸收更多的资金流入。

所以,这就要看市场对货币资金的需求了。

从现在对市场LPR基础货币利率的预测来看,疫情过后市场的货币流动性应当是较为充足的。众多机构对3月份LPR的预测,有望下降10个基点。市场的货币资金多了,才有可能造成下降的情况。

市场基础货币利率LPR下降10个基点,对于贷款来说算是明显下调了,但对于银行来说,或许调整上浮存款利率的比例,并不强烈。因为银行方面也是需要争取更多的资金丰厚自身。对于大型银行而言,可能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存在略微下调的情况。

总的来说,关于银行存款利率是升还是降,要看疫情过后市场货币资金的流动性情况。从现在的各大金融机构的预测来讲,各大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保持平稳是大概率,有潜在的可能略有下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