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風月同天’打了自己的臉

莫讓‘風月同天’打了自己的臉


12日晚,《長江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相比“風月同天”,我更想聽到“武漢加油”》的時評,作為一家官媒,這樣含酸拈醋的文章是如何通過審核理直氣壯的出現在大眾面前,實在是令人費解。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評論員一句“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殘忍的。”眾所周知,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修建的1000多座集中營中最大的一座。由於有上百萬人在這裡被德國法西斯殺害,它又被稱為"死亡工廠"。以集中營的殘忍與當前的疫情作對比,這一點,荒唐至極。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後兩句是“寄諸佛子,共結來源”。它與後來的“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樣,都是一種美好希冀。相信日本在寫這些詩的時候,是善意的,是友好的,中日兩國在文化上,是一脈相承同根同源的。時事艱難的時候,不是應該不計前嫌,同舟共濟嗎,怎麼就能扯上奧斯維辛,扯上詩詞歌賦呢?

“風月同天”和“武漢加油”,本應是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關係,沒有咬文嚼字不是賣弄學識,只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僅此而已。

以此來做文章,大可不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