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瑞貢天朝的來歷

清朝道光年間,“茶馬古道”的源頭易武古鎮車氏家族的世祖車順來,創辦了“車順號茶莊”,採摘自家茶山大葉種優質生態茶葉,手工製作女兒茶、人頭金瓜茶、紗巾緊擰拳茶、半圓形沱茶、七子圓餅茶、香竹緊壓茶等系列產品,遠銷西藏、新疆、港澳臺和南洋各地,深受海內外客商的青睞。

普洱茶歷史:瑞貢天朝的來歷

1837年,車順來參加科舉鄉試、會試,取得了貢生學位。是年,為報知遇之恩,即向朝廷敬獻車順號茶莊自制的茶。道光帝品後,大悅,連贊此茶“湯清醇,味厚釅,回甘久,清心脾,乃銘中之瑞品也”。即書“瑞貢天朝”四字賜譽易武車順號茶莊,並加封車順來為“例貢進士品位”。欽命頭品頂戴赴雲南呈宣,由雲南布政使遣捷勇巴圖魯監為,製成長七尺三寸二分,寬一尺八寸,厚一寸五分的“瑞貢天朝”金字大匾。例貢進士車順來舉行了隆重的迎匾掛匾儀式,將金匾恭立於宅院門楣之上,張燈結綵,歡慶七天七夜,為易武茶獲此殊榮而興高彩烈。此匾也成了雲南普洱茶最高榮譽的見證。盛易祥。
此後幾十年,車順來謹遵皇旨,每年照例將自制的茶葉瑞貢京城,車順號的茶製品成了清朝廷皇親國戚們不可缺少的御用飲品而更加名揚海內外。


“瑞貢天朝”寶匾的由來尚未查到史籍正本,主要是依據寶匾傳人、家族史記載和民間的流傳。據稱此寶匾是時任雲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圖尚史看到清宮皇親國戚、達官貴人都偏愛普洱茶,得知道光皇帝喝了倚邦、易武貢茶後,龍心大悅,讚譽有加,即有感而發手書此“瑞貢天朝”條幅。雲南巡撫將此事秉報道光皇帝,並得到了允賜,同樣字幅共書寫了3幅,分別賜給了當時負責協助普洱府官員採辦普洱貢茶的例貢進士車順來,列貢進士修職佐朗、“安樂”號茶莊莊主李開基,以及負責採辦貢茶有功另一倚邦山頭目。叩接到賜字後,3人都請當地最好的鐵匠將字幅精刻成楠木橫匾,以謝聖恩,世代供於正堂之上。易武古茶山也因此而獲得了“貢茶之鄉”的美名。車順來為感聖恩隨即並創辦了“車順號”茶莊,更加精心的採辦貢茶和製茶。車順來後人十分珍惜、愛護寶匾,幾年重塗一次金粉,使之完好如初。寶匾不僅是“車順號”的榮譽。也是易武普洱茶輝煌歷史和最高榮譽的見證。“瑞貢天朝”其意為用最好的茶葉、極至之茶、祥瑞之物上供給朝廷。我國古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常把茶葉譽為瑞草,唐·杜牧詩中就有“茶稱瑞草魁”的詩句。


大匾系用楠木雕刻,長約2米、寬約70公分、厚約15公分。“瑞貢天朝”四個手書行楷金色大字赫然居於匾中央,筆跡豪放,蒼勁有力;牌匾右邊端刻著“欽命頭品頂戴雲南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圖尚史為”的扁形宋體字樣,牌匾左端落款豎寫著正楷小字:“例貢進土車順來立”,時間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9年)。


易武車順號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有近200年曆史的御用貢茶老字號了,車世祖車順來將自家全手工製作生產的茶葉製品送到宮中,由於口感的特殊香醇,道光皇帝喝後龍心大悅,連贊此茶:“湯清純、味厚釅、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即欽命頭品頂戴赴雲南呈宣,由雲南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圖魯史監製成長七尺三寸二分、寬一尺八寸、厚一寸五分的“瑞貢天朝”四個金色大字牌匾賜給“易武車順號”,同時也命車順來每年按規定進貢自家生產的茶葉製品。


由於車順號為雲南普洱茶贏得了“瑞貢天朝”的最高榮譽,使普洱茶在清朝時期就成了風靡清朝宮廷皇親國戚們相互饋贈的高貴禮品,隨後又成了饋贈給許多國家的外交使節們。“瑞貢天朝”牌匾是中國茶葉史上受皇帝賜予的,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匾額,它為雲南普洱茶的歷史文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