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对于这次疫情,不少谣言漫天飞舞

因为情绪来不及判别真伪就选择复制粘贴

造成众人恐慌

今天给大家悉数30个关于“新冠肺炎”的谣言

不要再被骗了!

▽▽▽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1
“新冠肺炎”可通过蚊虫的叮咬传播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并没有提到虫媒传播(蚊虫叮咬传播)。


02
喝高度酒能抵抗“新冠病毒”?

酒精的确能杀死病毒。但得是 75% 浓度的酒精消毒产品,而且只能用来体表消毒。喝进身体的高度酒,只会被吸收代谢,不会作用于病毒。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3
比口罩更重要的是手套?

李兰娟院士表示:不在医院,只是日常外出,不用专门戴手套。关键是要勤洗手,养成洗手、在外面不用手抠鼻子、揉眼睛的好习惯。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4
挂烫机可杀灭衣服上的“新冠病毒”?

不如用 75% 酒精喷洒衣物,再将衣物内外翻面,挂于阳台通风。
56℃ 且持续 30 分钟是用高温杀死新冠的两个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得对衣服的每一个部位都烫 30 分钟以上才有效。不如用 75% 酒精喷洒衣物,再将衣物内外翻面,挂于阳台通风。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5
用56°C的热水洗澡能对抗病毒

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不能对抗病毒,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 56℃,30 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人在 56℃ 的水里洗半小时,可能会得热射病,有生命危险。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无法预防病毒。


06
带毛领或者绒线的外套容易吸附病毒?

在普通家居、出行生活中,不必考虑衣物材质和静电问题对病毒吸附的影响,舒适为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并不是单独在空气中,其可能在任何材质的衣物上停留,双手勿接触口鼻眼等、回家及时洗手、做好外套的消毒与吹风,比材质选择更重要。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7
熏艾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尚无证据表明熏艾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而且在密闭的室内可能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08
微波炉加热口罩可以消毒?

无论是用微波炉、电烤箱还是蒸锅加热口罩,一方面口罩内部结构破坏,口罩无法再次使用;另一方面,微波炉、电烤箱和蒸锅由于处理医疗垃圾,也不能继续加热食物。


09
中国列入【疫区国】?

针对此次新型病毒感染,WHO 尚未发表中国为「疫区」的声明。很多人在讨论的 PHEIC 翻译过来是「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世卫组织发出的警示信息。根据 《国际卫生条例(2005)》规定,PHEIC 只是给各国的建议,不是强制措施。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0
吃大蒜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大蒜提取物是能杀菌,但是从大蒜变成大蒜提取物差距很大。而且目前还没有临床试验数据证明大蒜的抗病毒效果,就不要指望它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啦。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1
全身喷洒酒精可起到消毒效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这样做,病毒对于外界抵抗力不强,75% 的酒精就可以消毒,但是这是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一些物体的消毒,并不是在家里针对人也要这样消毒。人在外面接触主要是手,用流水冲洗,多洗手,这是最重要的办法。


12
散步会感染“新冠病毒”?

网上出现了武汉市第九医院的一个紧急通知,说是散步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此,武汉市第九医院院长刘明瑜表示:「这是谣言,我们根本没出这样的通知,请大家不要相信。」


13
电吹风对手和面部吹30秒能消毒?

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 56℃,30 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电吹风的温度即使能达到 56℃ 甚至更高,对着手和面部持续吹 30 分钟,也容易造成烫伤等伤害。还是好好洗手,做好清洁吧。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4
用生理盐水洗鼻子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WHO 辟谣:没有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子可以防止感染新冠病毒。
有一些有限的证据表明,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可以帮助人们更快地从普通感冒中回复过来。然而,经常清洗鼻子并不能预防呼吸道感染。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5
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新型肺炎?

益生菌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改善肠道菌群。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虽然很多,但基本上都是通过补充特定益生菌改变了特定的生理指标。这种改变被演绎成「提高免疫力」。事实上,「提高免疫力」本身,就只是一个营销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科学内涵。


16
晒太阳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太阳的照射温度达不到 56℃,且日照紫外线也达不到紫外线消毒灯的强度,不论从哪一个角度都不能达到杀灭病毒的要求。若要外出晒太阳,仍需戴好口罩,做好必要防护。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7
口罩越厚,防病毒效果越好?

医用外科口罩摸上去比较薄,但过滤效率却很高。阻水层、过滤层、吸湿层这三层有效阻挡了病毒入侵。而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虽然厚实,但基本上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18
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浓度为 60% ~80% 的乙醇是一种有效的杀毒剂,65-75% 效果最佳, 可以灭活所有亲脂病毒和许多亲水性病毒。但是,90% 的酒精浓度可能会降低消毒效力,因为病毒中含有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变异。75% 以上浓度的白酒也可以稀释后用作物体表面的消毒,但效果肯定没有医用酒精好。但这是应急的一招,不可长期使用。


19
盐水漱口能预防感染?

钟南山院士团队公开辟谣:「盐水漱口有利于清洁口腔和咽喉,对于咽喉炎有帮助。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没有办法清洁呼吸道。其次,目前尚无任何研究结果提示盐水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杀灭作用。」


20
带呼吸阀的口罩没有用?

呼吸阀的气流是单向向外的,不影响使用者的防护效果。但已经有症状的人,建议不要使用带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它无法阻挡病毒飞沫溢出。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21
熏醋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一瓶醋里的醋酸含量最多也只有 5%。将醋里的醋酸蒸发到空气中的做法,提升空气酸度的空间十分有限。另外,熏醋还会带来副作用。醋酸挥发到房间后,可能对人体的呼吸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导致咽喉不适、恶心及呼吸困难。对呼吸道敏感的儿童、老人,以及有哮喘病史的人而言,熏醋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22
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迄今为止,和板蓝根有关的提取物研究,无一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就是说,即使是对预防流感病毒,板蓝根也没有被证明有预防效果,更别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了。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23
家畜家禽海鲜都不能吃了?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是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目前未明确中间宿主。但正规渠道售卖的各类肉制品仍可食用。


24
吃抗生素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抗生素作用于细菌,对病毒无效。在武汉同济、武汉协和同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快速诊疗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25
吃利巴韦林可预防新冠病毒?

利巴韦林无法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传统的抗流感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而且随便用药还会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26
带多层口罩可以防住病毒?

不需要佩戴多层口罩。建议选择 N95/KN95 或普通外科口罩,并且一层就够,其他口罩防护效果不如这三种。佩戴多层口罩还可能造成呼吸不畅。


27
出门要带护目镜?

护目镜是针对一线临床医生的,普通人出门不需要佩戴护目镜。但大家都要注意,不要揉眼睛,因为手可能接触到病毒,再接触到眼睛会导致结膜感染。


28
深呼吸10秒可测是否有肺炎?

深呼吸不能有效识别是否有肺炎。有肺炎的话,你会咳嗽呼吸急促甚至喘不过气,很容易就能认出来,必要时还有CT识别手段。


29
钟南山:新冠肺炎治愈后会有后遗症?

钟南山院士并没有说过此话。相反,1月30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北京卫视《养生堂》采访时提到:“到现在我没有发现很有明显的后遗症,治愈的可能以后会大量增加”。


2020年30条辟谣,你错过了哪一个?


30
口罩里垫一张纸巾就能反复使用?

口罩里垫纸巾不能起到延长口罩寿命的效果,反而会让气体从纸巾旁通过,影响气密性,导致口罩失效。一般来讲,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N95口罩在保存得当的情况下,可考虑多次使用,但最好不要超过5次。


理性转发各类信息

不散播、不发布谣言

避免造成更多恐慌

疫情不可怕,相信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

广州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内容来源:丁香医生、支付宝“新冠肺炎”辟谣专区、人民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