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現在很多家長都覺得打孩子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很多家長都覺得教育 孩子採用引導的方式比較好,儘量的避免打罵孩子,怕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得家長覺得孩子是不打不成器,犯錯就一定要打!很多時候,面對像熊孩子一樣的孩子時,

單方面的進行思想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棒棍之下出孝子,其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家長也應該根據事情的輕重之分,來判斷該不該打。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當這幾種情況出現的時候,家長絕對不能包庇縱容孩子,該打的就是一定要打。

哪幾種情況,該打孩子時候就要打?

1,尊卑不分,對長輩沒有禮貌

諾諾的外公從外地來看諾諾,還給諾諾買了很多玩家,一到家就很熱情的喊著諾諾,抱著她,可是諾諾就連一句外公都沒喊。

因為外公平時說話就比較大聲,所以下午諾諾看電視時候,可能因為外公說話很大聲。影響到了諾諾,但是沒有想到,諾諾居然對著外公大吼:你給閉嘴,你說話吵到我看電視了。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媽媽聽見諾諾這樣沒大沒小的,喊諾諾和外公道歉,可是諾諾還死不認錯。媽媽氣得把諾諾拎到房間去,痛打一頓。然後讓她自己在房間好好反省一下。

很多時候長輩寵愛子女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讓孩子連最基本的禮貌都丟失。這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以後孩子不管都到哪裡都會讓人嫌棄。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打孩子是要讓孩子記住,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以後不能再犯。

2,愛撒謊,不認錯

對於小朋友的任性不懂事,家長有些事情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一些原則上的問題,不能退讓。比如發現孩子有愛撒謊的習慣,事後被發現還死不認錯。那家長們該打的就應該好好打一頓。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相信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當你的孩子犯下錯誤時,作為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畢竟孩子的認知能力有限,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撒謊是不對的。打他們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要告訴孩子,撒謊是一件很嚴重的錯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犯錯的嚴重性,記住這次被打的目的,下不為例

3,無緣無故亂髮脾氣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父母都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心頭肉。對孩子寵愛有加,很多事情都一手包辦,不捨得讓孩子做。但是父母的這些行為,往往也讓孩子養成了壞脾氣和壞習慣。搞得孩子就像家裡的小霸王一樣,什麼事情都要順從他,稍微有點不順心,不如意,就發脾氣,甚至還會摔東西。發現孩子有這種習慣和行為時候,作為父母的一定要嚴格管教,該打的時候就要打。要讓孩子長記性,吃點苦頭。知道自己無緣無故發脾氣,無理取鬧的行為是錯誤的。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4,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傾向

有時候孩子可能在商場或者朋友家裡,看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但是爸爸媽媽不給買,就想著偷偷帶回家裡去。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只是出於好奇,不小心,還不以為然的。要知道,這其實就是一種偷盜的行為,即便孩子還很小,但也不能仗著年齡小就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小時候偷雞摸狗的,長大了可能就犯罪了,一旦發現這種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處理,歸還原物,而且還要攜著孩子親子登門道歉,並且給孩子一頓教訓,教育他以後千萬不能做這種偷盜的行為了。

孩子打不得?遇到這幾種情況,真是不打不成器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其實還是要因材施教。有的小朋友比較頑皮,可能光靠講道理是說不通的,那該採取強硬一點的方式的時候,就用。有點小孩子可能比較適合這種方式,所以該打的時候就要打。當然也要注意分寸,分事情,不是有點小事就動不動打孩子。

那有的孩子平時就比較乖巧懂事,可能和她講道理,她就能懂的,那就採用講道理這種比較溫和的方式。其實只要父母們抓住孩子的特點和摸頭孩子心理的想法。教育起孩子來也就會比較輕鬆。

遇到以上幾種情況的時候,家長們該打的就要打,不然孩子長大不僅會不成器,好分分鐘危害社會。希望家長們都要引起高度重視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