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吗?

竹林幽听雨


这是唐朝诗圣杜甫在《春望》中的两句诗句,

由于朋友们都说出了该诗的来历、意思、诗人的简介等。因此,在这里,我不再重复赘述。

一、这是诗人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的感受。

“感时花溅泪,悢别鸟惊心”。这两句的意思是:看到花开我不由得感慨而流泪,鸟儿飞起来也心惊肉跳。诗人在唐朝安史之乱国家危急,朝不保夕,人人自危的时刻,是其自然而然的内心的真实的强烈的感受。

二、这不仅仅是文人的多愁善感,其原因:

每逢国家危急时刻,大多数人都有的情怀。

由于历史周期率的原因,每个封建王朝在平均三百年总会遇到类似的状况。介于每个人的文化、素质、智慧等原因,有的人心能感受到,或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有的人能写但不愿意写出来,有的人能写也愿意表达出来。比如:三国时期的曹操有诗曰:“千里无鸡鸣,念之断人肠”;李白也诗曰:“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更有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等诗句。

“语音虽有异,心灵多相同”。大多数人的感受在任何时候几乎都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章、诗词、歌赋能引起共鸣,流传千古的主要原因。




大才21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兩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要想全面理解其中的含义,农夫觉得首先得先了解《春望》一诗的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攻破了国都长安,唐玄宗慌忙逃到了四川。公元757年春天,身陷沦陷区的诗人杜甫,看到当年十分热闹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焚掠而空,变得满目凄凉,一片萧条景象,内心百感交集。这才写出了《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虽然破了,但山河却仍依旧。虽然是春天,长安城却人烟稀少,荒草遍地。触景生情,这时的诗人看到花,都不由伤心落泪,听见鸟鸣都心惊肉跳。此时诗人心中並非只是多愁善感,而更多的是对国破家亡的恨,加之战火已连续几个月了,更多的是担心远方家人安危的悲与愤。


秦一农夫


问题: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吗?


前言

这两句诗出自于诗圣杜甫的《春望》,当然不仅仅是文人的多愁善感。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写在写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生灵涂炭、社稷将倾 。 身处沦陷区的杜甫感于时事写下此诗,和普通的风花雪月之作完全不一样。

一、化用自《春日诗》: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

这两句诗是杜甫化用前人的作品所成,出自南北朝闻人倩《春日诗》: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整首诗如下:

高台动春色,清池照日华。绿葵向光转,翠柳逐风斜。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相与咸知节,叹子独离家。人行今不返,何劳空折麻 。

眼前一片春光,勾起了游子思乡之情。

折麻出自《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古人以“折麻”喻离别思念之情。

闻人倩的这种写法,是标准的文人多愁善感,触景而生情。

同样的诗意,到了老杜的手中,就加深了厚度。

二、杜甫的家国情怀

黄庭坚曾经评价杜甫: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答洪驹父书》

我们可以看到,杜甫在化用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的元素。

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化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感时,有《楚辞》的因子:“余感时兮凄怆。”溅泪,《拾遗记》:

汉献帝为李傕所败,后以泪溅帝衣。

感时伤怀之中,可见忧国之心。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司马光曾经评价这几句诗说:

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温公续诗话》

司马光还说,古人作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

从字面的意思,可以领悟到其中内涵的余味,无一字无来处,知其来处,便知道作者的的深意。或者作者未必有此意,但是字句之间,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意,也是常有之事。

三、诗之格

杜甫被称之为诗圣,诗中不仅有自伤身世、惜春悲秋之语,更多的是忧国忧民之心。他与普通文人单纯的吟花赏月、悲欢离合不同,其作品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厚。

例如浅薄的“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到了杜甫笔下,变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春望这首诗最后两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实也有出处,南北朝的鲍照有诗云: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簪。

今天的人未必熟悉此诗,但是当时的读书人一定看出来杜甫此诗来源于鲍照的这首《行路难》。家国之忧,溢于言表。

诗的格高,即思想内容深刻,就比一般的风花雪月不同。

结束语

诗歌有很多类型,如郭璞游仙诗,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还有闺情诗、出塞诗。有的写自己,有的写别人,有的借别人写自己。有的写景,有的抒情,更多的情景结合。

抒发情感,有的浅显、有的深沉。但是糅入了家国情怀,便显得格高局大。不过后人学习,把握不好,容易出现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现象,特别要避免干巴巴喊口号的所谓老干体。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句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如此惊心的哀恸伤悲,表达的当然不仅仅局限于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

诗句出自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伊时安史之乱爆发,在位者仓皇出逃,都城长安被安禄山率领的叛军所占领,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顷刻间国不将国。

次年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前往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饱经战乱后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再加上他自身当时已年老体弱恐再难寻归复国朝堂的情况下,写下的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句诗更多表达的是诗人对山河破碎国力渐衰的深切悲痛之情,对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同情与悲愤之情以及对自己已步入风烛之年却仍要与亲人骨肉分离孤苦伶仃的凄苦悲凉之情。


纯属个人见解,若有错误请多指教!


中外文化小讲堂


这首诗出自杜甫的《春望》,这首诗整体描述了战争,国家衰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的景象。春天,本该是鸟语花香的季节,可是国难当下,看到花开潸然泪下,听到鸟鸣心生惆怅,内心痛苦,看到美好的事务反而越大痛苦。这句诗借景抒情,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的心情,也反映了作者的爱国赤子心。


Wendy夏夕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是的,在国困难时期,周围花草树木也长的茂盛。这时心中的感动泪也流出,恨那些霸占残杀的敌人惊鸟人心,战争烽火连烧三月,看着这么多家书舍不得抵万两黄金,头上的白发剪更短,浑入欲民不胜簪。



宇天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首先,应该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这是抛开诗的作者及时代背景这些特定内容而言。文人墨客,感情丰富,文笔细腻,能言普通人所不能言,能写普通人所不能写。所谓“一粒沙上看世界,半辨花上说人情。”从这个角度而言,心情悲痛时,见美丽的花落泪,听鸟儿欢唱反而更加忧伤,这是文人墨客的独特感受,敏感反应。品出这种复杂感受,又能道出来的人不多。

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又不仅仅是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这要从诗的作者杜甫、诗的背景“安史之乱”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的是作者饱受离乱之苦时忧国忧民的大爱情怀,远非多愁善感能比。

另外,“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利。虽普通民众,亦有七情六欲,亦有喜怒哀乐。伤感之时,离别在即,同样会有“见别人之喜生悲,听别人之乐添愁”,这种反向感受。

【一家之言,请各位名家、老师指教。仁智各见,望賜佳句警言。】


竹林幽听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该句出自唐代 杜甫的《春望》。

《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道法归元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诗句出自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诗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诗句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

“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

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梦梦的考研日记


这根本不能等同于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这两句出自于杜甫的《春望》。要理解一首诗,有必要弄清楚其写作的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位士大夫的忧国之感慨,置身在那个时代,自己的国家发生叛乱,各地烽烟尽起、民不聊生、城坏宫摧,作为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心国是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传递出的是诗人内心无以摩刻的痛苦和忧伤。

这首诗不是因为私人情感问题而发出的慨叹,不囿于小我,不泥于儿女情愁,不顾盼于个人前途顺舛。

诗声即是心声,诗境即是心境。从杜甫的一生和诗作来看,杜甫始终是个有心国是的爱国诗人。即便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能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登楼》写到:“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文人墨客的多愁善感多是感慨自身遭遇,怀才不遇、命途多舛、情感纠葛、失势去职、不事生产却感慨生活艰辛不如意,要不就是“范进中举”式的狂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再就是李白进长安前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个人见解,未必对,希望有所裨益于见闻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