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朱棣靖難之役獲勝後,並沒有一帆風順的登上皇位,中間有諸多阻礙。不過他頗有城府,又有群臣的擁戴,終於用了一種辦法名正言順稱帝。你可知道是什麼辦法?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靖難之役”,所謂靖難之役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設下的一條規定——靖難。因為朱元璋當國時期,疑心重,心計多,又恐權臣篡權,故此,他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而《皇明祖訓》也有記載:“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後來朱允炆繼位,朱棣想要稱帝又不能直接造反,所以他就想出了利用此規定的理由,再故意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而且為了讓自己“起兵”的理由更加名正言順,他還特意稱呼自己的舉動為“靖難”,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但是認真研究太祖定下的規矩可發現:“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朱棣沒有得到朱允炆的聖旨,他貿然起兵,等於對此條件視而不見,由此可見,他只不過是想找個藉口奪取皇位罷了。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在朱棣率領軍直指皇宮,兵臨城下後,朱允炆也逃走。據史料推測,朱允炆可能在皇宮已經自縊而死,也有可能逃脫在外,脫髮為出家人,不過這都是後話了。畢竟朱允炆退位,朝廷自然需要一位新皇帝,而身為太祖兒子又是勝利者的朱棣,自然是新皇的不二人選。不過古代民眾的風氣更加保守,重儒學,從朝廷到民間皆講究一個名正言順,若是朱棣真的就此踏上皇位,反而落實了他的狼子野心,所以聰敏的他自然不願意在此時稱帝。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此時朱棣所駐之地北臨長江,在京師外席之內,內城之外。戰鬥已經停止,小皇帝下落不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局是定了。於是趕到朱棣營門,投降歸順的臣子越來越多,若是朱棣繼位,他們誰不想做開國元勳呢?所以按照這個勢頭,諸王及文武官員們也就有了第一勸:他們紛紛上書請求朱棣即位。可惜朱棣早有打算,自然不會立即應允,所以在文武百官第一次勸位時,朱棣便拒絕了。

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臣子門皆知朱棣稱帝已成定局,何不再多給朱棣些好印象?於是在被拒絕的第二天,他們又向朱棣上勸,還進表:“臣聞祖好去惡,式揚神聖之謨,附翼攀鱗,早際風雲之會,功光前烈,德冠中興。恭惟殿下文明英武,寬裕仁孝,為太祖之嫡調,實國家之長君,天生不世之資,民仰太平之主……”這是二勸,將朱棣好一頓誇,就是希望朱棣能答應,不過朱棣仍然不允,因為他覺得,這只是第二次勸他即位,多來幾次才能讓他的皇帝之位更加有威嚴,所以他又拒絕了。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若是一般人可能會就此心灰意冷,真的以為朱棣不想做皇帝,畢竟這都是群臣第二次上書了,朱棣還是這麼直接地拒絕。但是文武百官人精太多,非一般人可比,他們深深的明白官場中的彎彎繞繞,也明白這皇帝之位,朱棣是非坐不可,故而在第三天,群臣再次上表:“天脊聖明,宏開景運,群好既去,宗社永安。恭維大兄殿下,龍鳳之資,天日之表,被祥昭應於圖書……”這是已經將朱棣抬高到堯舜禹之位了,彷彿在告訴全天下:“朱棣已經是皇帝了。”而朱棣此時又推脫一番,講了些憂國憂民的大道理,並沒有直接答應。但是群臣此時明白,勸位差不多成功了。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於是在一切準備得差不多後,朱棣在眾人服侍下穿戴整齊,騎上了馬匹進了南京城。

朱棣目光炯炯,心中得意非常。他前面是雄偉的城牆,身後是威武的將士,而道路旁,卻是匍匐拜倒的人群。正在此時,卻衝出來一位臣子:“大王且留步,翰林編修楊榮有話要啟奏。”將士想要上前攔截,不過朱棣見他目光堅毅,恐怕是有什麼大事,故而招了招手,讓此人把話說完。眼前之人真的大膽進言:“殿下先入城耶?先謁孝陵耶?”這話一下子說到朱棣心坎裡了,畢竟他三次拒絕稱帝,就是圖一個“名正言順”的好名聲,眼見著要登基了,可惜還是有些得意忘形,竟然將祭拜太祖孝陵的事情忘卻了。朱棣自然緊忙採納,去孝陵墓祭拜,到地方後,他姿態大方又格外重禮節,真是將一番戲演得足足的。

朱棣靖難獲勝,他當皇帝的過程很折騰,最後群臣用這招讓他登大位

當他祭拜完畢後,此時眾人早已忍耐不住,竟然直接將朱允炆的龍輦抬了出來,而朱允炆的龍椅也被放在龍輦之上。緊接著,朱棣被逼上龍輦,眾人又三呼萬歲,朱棣才做的皇帝。朱棣即皇帝位後,改元為永樂——朱棣也就成了永樂大帝。

不過認真探究朱棣登基的這段歷史,讓人覺得做作又覺得佩服,朱棣真的很會演戲,要是不當皇帝,穿越到現代當個演員,這演技恐怕也是一流的。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