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那么讨厌儒家,为何还让大儒淳于越做扶苏的老师?

瑜公子说历史


其实对于秦始皇来说,没有讨厌与不讨厌之说,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春秋战国至秦朝时期的儒家学说是最初期的,那时候的儒家学说还不像宋元明清时期的那样迎合统治者的统治需求。早期的儒家学说是自由博爱而又有些奔放的,主张民贵君轻。因此相较于法家来说,就并不太迎合秦始皇对刚刚统一后,不太稳定的大秦帝国的治理理念。但这并不代表秦始皇对他继承者的期望。也正因为让大儒淳于越做他长子的老师,从而能看出秦始皇对儒家并无特别讨厌之说。况且,据史料考察,秦始皇焚书坑儒也大多是那些怪力乱神的方士术士,并不是真正得对儒家的大规模迫害。


户部侍郎王大爷


先说秦始皇讨厌儒家。大家印象可能来自于他的“焚书坑儒”,但实际上,焚的是六国之书,搞舆论控制,确保思想统一,这本无可厚非。用李斯的话:“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烧的是史书,医药、种植、卜筮之类的不必销毁。坑儒,这一点可能有过渡解读的嫌疑,实际主要是坑了一批在咸阳招摇撞骗的术士,如卢生、侯生等,因求取不到长生不老之药,欺骗秦始皇。因此,讨厌儒家就无从谈起,充其量只能算是中立。但他信奉的是法家思想,对其它三教九流之类的都不感冒,不光儒家。

再说淳于越其人,是众多儒生博士中的一个,是博士集团的首领人物,秦始皇应该还是很欣赏他的,在他的建议下还设置了“博士议政“制度。只不过,后来,因为他抛出的一个观点,核心思想就是“习古法,分封”,这让李斯抓住机会,说是非议当世,蛊惑百姓,不学习法律政令。因此秦始皇下诏:“可”,就是按李斯的建议,焚书。此后他的地位可想而知了。


12星星21


秦王朝建立之初,秦始皇对待诸子百家的总体态度是开明的,并没有讨厌儒家,独尊法家。比如他创建的“博士议政制度”,博士官中主要是儒生。秦始皇并非一开始就讨厌儒生的。甚至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前,还召集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仪式。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儒生们众说纷纭。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便斥退儒生。

后来秦始皇登泰山,中途遇到暴风雨,只得在大树下躲避。下山后,儒生们听说秦始皇封禅遇到风雨避于树下,幸灾乐祸,冷嘲热讽。加上后来淳于越开历史倒车,力谏秦始皇实行分封制,“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

意思是:臣听说商周两个朝代,历时千余年,分封王族子弟和有功之臣,作为国家的辅弼。今天,皇上您统一了天下,您的皇族子弟却没有分封,就算有田常和六卿这样的大臣,但是没有人辅弼您,怎么能相互照应呢?

郡县制与分封制之争,成为焚书坑儒的导火线,秦始皇认为他们“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加上秦国刚刚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需要以思想文化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而法家符合秦始皇的统治需要,打压儒学成为必然。


文史清谈


有些人讨厌什么,往往是因为得不到,而实际上他心向往之。秦国自商鞅变法国富民强,统一天下,但是法律过于严苛,带来很多社会弊端。秦始皇肩负统一使命,他深知严酷刑罚才能打造一支无往不胜的秦军,才能帮助他完成帝业,这与儒家倡导的仁礼思想恰恰相悖。秦被信奉儒家文化的中原各国视为蛮仪,战争让秦人其敌人的文化信仰一样鄙视和痛恨。虽不能说秦始皇是明君,但毕竟是千古一帝,他深知打天下与治理天下不同,以他的高深远略一定认为儒家思想才是治国法宝,因此他让后代学习偶家思想,希望大秦能够长盛不衰。


微画腾


1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把个人讨厌和国家讨厌分开对待

2现在个人讨厌的角度,秦始皇未必讨厌儒家。即使说了一些话,那也属于为大政方针考虑。

3现在国家的角度,则需要法家,也需要儒家。

4不要小看秦始皇的治国理政之智慧。秦朝开启了中国千年大一统国家体制,很多后世沿用的制度,法律都可在秦朝找到踪迹。

5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个人的好恶来取舍。一般的士大夫都不会,更何况秦始皇。

用手机打字的……有疑问请留言



理简


每个人到达每一个高度都不是偶然的 嬴政这么伟大的君王能统一中国也不是单纯靠残忍虐杀而来 他统一了文字 单位 钱币 这就很不简单 他知人善用手下谋士 战将如云 所以他不会单纯的凭自己的喜好来选择 他讨厌儒家却中庸之道儒家 他好战好杀却修了长城 可能这就是和我们普通人思想上的区别


王老师007


1. 动乱依靠道家打天下

2. 国泰民安时依靠儒和法守天下

3. 最终需要儒来教化世人


大地云海


秦始皇讨厌儒家是儒家为了推卸秦国灭亡的责任。李斯与儒家辩论分封和郡县,儒家能在朝堂上参与政事可见秦始皇讨厌儒家并不是事实。


山坚海阔


“各怀鬼胎”促使出来的“是非之地”,这是“大凶之地”~所以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这般痛苦便是梦想的“必经之路”~是每个追梦者“必修的课题”

秦始皇是替扶苏,解决掉后患,但是人有千算,天则一算,没有想到自己会病死在沙丘~


听从指引进行远航


不要误解“焚书坑儒”这个词语的真实意思,秦始皇当时这么做是为了统一百姓思想,是管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在周末秦初的时代,儒家思想是育人的最佳思想,使人上进,知书达礼,所以要学习儒家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