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导读:《西游记》中的故事,虽然都是由一些虚拟的神话人物组成,但其中却也包含着许许多多的人间常态,可以让人感受到无比真实的人情世故。比如其中的西海龙王,与他的外甥小鼍龙之间,便存在着一种非常耐人寻味的关系。尤其是书中黑水河遇险这一段情节,更是在无形中刻画出了他们二人的内心世界。

在这段故事当中,小鼍龙的种种表现无疑是一个反面教材,强占黑水河神的府邸,假扮船夫抓走唐僧,甚至还敢邀请西海龙王一同享用唐僧肉。这些罪名随便拿出来一条,都能够让他吃不了兜着走。孙悟空最后之所以没有将其打死,主要还是看在老龙王的面子上,大发慈悲放了他一条生路。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那么这样看来,西海龙王对于这个外甥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在关键时候救了对方一命。然而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小鼍龙会沦落到这一步田地,其实西海龙王要负很大的责任。

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尽到一个当舅舅的责任,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也全然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只是在一味的放纵对方,根本不曾加以管教,或者也可以说,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要好好调教这个外甥。然而也正是由于他的自私,才使对方养成了如此狂妄的性格,并且将麻烦引到了老龙王的身上。而且这件事情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造成了一种警醒。

小鼍龙的悲惨身世

其实《西游记》中的小鼍龙,一开始并不是这种欺软怕硬的不良之辈,他也和书中的许多龙族一样,拥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出身。比如原著中西海龙王曾经这样介绍过他的来历:

“那厮是舍妹第九个儿子。因妹夫错行了风雨,刻减了雨数,被天曹降旨,着人曹官魏征丞相梦里斩了。舍妹无处安身,是小龙带他到此,恩养成人。”

他口中所说的妹夫,也就是当年被魏征斩杀的泾河龙王。由此可见小鼍龙当初也是一位龙王的儿子,而且是家族中最小的一个,本应受到万千宠爱,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但是由于遭受了重大的家庭变故,迫不得已只能跟随母亲来到西海居住。

如此情形也真是应了那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的生命中总是充满了未知,谁也不知道将会面临怎样的变数。也正因如此,才造就了世间的人生百态,让人们得以体会到不同的酸甜苦辣。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可是小鼍龙的悲惨命运,却并没有就此结束,起初来到西海的时候,他们母子二人的生活过得还算可以,至少有了一个安身立命之所。然而只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母亲便因病辞世,永远的离他而去。

这个时候的他,面临着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甚至可以说是孤苦无依。虽然泾河龙王曾经生下九个儿子,但是其余八个都已经各奔前程,远在天涯海角,根本指望不上。可是就在此时,西海龙王突然也换了一副嘴脸,不想让他继续留在龙宫当中。

之前看在自己妹妹的面子上,西海龙王一直都没有作声,选择收留了这个小外甥。但是如今的情况已然不同,他的妹妹已经不在人世,对方也就没有了靠山,而他也终于展露出了自己自私的一面。

为了让对方离开龙宫,老龙王找了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惟他无方居住,我着他在黑水河养性修真。”并且还口口声声承诺待其日后成名,必然另有他用。这样的说法显然就是一句空话,偌大一个西海龙宫,怎么可能没有一个人居住的地方?

人们常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一个人想要找借口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太充分的理由,随便一件事情都能够成为合理的说辞。

这件事情对于小鼍龙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方只说让他去黑水河寻求安身之所,但是却并没有给予任何实际性的帮助。与其说是去那里修身养性,倒不如直接说成是扫地出门,这样反而更贴合实际一些。

就这样小鼍龙离开西海龙宫,来到了外面的世界,一时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因为这些年西海龙王虽然将其养大成人,但是却没有教他如何做人,这一次完全是抱着让其自生自灭的态度,彻底放手不管了,任凭他在外面随便折腾,只要不回龙宫就行。

西海龙王的自私心态,导致小鼍龙逐步误入歧途

西海龙王将其安排到了黑水河,从此不闻不问。至于他过得是好是坏,只能完全凭自己的本事。然而自小生活在龙宫里的小鼍龙,除了有一身武艺之外,再无其他特长。因此他也就只能用一种最蛮横的手段,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于是便开始在黑水河胡作非为,打伤河神强占府邸,聚集一帮水怪过起了妖怪一样的生活。从一位堂堂正正的龙王之子,沦落到黑水河里的妖怪,两者之间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虽然这些都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可是真正的责任却要算在西海龙王的头上。

在小鼍龙的面前,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长辈,没有在对方成长期间进行引导,为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所以才造成了后来的局面。在一个人成长的阶段,除了需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外,更需要有人培养他的思想,这样才能保证今后的人生路上不出差错。

不过老龙王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也可能是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这样做。因为在他看来,小鼍龙终究只是一个外人,他负责将其养大,就已经尽到了义务,至于今后的路要怎么走,那就不是他要考虑的事情了。这是一种十分不负责任的态度,对方虽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但是却在他的手下长大,作为与其接触最多的长辈之一,这样的做法已然辜负了“舅舅”这个称呼。

在这种自私心态的作用之下,他只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于这个外甥的事能不管就不管。譬如《西游记》原著中的黑水河神,曾对孙悟空说道:

“我却没奈何,径往海内告他。原来西海龙王是他的母舅,不准我的状子,教我让与他住。”

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也不足为怪,他好不容易把小鼍龙送了出去,根本不愿意再将其接回来。更何况黑水河神也只不过是一个小角色,即使占了对方的洞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作为西海之主的老龙王,这点小事当然不足为虑。

可是他却忽略了,人的胆子都是一点一点大起来的,许多铸成大错的人,起初的时候都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加以制止,尚且还不算太晚,然而一旦纵容的话,那么就将如滔滔洪水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西海龙王这一次的自私和纵容,让小鼍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此时他觉得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似乎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不过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因为天地之间的所有事物,都逃不脱因果循环的规则,他终将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而老龙王也必须为自己的自私,承担起相应的后果。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会被暂时的得意冲昏头脑,觉得自己拥有掌控一切的能力,可是到头来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多么可笑的想法。只不过人在遇到真正的麻烦之前,却总是一直沉迷在自以为是的状态当中,无法及时醒悟。由于西海龙王的自私心态,小鼍龙已经开始逐步误入歧途,但他自己却毫不知情。

孙悟空的兴师问罪,让西海龙王的自私暴露得更加彻底

经过黑水河神这件事情之后,小鼍龙的内心变得更加狂妄,行为也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打起了唐僧的主意。在师徒四人经过此地之时,他变成一个驾船的船夫,将唐僧和猪八戒成功骗上贼船,并且抓到了自己的洞府当中。

这个时候是他人生中最为得意的时刻,让无数妖怪垂涎三尺的唐僧,就这么被轻松抓到了手中,这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在这种喜不自胜的情况之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之情,提起笔来给西海龙王写了一封请帖,希望对方能够来到黑水河,一起享用唐僧肉。

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舅舅看到,如今他已经混出了一番名堂,而且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此时他的状态,只能用不知天高地厚这一句话来形容,曾经有无数想吃唐僧的强大妖怪,纷纷败在了孙悟空的金箍棒之下,从来没有人真正得手。就凭他的实力想要真正吃掉唐僧,无异于痴人说梦,可是西海龙王当然不可能跟着他一起做梦。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孙悟空也更不可能就这样袖手旁观,为了查明小鼍龙的来历,他一路来到西海龙宫,正好遇上了前来送请帖的黑鱼精。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不由分说举起金箍棒将其打倒在地,同时也顺手拿走了那封请帖,来到老龙王面前兴师问罪。看着对方怒气冲冲而来,西海龙王的心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畏惧之情,他十分清楚这只猴子的实力有多么恐怖,也知道自己绝对惹不起眼前的这尊大神。

为了平息孙悟空的怒火,也为了给自己洗脱罪名,他连忙表示愿意主动派人去捉拿小鼍龙,帮助他们师徒顺利渡过难关。这时老龙王的表现还算正常,毕竟自己的外甥犯了错,这个做舅舅的应该出手教训。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彻底颠覆了这种积极负责的形象。当摩昂太子成功抓住小鼍龙之后,对着孙悟空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大圣,小龙子捉住妖鼍,请大圣定夺。”

摩昂太子所说的这句话,虽然看似是在大义灭亲,但实际上却也隐藏着另外一层含义。他们准备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在小鼍龙的头上,任凭孙悟空随意处置对方。这样一来就在无形中,撇清了西海龙族与此事的关系,很明显是在用一种大义灭亲的态度来保全自己。而摩昂太子之所以会这么做,显然已经得到了西海龙王的同意,准备弃卒保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洗脱责任。

通过这些行为,西海龙王自私的一面已经彻底暴露了出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可以为了保全自己,而舍弃这个外甥。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自始至终他从来都不曾认识到,事情会发展到最后这种地步,其实与自己有着直接的责任。

当初小鼍龙既然跟随母亲来到西海,那么作为对方的舅舅,他就有义务也有责任,给对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引导其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毕竟彼此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及时将其视如己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自私,同时也给人一种警醒

若是他能够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来对待小鼍龙的话,自然也就能够避免后来惹出的一系列麻烦。所以说人的自私心态其实并不可取,因为这样的做法,到头来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亲人之间最应该有的状态,是用无私的亲情去关爱对方,而不是只为自己考虑。

结语

西海龙王对待小鼍龙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他自私的一面,让人看到了一种非常错误的人生观念。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这种心态给人带来的影响。其实人生在世,每个人都难免有一些私心,会在某些时候产生一种自私的想法。

但是通过这个故事,却可以给我们带来一种警醒,使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努力去克服这种心态。因为人与人之间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味的自私,而是包容与付出。只有舍得付出的人,才会得到美好的回报,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会亏待那些无私奉献的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