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突如其來的疫情傳播,沒有硝煙,卻比戰場更加殘酷、危險,這使得2020年的春節假期顯得格外“宅”,公路運輸更是出現了罕見的車少景象。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致敬“最可愛的人”

  然而,國家在此次打出的疫情防控組合拳中,離不開戰略物資的供給,離不開公路運輸的支持,部分卡友頂著家人的壓力,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參與到了馳援武漢的工作中,李明與他的同事劉忠源便是這群卡友中的一個縮影。

  疫情當前,愛心與勇氣兼備

  2020年2月8日,在送往武漢東湖抗疫一線的愛心盒飯中,盛著來自四川崇州蔬菜基地的50噸愛心蔬菜。當抗疫情工作人員品嚐著新鮮的蔬菜時,又有多少人能夠想到這些“遠道而來”的蔬菜是哪位“勇士”送來的呢?

  為了保障武漢市民的蔬菜供應需求,2月初,四川省眾城愛心公益慈善促進會便提前發佈相關運輸車輛的求助信息,需要將50噸由四川本土捐贈的蔬菜運往到武漢東湖。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四川歐卡運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

  “我大概是2月5號晚上10點左右看到‘卡友飛哥’發到微信群裡的車輛求助信息後,給公司車隊3個同事打電話準備跑這趟活兒。”作為四川歐卡運力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明與公司車隊駕駛員劉忠源說服了各自家人的憂慮後,次日一早,倆人從成都分別駕駛車輛趕往50公里外的崇州蔬菜基地裝貨。“疫情當前,刻不容緩。我們本來是4人同行,這樣途中可以換班,但是另兩名同事因為家人的擔憂而不得不放棄。”

  雖然近年來,物流運輸行業運費並不樂觀,但是這單馳援武漢的運輸業務,李明沒有收取任何運費,“2月6日上午10點到晚上11點,60多名志願者完成了兩臺車合計50噸蔬菜的採摘、打包、裝車工作,這些蔬菜品種有花菜、白菜和萵苣等。”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60多名志願者完成了兩臺車合計50噸蔬菜的採摘、打包、裝車工作

  “帶著親人的祝福與囑託,即將踏上去往武漢疫區的征途。前方有煎熬的同胞,身後是盼歸的親人。忠孝難兩全,感謝所有親人的理解和支持,切記安全歸來!”李明出發前發這條朋友圈時的心情五味雜陳,“說一點都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原計劃執行運輸任務的有9臺車,受到各種因素影響,2月6日到達現場裝貨的只有我們兩臺車,這種心情,大家都能夠理解。但是,有的事情總歸需要有人勇敢地去做。”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劉忠源

  為了保障將蔬菜儘早送到武漢,李明一刻不敢耽誤,“2月7日早上8點,一切手續齊備後,我們做好防護措施,各自駕駛著一臺廂式車前往武漢東湖。”

  馬不停蹄,星夜兼程奔武漢

  “為了儘快將物資送到目的地,我們倆人一路上除了吃飯之外,期間只休息了兩個多小時。我們經常跑成都到武漢的線路,所以非常熟悉路況。以前川流不息的G42滬蓉高速車流量很大,現在由於疫情影響,公路上的車非常少。儘管如此,我們在出發前也選擇了公司車隊性能靠前的運輸車,這次我跟老劉分別開的是沃爾沃斯堪尼亞,一路上儘量做到人車不歇,運輸車也是非常給力。”

  李明感慨說道,“從四川成都到武漢約1200公里,我倆大約跑了20個小時,驅車抵達武漢時,天剛亮不久,大概早晨5點多,因為需要等到8點才能卸貨,加上我們一路基本沒休息,於是就在車上靠著休息。當時我看著眼前的武漢,內心深處感慨萬千:這座原先一千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如今像是一座空城,各條公路基本都是空空如也。當我看到國旗的時候,我的內心頓時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觸動,感覺自己像是帶著信念與勇氣,在同時間賽跑。”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經過20個小時的奔波,李明抵達武漢境內。

  2月早上8點,李明與劉忠源按時將蔬菜運輸到武漢生態旅遊風景區的物資中轉站,“我們剛將車駛入東湖楚風園停車場,就看到早已在那裡等候我們的武漢東湖風景區管委會、綠道公司工作人員,他們第一時間從車窗外給我們遞來了護目鏡與防護服。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李明與劉忠源按時將蔬菜運輸到目的地

  據李明介紹,物資中轉站是為了抗擊疫情,專門建設的一個安全區域。“我們在這拿到了武漢市東湖區旅遊風景區衛生健康辦公室開具的醫學證明,以及防控指揮部開具的捐贈接收函、感謝信,感覺心裡暖暖的。”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感謝信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醫學證明

  因為物資中轉站是隔離封閉式運行,安全性更高,所以各地運輸來的物資在此卸載之後,駕駛員返回出發地並不需要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隔離觀察,保證了物資運輸效率。

50噸愛心蔬菜 從四川崇明到武漢 李明與同事千里馳援

武漢生態旅遊風景區的物資中轉站現場

  然而,本著對自己、家人與社會負責的態度,李明與劉忠源回到四川老家後,主動要求隔離,“我倆去的時候就已經做好回來隔離的心理準備,這是疫情期間人人都需要具備的一種態度,我在老家南充隔離,劉忠源在老家德陽隔離。”

  談及這次馳援武漢的事情,李明一點也不後悔,“人生短短數十載,做些讓自己餘生值得回憶的事!在大愛面前,我們卡友能盡一份力,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