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做管理者的员工该怎么定位自己?

余荣志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在公司工作却从未想过升职的员工,对公司来讲属于可替代性很高的低价值元素。

这类员工虽然也可能会认真完成属于自己的工作,但仅此而已,他们更看重的是公司待遇、假期,并不注重创新和努力。

任何一个企业都欣赏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员工。那么作为一名基层员工,又如何能够得到上司的赏识,在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已经非常完善的企业里升职?

首先,你要让公司看到你积极努力,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这个环节里,往往主动性不谈报酬地加班会更容易赢得上司的好感;

其次,你要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保证自己可以高品质、快速地完成公司交给的每一项工作;

再者,学习非常重要。除了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知识之外,还应该向公司优秀的管理人员学习他们的实操经验和处事方式。这条要求你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从观察中去悟到去学习;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修炼自己的品德。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正心正念,戒焦躁、戒贪腐、戒营私舞弊!因为德不配位,再忙也是白费。

最后,就是朝着目标努力坚持。


泰妮娅


管理者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光鲜,如果你想做管理者,那么你最先想到的问题应该是,你会为了管理者这个职位,愿意放弃如下的事情吗?

01 家庭生活

普通员工每天下班后,可以开开心心陪家人逛街看电影,关掉手机不在管工作的事。

管理者却不能这样,除了要经常性的陪各种领导应酬,建立各种所谓的人脉关系,还要应付这种突发来电。

平时要加班规划计划进度,休假的时候一个电话就要赶回来,而这些都是无偿的。

光无偿加班这点,很多人就做不到。“加班不给加班费,是否还应该留在这家公司?”这种问题比比皆是!

时间大多都在工作上,家庭关系必然照顾不到,如果让你二选一,你愿意放弃哪一个?


02 身体

当然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我们不谈,就说健康上的问题。

经常应酬,身体必然受不了,猝死在酒桌上的例子不要太多。

虽然猝死比较夸张,但是长期应酬,对心肝脾肺肾都是有影响的。

小明之前有个领导,经常迟到早退甚至不来上班,开始我也很羡慕他。

最后我了解到,由于长期喝酒,导致痛风严重,不来上班是因为痛得下不了床!

而这个代价你愿意承担吗?


03 朋友关系

很多之前玩得好的同事会慢慢疏远你,而一些溜须拍马的人会慢慢接近你,至于你以前的好哥们,你一个月能和他们聚一次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当然你在酒桌上也会认识新“朋友”,这些“朋友”是不是值得结交,那就是你该考虑的另外一个问题。

如果认为你能兼顾到这些关系,那你真是太天真了,除非你一天拥有48小时。

成功之路必定孤独。


当你想好了放弃以上事情,我们来谈谈如何定位

作为管理者,

首先你该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更广泛的知识层面,把自己定位为该领域的一个专家。

“领导能力没我强,什么都不懂只会瞎指挥”,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你不适合做管理者,因为你看问题太狭隘,高度也不够。

当你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瞎指挥”是有很深的道理的,虽然对员工不利,但是对公司绝对有好处。

其次,你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八面玲珑的人。

很多违心的话你不得不说,很多讨厌的人你不得不主动去接触。

你不仅要具备处理好下属关系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搞好客户关系的能力。

最后,你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把自己定位成为一个工作狂。

管理一个公司,光靠上班的那8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你还需要学习新的东西,参加各种应酬。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处理的,有时你会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

光鲜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辛苦,在职场上每一个职位比你高的人,付出的绝对都比你高。如果你现在起点比他们低,那你就需要比他们更努力才行。你做好了成为工作狂的准备了吗?

如果觉得小明说得好,请给一个关注,如果觉得小明说错了,也请在下面留言告诉小明。分享使人进步,交流进步更快~

职场新人王小明


管理有风险,入职需谨慎!

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同好士兵”,那么引申一下:

  • “不想当管理者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吗?

  • “想当管理者的员工就是好员工”吗?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一个管理者”?

  • “想做管理者又如何定位自己”?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从以下5个方面来做解答:

第一步,探寻自己想做管理者的真实意愿

题主是非常有意愿想要做管理者的,所以问了这个问题,根据动机需求理论,一个人的内在真实意愿,也就是价值动机是有八个方面,包括财富,健康,享受,工作,权力,情感,创新和荣誉。

每个人对这八个方面天生就有所需求,只是需求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判断一个人的真实意愿主要从程度最高的三个方面来确定,根据我们做人才评测的数据我们曾经得出一个结论,最适合管理者的价值动机中,以下三个方面分值最高:

1、财富。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对金钱的渴求,另一个层面是做事的结果导向性。管理者如果不以结果为导向,或者说结果导向性不好,如何很好的带团队攻关?

2、权力。即控制欲望,管理者一般都需要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对人的把控,对事的把控,一般表现出很有威严,这是生来的一种气质。开会的时候才不会乱作一团,行动的时候才会整齐划一。

3、荣誉价值。表现为一个人非常爱面子,更倾向于顾全大局,而不计个人得失。即渴求金钱,不能取之有道,即要钱又要荣誉,才不会为了财富不择手段,这是管理者必备的条件,也是一个身居高位的人才所必备的。

第二步,判断是否适合管理的性格特质

我们常说千人千面,尤其性格更是复杂,同为外向的人,但也有外向程度的不同,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也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但从职场岗位与性格的匹配角度,这背后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我们要知道,适合管理的性格并没有固定的类型,但有如果具备这几个性格特质,那么适合度会更好些。

一是决策风格倾向于理性一些;二是行事风格倾向于按部就班,思维不能过于跳跃;更倾向于关注细节一些。至于性格内向外向,尽量避免极其内向的性格。

具备以上这些性格特点的人,做管理者的适合度更高一些。有一个典型的管理者标杆,也是管理者其中的一种类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格力公司董事长董明珠。

第三步,分析自己是否具备原生管理能力

明确了意愿,符合了性格,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事实上还远没有结束,那么如何达成意愿,这个支撑点就是一个人的天赋能力,就是我们职场中常说的个人能力,这里的能力区别于专业技能,个人能力更倾向于是自己先天内在就具备的能力,是后天发现并强化提升的,并且很难从无到有。

而这些能力里面,以下三个能力则是最重要的,对于管理者来说。

1、责任担当能力。管理岗位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担当更多的压力,这是做管理的前提条件。

2、统筹能力。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决定了,管理者直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下达领导层的规划计划,还要上传执行情况。如果更高效的做好事务的协调和资源的调配,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统筹能力。

3、人才驾驭能力。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不光要自己具有做事的能力,更需要具备极强的洞察员工优势的能力。也就是能作为员工伯乐的角色存在,能持续不断的找到适合的员工,并最高效发挥出团队成员的能力和价值。

第四步,找到自己的职场角色

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管理者角色。我们大致分为以下9类:

人际开拓型,专家技术型,关系凝聚型,智多星型,协调者型,实干家型,善始善终型,鞭策者型,监督者型。

确定在你的能力范围内,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角色类型,也就是首先确定你的第一角色,这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角色,也是最容易发挥自己优势的角色。

一般来说:

  • 专家型角色更适合技术岗位的管理者;

  • 智多星型角色更适合策划岗位的管理者;

  • 人际开拓型角色更适合攻关部门管理者;

  • 协调者型角色更适合客户服务部门管理者;

  • 关系凝聚型角色更适合销售部门管理者;

  • 实干家型和善始善终型角色更适合执行事务性岗位的管理者;

  • 而鞭策者型和监督者型角色更适合财务行政后勤等岗位的管理者。


第五步,知道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岗位条件

以上四点提到的是适合管理者的内在素质和条件,当然光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外在条件:职业技能、从业经验等可能通过时间或金钱短时间可以学习的。一般我们看到企业招聘时都会提出这些基本的条件。

当然除上以五个方面以外,一个人的努力精神,勤奋程度等作为基本条件就不过多表述了。

回到开头我们提到的几个疑问,换个角度来思考,对于不适合当将军的士兵,一味追求成为将军,结果对士兵将会是一场灾难,或许是少了一个好兵,而多了一个无能的将军;同样,对于不适合做管理者的员工,一味想成为管理者,结果对员工来说也会如同士兵那样,少了一个好员工,而多了一个无能的管理者。

综合来说,针对“想做管理者的员工如何定位自己?”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归职者自身独有的比较优势上,不仅要有意愿,还要看性格是否吻合,天赋能力是否支撑,职场角色是否对位和专业技能是否过硬。

而上述提到的5个方面则是我们判断一个职者是否适合做管理者的标准和步骤。

管理有风险,入职需谨慎!


海星优势定位


一个想做管理者的员工,个人的建议是:思想上以管理者要求自己,行动上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

思想上管理者要求自己

你在日常工作上,要留心管理者是怎么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碰到一个事情,自己先想想解决方案是什么,然后看看你经理或者其他管理者,他们的方案是什么,然后进行对比。

从这些对比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有哪些不足。有哪些优点,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是什么样的。从中不断的学习,进步。

当然,仅仅从日常管理中学习还是不够的,你在空余时间还是需要多学习,多补充一些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行动上做好本职的工作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如果你在日常工作都做不好,又谈何做管理者。如果你本职工作都做不好,即使你腹中有千万套管理学,机会来的时候,领导会第一时间考虑你吗?

做好本职工作是你能成为管理者的基础,思想上的准备是你抓住机遇,进一步上升的推力。

不要好高骛远,工作的时候脚踏实地,但却又心怀星空。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并祝您成功。


工作生活Plus


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好兵

首先从自身心理上来说,要肯定自己,认可自己。在定位自己之前,要认可自己的目标。这样将来面对周边的嘈杂声的时候,你会更加的坚定。

将军跟兵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要清楚,将军跟兵的区别,这样才能清楚自己的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有一句老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作为一个兵,只要做一个优秀的自我管理者就行了。而如果要做管理,那么就要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一边,站在大局观上去考虑问题。当然,自身的优秀素质还是不能少的。

在没有做管理者之前,我们该如何定位自己?

上面说过心里准备,跟区别之后。我们应该要清楚,自己现阶段的身份,还不是一个管理者。也就是说,我们还只是一个兵。在内心定位上,应该还是要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在工作外的时间去学习,去成长。同时,要渐渐的放淡自己的个人利益得失感。你可以把你的目标告诉别人,自信一点。我相信随着时间,你的努力,同事能看到,领导能看到。只要机会到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