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2016年12月,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開播前,我接到一個工作:

為劇裡飾演白真的藝人,做新媒體全案宣傳。

第二天,我被叫去北京紅領巾公園開會。

天娛傳媒就立在那裡——

一個流水線生產出無數明星,又被這些明星的無數粉絲唾罵的公司。

在此之前,我做了一些案底工作,知道了藝人叫於朦朧。

2013年,他通過快樂男聲,以第10名的成績出道。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說來也奇怪,我明明看過那屆快男,卻又對於朦朧這個名字毫無印象。

不過3年的時間洗刷,人們就開始只記得冠軍華晨宇一個人。

我在辦公室等了15分鐘,經紀人終於帶他過來。

看第一眼,我就深刻感受到明星和普通人氣場的巨大區別:

即使戴著口罩,但依然好看到男女不分。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半個小時的討論會,他一直很乖地坐在一邊。

認真聽我們講,同時一言不發。

等下電梯時,他突然一把拉住我。

摘下口罩,雙手合十,90度鞠躬:

這次真的拜託了。真的,拜託你們了。

我一時竟不知道如何接話。

他漂亮的眼睛裡,掩蓋不住的,是焦慮和恐懼。

我恍惚覺得,好像這部劇,這個角色,會是他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也直到這一刻,我才終於把他精緻的臉,和當年舞臺上那個光芒四射的人對起來。

他害怕被遺忘,卻又正在被歷史的潮水吞沒在河底。

中國選秀15年,潮起潮落,人來人往,盡是心酸往事。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每一檔節目,都有自己的命數。

而纏繞在命運裡浮沉的,還有那些逐夢演藝圈的選手們。

2004年5月,第一屆超級女聲開幕。

但在湖南,人們更加關心的,卻是早在一個月前,湖南經視臺播出的另一檔選秀節目:

《明星學院》。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它是中國選秀史上真正意義上的開山鼻祖。

湖南人民為它如痴如醉,茶飯不思。

有夫妻因為支持的人不同,鬧到不可開交,最後去民政局辦了離婚。

選秀第一次讓人見識了它的魅力。

颶風過崗,伏草不存。

那年7月,郭彪和張亞飛迎來決勝時刻。

兩人的票數,一直猛烈上漲,屢次交替領先。

直到最後一分鐘,才分出勝負。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坐在屏幕前的我,一度緊張到無法呼吸。

最終結果,是502255對492933。

總票數達到驚人的99.5188萬張,逼近百萬大關,創下史無前例的電視奇蹟。

郭彪奪得冠軍,以及一張30萬的鉅額支票。

一時間風頭無兩。

我媽哭了。

因為她支持的人,是張亞飛。

她抹了把眼淚,對我說,張亞飛會是她心裡永遠的白月光。

曇花一現的《明星學院》,只舉辦了兩屆。

往後,就被摧枯拉朽的《超級女聲》徹底擊潰。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那時誰也沒想到,兩屆《明星學院》的冠亞軍,都將糊得那麼迅速又徹底。

第一屆的冠軍郭彪,在7年後默默退出了娛樂圈。

亞軍張亞飛,後來再次參加《超級女聲》,沒能闖進10強。

至於我媽,早已不可自拔地愛上了尚雯婕。

更加沒人想到的是,第二屆一個14歲的孩子,在拿到季軍後,前往韓國深造。

他在8年後終於大紅大紫,至今仍是國內最紅的流量小生之一。

這個男生,名叫張藝興。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與如今選秀節目只火第一屆不同。

2004年的《超級女聲》,最多算小試牛刀。

冠軍叫安又琪,只留下一句廣告詞:

真巧,好吃得不得了。

亞軍叫王緹,搜狗輸入法已經打不出這兩個字。

人氣最盛的季軍張含韻,卻沒多少好運。

15年過去,這代00後再也沒人認識她了。

但是換一種說法你就能理解,她就是2004年的楊超越。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2005年的《超級女聲》,才堪稱核爆。

那一屆《超級女聲》到底有多火?

不說萬人空巷;

親人為投票反目成仇;

前無古人的11.74%收視率……

只說當年8月底,百度憑藉貼吧無可匹敵的討論熱度。

一舉超過新浪,成為全世界最火爆的中文網站。

2005屆《超級女聲》,不僅空前,而且絕後。

人們見面不再聊三餐和天氣,而是打聽對方投了誰。

如此盛大的全民party,中國往後也不可能再有了。

那一年,在儒家滋養了5000年的文化土壤裡。

人們急切需要一個反叛的聲音、另類的形象,為高速發展的中國注入新的精神活力。

於是,李宇春被人們推上歷史舞臺。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時隔15年後再回頭看,你會發現:

決定選手命運的,永遠是那個叫做倖存者偏差的東西。

那個看起來最異類的,恰好切合時代的需求。

那些沒有任何短板的,反而成了平庸的代名詞。

論創作,李宇春比不上週筆暢;

論唱功,李宇春遠不如紀敏佳。

而以上三個人加起來,都不如一個強悍全面的張靚穎。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紅這件事,最是玄學。

一切都講究機遇。

時也?

命也。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選秀節目的魅力是如此巨大。

從紅男綠女,從黃髮垂髫,都逃不過它的降維打擊,心智屠殺。

我見過無數對之嗤之以鼻,發誓絕不會追任何偶像的人,

又在接下來某一檔新節目裡,對著舞臺上的偶像說真香。

10年超女快男,波瀾壯闊,高潮迭起。

但那些曾經熠熠生輝的名字,人們卻很難再一一記起。

安又琪、李宇春、尚雯婕、陳楚生、江映蓉、李煒、段林希、華晨宇,圈9,魏巡……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饒是冠軍又如何?

被殘酷的市場存量殘殺後,留下的也不過三四個。

2011年,在經歷了選秀為奧運讓位,往後兩屆又接連不溫不火後。

湖南衛視決定搞個大事情:

再造李宇春。

他們這次看中的人,叫段林希。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李宇春拿到冠軍那年,段林希不過15歲。

那一年,她經歷中考落榜、輟學,再到酒吧駐唱。

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在全國人民面前,大紅大紫。

在湖南衛視的操作下,段林希意外奪冠。

隨之而來的,是紙醉金迷的巨大幻夢。

她的演出費用,從酒吧的600塊,漲到了12萬。

但才不配位,必有災殃。

段林希的人生,很快從高處滑落。

在人氣和積蓄耗盡後,她回到老家雲南保山。

做微商,開的士,在底層苦苦掙扎。

後來面對採訪,她說,我都不敢承認我是誰......

湖南衛視還沒反應過來,時代就徹底變了。

哪怕是05年的李宇春本人來參賽,且不說冠軍,能過海選嗎?

曾經有一天,我們都在一個起點。

可如今的生活,卻是雲泥之別。

他們會產生多大的心理落差?

或許,我們可以從甦醒的回答裡,瞥見答案。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在一個節目上,主持人問他:

現在張傑和魏晨這麼火,你有沒有羨慕嫉妒恨?

甦醒沉默許久回答:

我心裡會非常有落差。

都是藝人,憑什麼他們發展就能這麼順利?

名利場就像把尺子。

量量自己,量量別人,都不是滋味。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但大部分人,混得甚至不如甦醒。

十五年,彈指一揮間。

選手來回換了幾代人。

但還有那麼一群人死不認命,依然在等待命運的垂青。

他們被叫做回鍋肉。

在《創造營2019》裡,張遠和馬雪陽,成了最怪異的存在。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12年前,張遠是2007年《快樂男聲》的全國第九名。

馬雪陽則是成都賽區十強。

他們組成至上勵合,在《快樂大本營》唱《降臨》,在《天天向上》唱《棉花糖》。

紅極一時。

徹底糊掉後,他們不惜拉下臉,和人生打最後一場王八拳。

這一年,張遠34歲,馬雪陽33歲。

出道12載的偶像前輩,狼狽地輸掉了一切。

所有人都知道,選秀終究是捧新人的舞臺。

新的血液,新的想象力,新的荷爾蒙。

你看C位出道的周震南,00年出生,不過19歲。

他才擁有無限的未來。

時代的錯位感,讓人無限唏噓。

它讓多少選手夢碎,又讓更多粉絲心碎。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好在新時代的年輕人們,越來越清醒了。

他們明白,選秀帶來的名氣並不能維持多久。

新人輩出,公司雪藏,才華有限。

絕大多數速生藝人,同樣會速朽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第三季《明日之子》上,馮希瑤慘遭淘汰。

毛不易安慰她:

要感謝讓我們這種平凡人,變得不平凡的《明日之子》。

馮希瑤只是笑:

老師,我不一定能改變平凡呢。

毛不易也笑了:但是面兒上,我們都得這麼說嘛……

微博上,人們如此評價這個名場面:


這段對話,是那麼耐人尋味。

造夢臺上還帶著清醒,場面話裡也留有餘地。

是保持謙卑萬一好夢不長,還是不幻想才不會失望?

這清醒裡的幽默,聽起來是那麼熟悉,又那麼心酸。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中國選秀15年來,各色人物漸次登場。

潮起潮落,人來人往。


它是中國當下最神奇的social ladder(上升通道)。

前一秒還是為生計發愁的社會GAI,下一秒就被萬人景仰,物我皆忘。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還有什麼體驗,能和如此夢幻的經歷相比?

一旦走紅,就是按下了人生中的快進鍵。

就像一臺跳樓機,瞬間把幸運兒從地面拉上天空。

即使在未來某一天,可能還會把他們重重摔下。

但我想,對這些人而言,選秀依然是他們人生中最棒的經歷。

那麼輕易就收穫了無數人的喜歡。

站在聚光燈下,卻像飄在雲端。

美好的未來正在招手,年輕的心臟熱切跳動。

這是他們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得驗如此,此生無憾。

即使煙火只亮了一瞬間,那也是煙火,而不是爛泥。

15年選秀大歷史,在深刻改造中國人審美觀的同時,又提出了更高的審美需求,附加在偶像們身上。

選秀1.0時代,選的是個性。比如《超級女聲》。

選秀2.0時代,選的是實力,比如《中國好聲音》。

而到了以《偶像練習生》為代表的3.0時代,第一次有了養成的概念;

進入選秀4.0後,亞文化開始登上舞臺。

無論嘻哈,街舞,還是辯論,都火得一塌糊塗。

娛樂生活裡的選秀,正如政治生活中的選舉。

中國人在15年的跨度裡,持續展現了參與公共生活的巨大熱情。


中國選秀興衰15年:風起雲落,大江大河

讓我再把時間拉回2017年。

當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雖然被蓋章抄襲,但依舊成為了年度爆款電視劇。

而於朦朧,也憑藉白真這個角色,再次翻紅了一把。

但也僅僅如此了。

2017年,中國有嘻哈橫空出世。

2018年,偶像練習生把小鮮肉定義成00後。

2019年,每個選秀舞臺上,都長著一片未成年的臉。

這個市場很大,容得下無數新面孔。

這個市場也很小,容不下一個4年前的過氣鮮肉。

那天我走出天娛傳媒時,正值北京冬日的黃昏。

腦海裡莫名響起辛棄疾那首《永遇樂》。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奈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