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疫”而動,積極為消費者保駕護航

星辰在線2月1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林 胡宇薇 通訊員 諶星宇)

1月23日以來,他共接到群眾諮詢電話40餘起,受理並分流投訴舉報件245,督促辦結235件,分流辦理率100%,處理率100%,群眾滿意率98%。他就是寧鄉市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中心副主任童愛民。

致敬战“疫”一线的市监人 | 闻“疫”而动,积极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寧鄉市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中心副主任童愛民。通訊員提供)

聞“疫”而動,當好市場“偵探員”

1月23日,已是農曆臘月二十九,除夕就在跟前,大家都在準備回家過年。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徹了寧鄉市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中心辦公室,市民黃先生來電反映某藥店對外售賣口罩價格高達20元/只,存在哄抬物價行為,請求查處。

接完電話後,童愛民馬上意識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引起群眾恐慌,口罩等疫情防護用品會出現緊俏,不法商家將藉機哄抬物價、囤積居奇,類似投訴舉報電話會越來越多,他立即向寧鄉市局領導彙報了這一情況。局領導高度重視,當天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

沉著應對,當好投訴“調度員”

果不其然,隨著“疫情”的不斷擴大,寧鄉市範圍內關於反映口罩等防護用品價格、質量的投訴舉報件接踵而至。

正值春節假期,投訴舉報中心作為處理投訴舉報工作的中心樞紐,人員嚴重不足。怎麼來應對,如何來處理,怎樣才能做到及時處置,忙而不亂,事關全市疫情防控,事關社會穩定,事關人心穩定。

為此,童愛民正月初二起一直都是早上8點前到辦公室,以時間為軸線,建立起投訴舉報工單臺帳,接一起,分一起,登記一起,不漏一單,讓每一起投訴及時分流到基層所人員手中,高效處理群眾的每一起投訴舉報。

1月31日上午11時35分,家住黃材鎮的姜女士來電反映,她在黃材集鎮國民藥店購買9600型號新國標防塵口罩要12元/個,購買3個共36元,與網上價格相差很大,懷疑藥店在哄抬價格。

11時40分,童愛民將投訴分解到黃材所進行調查處置,11時43分,黃材所工作人員前往藥店進行現場調查,11時50分,姜女士就接到了黃材所調查處置情況的反饋,姜女士連連稱謝。

積極調解,當好消費者的“保護員”

寧鄉市市場監管局投訴舉報中心作為該市消費維權的主要部門,面對重大疫情,老百姓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消費者委員會。

2月5日下午,市民萬先生到寧鄉市人民醫院就診後在人民醫院購得適必達鹽酸莫西沙星片消炎藥2盒共只有6片,需要138元,認為寧鄉市人民醫院借疫情抬高藥價,欺詐消費者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

接到投訴後,童愛民耐心向萬先生進行了解釋,寧鄉市人民醫院藥價是按照政府招標價進行招標購進,平價進行銷售,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擅自提高價格。

在瞭解到萬先生仍然抱有懷疑時,童愛民通過彩信將寧鄉市人民醫院對此藥的購貨進價單發了過去,終於讓萬先生釋疑。

把握節奏,當好投訴的“督辦員”

“疫情就是命令”,寧鄉市局黨組要求對每日的投訴舉報件採取“日受理、日處置、日清零"措施,做到高效快速處置。

為節省時間、加快進度,童愛民根據12345、12315投訴舉報平臺的性質,將原來由各所(分局)自行呈報改為由各所(分局)將承辦結果通過網絡報送至投訴舉報中心,投訴舉報中心再統一呈籤,讓基層所(分局)集中精力高效快速來處理投訴舉報。

對各所(分局)每日處理結果,童愛民既要督進度又要收結果,每天都忙到晚上10點以後。

1月23日以來,童愛民共接到群眾諮詢電話40餘起,受理並分流投訴舉報件245,督促辦結235件,分流辦理率100%,處理率100%,群眾滿意率98%,通過投訴和舉報發現線索立案和擬立案14起。

致敬战“疫”一线的市监人 | 闻“疫”而动,积极为消费者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