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作家畢飛宇在談起家鄉

江蘇興化時,曾說過這麼一個概念:一個城市如果是真心讓人喜愛,那它必然體現在有許多義工上。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喜愛一個人,就想無條件為之付出,幫助他/她變得更好,這種感覺對城市依舊適用。

有的城市很大,但人們湧入的原因未必是真的喜愛這座城;有的城市很小,但城裡的每一個人,都願意盡全力守護這方水土,興化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就連我們所熟知的大文豪范仲淹,也曾在興化做過“義工”。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環境危機


宋天禧五年,32歲的范仲淹來到泰州(興化隸屬泰州)擔任鹽官。

剛一上任,範大人就目睹了一場悲劇。

當時,海潮倒灌,興化幾乎所有的鹽灶都被洪水沖毀。

更可怕的是,退潮之後,良田將變為鹽鹼地,百姓無法耕種,很快就會餓殍遍野。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年輕氣盛的范仲淹急於解決此事,他認為,修堤捍海是個好辦法。

但現實是,做這麼大一個工程,哪裡是他區區一個鹽官能辦到的呢?

當然,能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範大人,不可能被這點困難絆倒。

在與地方官員協商未果之後,心憂百姓的范仲淹冒險越權上書,向朝廷把自己的方案報了上去。

後來,范仲淹得宋仁宗御準,主修捍海堤。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為此,范仲淹把自己的俸祿和積蓄全部捐出,親率四萬人疊石挑土,興建海堰。

歷經五年,一條綿延數百里的捍海長堤終於建成。以堤分界,東邊產鹽,西邊種田,老百姓終於結束了在大自然面前擔驚受怕的日子。

後來,不少人甚至以“範”為姓,來紀念這位讓家園變得更美好的官員。

如果一座城的父母官會時刻把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這樣的城又有誰會不愛呢?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人命關天


清光緒七年,興化發大水,古城及周邊地區霍亂流行。

由於醫學發展,霍亂已經得到有效防控,今天的我們可能對這種疾病沒啥概念。要知道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最高級別的甲類傳染病只有兩個,一個是鼠疫,另一個就是霍亂。

而像新冠肺炎、非典、禽流感、狂犬病、登革熱等這種讓我們談之色變的疾病,都作為乙類傳染病排在霍亂之後。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由於霍亂傳染性極高,很多大夫都在醫治過程中被感染,丟了性命。

但聽天由命不是興化人的作風,有位叫趙海仙的大夫經過反覆嘗試,找到了有效預防和治療霍亂的辦法。

為了讓更多人吃到藥,趙大夫東奔西走,聯合興化其他醫館,一起出資配製預防疾病的草藥,免費發放給當地百姓。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年那場霍亂疫情終於被消滅。

有福同享誰都可以,而有難同當,才能顯現一座城的真情。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美好未來


2005年,樊才林從醫院退休。這位有大把閒暇時光的老人,沒事就喜歡在興化古城裡溜達溜達。

瞧著瞧著,樊才林覺得不對勁。怎麼走了這麼久,都沒見到一個可以給孩子看書的地方?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醫人更要醫心,在這位退休醫生看來,孩子們能夠身心健康地成長,才是一座古城充滿希望的未來。

於是他在自家院裡騰出四間房,又花費兩萬多元購置圖書報刊、電腦桌椅,辦起了青少年活動中心。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隨著來看書的孩子越來越多,活動中心的空間顯得捉襟見肘。

這位當時已經70多歲的老人當即決定,擴建房屋。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有人說他不會享清福,一把年紀了,不給自己兒子買個商品房,給人家孩子擴建房子幹啥。

老人這樣回覆:

判斷一座城受不受人打心眼裡喜愛,要看這個細節

十四年裡,到樊爺爺這裡看書的孩子,已經超過上萬人。

這些在濃濃溫情中長大的孩子,以後又會為這座城帶來怎樣的愛和希望呢?不妨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關注這座有情義、有擔當的千年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