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疫情到底会持续多久呢?

is尨兒


首先看怎样才算结束,是完全彻底无一人的出院结束还是完全控制住或者连续无新增确诊病例?个人觉得要彻底结束可能要两三个月个月,要控制住无新增的话估计需要一个月差不多吧



WKJ68


新冠病毒这个疫情从武汉封城持续到现在己经20多天了。第一波(14天为限)传染到确诊己经结束,第二波正在进行中。。至于疫情何时出现拐点,有没有笫三波或笫四波?我个人认为,得从这几方面去考虑:1、在国内,武汉(湖北在内)的疫情虽然控制的不错!并且治愈率在上升,这是个好消息!可是潜在感染患者还未确定!因为个別案例令人不容乐观,有的越过了14天才出现发烧乃至确诊!有的连续几天核酸检测未显阳性,过后依然会确诊!所以说,这必须有个过程,关键还是看基因的确认和疫苗的临床研发的时间点。相信在党政府的英明领导和民众的齐心协力下,一定会早日战胜病魔的!!



星空不再灿烂


最近这几天,相关的数据仍然在持续的增加,不过好的一点是,部分数据已经连续多日呈现下降趋势,这也说明之前采取的措施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当前,对于很多人来说,最想知道的莫过于疫情啥时候能真正结束了,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谁也说不准,也猜不到,只能根据现有的趋势变化,给出一个大致的范围。

那么这个范围是什么时候呢?近期,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目前病例已经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下滑,预计峰值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前可能结束。

这个消息的出来,也让很多人非常高兴,毕竟钟院士说的话,还是非常有权威的,大家也比较信服。从上面的预计来看,也就是说,最近几天或者十几天就可能迎来“峰值”,再过2个月有可能完全结束。届时大家的生产生活或将回归正轨。

对于农民工朋友,当前最为操心的莫过于什么时候可以返程复工了?前几天,专家表示制造业的正月十五可以分批返程复工,而建筑行业的需要等到2月24号之后去了。

但对比这两个时间点,很多人不免心里也有些担忧。毕竟2月24日前后不正是容易出现“峰值”的时候吗?这个时候出行安全吗?会受到影响吗?会不会等到4月底之前才能返工呢?

如果真正等到4月底的话,那么一季度都已经过去了,往年这个时候很多农民工都已经工作一两个月了。所以真正等到4月底再返工,不太可能。

之前专家也提到,现在的返程复工采取的是“错峰返程、分批复工”的方式。

也就是今天走一批,过几天又走一批,而不是集中返程返岗,现在各地也采取的是这种做法,让一部分人先过来,随后再陆续返程。

对于农民工群体也是一样,不同的行业返程复工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对于一些涉及到重点民生、重点领域的企业或者项目来说,为了保障经济持续增长、保障平稳运行,必然复产复工的较早,这部分人必然会早点上班。

对于建筑行业的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来说,尤其是消费服务等行业,现在由于还没有恢复,仍然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做决定。







秦白游戏解说


由于疫情严重道路封闭,大家也都不敢出去。一些农村人开始吃水煮白菜了,而一些城里的人也都开始只吃肉而没有蔬菜了。

这也是城乡差别造成的,城里人一般都储备了一些肉食,而是农村人大部分都不缺蔬菜,自家地理种的蔬菜就吃不了。

但是由于商品不能很好流通,这就导致城市吃不上蔬菜,而农村只能吃咸菜萝卜了。

这种情况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食物的重要性,从而感觉到粮食来之不宜,平时就应当珍惜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另外,现在城里人和农村人生活条件都好了,通过这次疫情,也让大家过一下艰苦的生活,知道生活艰难的滋味,更知道节衣缩食的重要性。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好日子马上就会到来的。


木木日常生活记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眼下,不断变化的数字、态势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千万颗心。关于病毒从何而来、什么症状该去医院、疫情高峰何时到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与忧虑,新华社记者28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疫情研判:还是局部大爆发

问:从仅湖北武汉一地发现,截至目前30个省份报告感染确诊病例,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走势如何判断?它是一个多点局部爆发,还是一个大面积蔓延的态势?

钟南山:截至28日,全国报告确诊的病例4529例,在确诊的病例里,死亡病例106例,确诊病例病死率是2.3%。病死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传染性比较强。

1月19日,我们特别提到了有人传人,特别是有医务人员感染。全国防控措施启动很快,抓住两个要害,一是发现早,二是早隔离,这是现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深圳李康


眼下,不断变化的数字、态势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千万颗心。关于病毒从何而来、什么症状该去医院、疫情高峰何时到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与忧虑,新华社记者28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对于当前防控疫情,除了传染病方面的专家,必须要有重症医学专业人士,这一条非常重要。单纯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有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抢救病人。

疫情研判:还是局部大爆发

问:从仅湖北武汉一地发现,截至目前30个省份报告感染确诊病例,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走势如何判断?它是一个多点局部爆发,还是一个大面积蔓延的态势?

钟南山:截至28日,全国报告确诊的病例4529例,在确诊的病例里,死亡病例106例,确诊病例病死率是2.3%。病死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传染性比较强。

1月19日,我们特别提到了有人传人,特别是有医务人员感染。全国防控措施启动很快,抓住两个要害,一是发现早,二是早隔离,这是现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我们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措施,但病例数还是增加的,从1月20日前后200多例到目前4000多例。它是什么态势?是全国大爆发、全国的多点爆发,还是局部大爆发?我的看法,还是局部大爆发。除了武汉以外,广东病例数属第二位,207例,我不太同意这是一个全国多点大爆发,现在还是一个局部的大爆发。

问:目前确诊病例有递增之势,预计什么时间疫情将达到高峰?

钟南山:没有人能够非常准确地预计。它现在已经不是动物传染了,是人传人的问题,而人传人有个潜伏期,发病的潜伏期我们正在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可能是3到7天,一般不超过14天。

问:为什么确诊病例数在过去一周内出现陡增?

钟南山:从近200例增加到4000多例,也就是一周多时间。原因很多,首先,病毒出现人传人,这是新发传染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比较积极的措施早发现,现在检测也比较及时。可能病例原来就存在,现在检测加快,一般3到4小时能够检测出来,可以及时诊断。

问:与SARS相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有哪些新的特征?最近关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的信息不断多起来,病情隐匿性增强,一些没有发烧、儿童病例等已经出现,是否意味着病毒本身已经发生变异,它的传染性是否会进一步增强?

钟南山:感染特点不一样,是不是意味着病毒开始变异?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特点,与SARS是不一样的。相当多的病人没有高烧,开始症状不太严重。它最突出的是两个症状:一是发烧,一是全身无力、乏力,一些有干咳,痰很少。病毒变异并不是说表现在它的症状出现非典型,关键是传染毒力明显增加。这个疾病大多数还是典型的发烧、乏力,部分出现干咳,少数有流鼻涕鼻塞,还有少数有胃肠道的症状,还有个别的有心肌、消化道、神经系统的问题。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要抓住两个要害,一是发现早,二是早隔离,这是现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尚未看到确切证据显示有“超级传播者”

问:您多次提到的“超级传播者”是否已出现了?

钟南山:由于病毒在体内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听任其自由传播,病毒适应于体内环境后生长迅速,部分超级易感病人就可能成为超级传播者。他或在短期传播给很多人,而且这些被感染者马上传播给第三代、第四代,这样才成为一个大的疫情。但到现在为止,我不认为有这样的一个情况。

超级传播者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不是说一个人传多少人就叫超级传播者,更重要的是这些被它传播的人迅速传播给下一代。但到现在为止,一个人传给比较多的人,这些人再进一步传给更多的人的现象并不多。我不认为现在有很确定的超级传播者的存在,但以后怎么样很难说。

问: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源自哪里?有研究说首例感染者并没有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

钟南山:你怎么知道第一例没有接触这个海鲜市场就不是因为这个病毒?人们发现的第一例并不等于先前没有这样的病人。从流行病学来看,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2017年发现的一种蝙蝠上的病毒是同源的。它是通过一个中间贮主传染给人。就像SARS出现在广东,它是通过其中间贮主,比如食肉类猫科动物,代表是果子狸。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还有一个中间贮主,我们正通过全基因检测在各种各样动物上寻找,看看有没有高度的同源性,这个中间贮主从目前看估计可能还是某类野生动物。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现在对老百姓自己来说,最重要一条不要到处跑,特别是武汉这一带,要非常严格执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

坚持早发现、早隔离

问:接下来,返程春运即将拉开序幕,这对疫病防控带来哪些影响?对于返程人员是否应该有排查措施?

钟南山:返程春运涉及差不多千万人数回流。但我不觉得返程春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外头过春节了,如果延长几天假期,就超过14天了,要感染病毒的话,有病就有了,在当地治疗了,没感染也就没有了。

现在的问题是从武汉再出去的人,还是要注意。前提是疫情不是全国性的大爆发,而主要是武汉和周围地区的大爆发。这些地区的春节往返,仍需十分注意。

所以20日我提过“不去武汉,不出武汉”,后来武汉对交通也进行了很得力的管制,互相的感染就少了。

问:您预计疫情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钟南山:当年SARS持续了差不多五六个月,但我相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那么长。因为我们在第三波疫情开始后,国家层面已经采取强力的措施,特别是早发现、早隔离,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爆发或者重新大爆发。当然,我们很多科研攻关还在持续做。

问:接诊患者的临床医生发现,一些患者并没有发热症状,怎么排查隐形的感染者或潜伏期患者?

钟南山:有些病人发展会比较慢,潜伏的带病毒者有多大的传染性,需要做一些观察及研究。对潜伏的带病毒者还是要注意,在机场、在口岸、在铁路进行常规的体温检查,是需要的。不能只注意少数非典型的,什么办法都不能把它杜绝。

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者说没有症状的人,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要跟老百姓讲,凡是去过武汉或者接待过武汉来的人,或者你自己亲戚朋友有接触的话,可以做一些普查检测,现在我们的检查方法灵敏度、时效性都改善了,能发现这种类型的病人。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问:您认为目前武汉疫情防控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将面临哪些风险点,应该如何应对?

钟南山:目前武汉最关键的是如何减少医院内的感染。医院要变成一个传染的主要场地,那不得了。因为医院是人群密集,很多人来了,到发热门诊来,互相传染是个大问题。

这个工作需要全国来支持,同时武汉要建立一个相当于小汤山这种类型的医院,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假如病情传染控制不住,还往前发展的话,“小汤山”型医院是必须要的。

在任何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够很好地救治病人。

这两天我的学生给我的信息,他们心情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他们觉得大家的斗志都上来了,全国支持他们。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问:结合中央“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要求,您对武汉“小汤山”医院建设有哪些建议?

钟南山:如果各个医院都有一个半个的,它牵涉很大的投入,而且不能集中力量来救治,同时传染源不好控制。所以现在提出来,集中在一家医院收治,看疫情发展情况,定点医院再做候补。至于像搞小汤山这种模式的话,我觉得现在做一些准备,防患于未然,是这个作用。

做任何这种大规模的急性传染病的防控,情愿考虑、估计得坏一点。比到时候被动好得多。所以我赞成武汉搞“小汤山”型医院。

此外,对于当前防控疫情,除了传染病方面的专家,必须要有重症医学专业人士,这一条非常重要。单纯传染病专家是不行的,有重症医学专家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抢救病人。

必须始终坚持早发现早隔离

问:全国各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此您怎么评价?结合抗击非典的经验,目前最需要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钟南山:我还是那句话,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过去的鼠疫、流感,埃博拉也是这样,都是不注意互相传染的问题。现在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家里、出外都戴口罩,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普通的外科口罩,它并不能够制止冠状病毒的进入,因为它的颗粒很小。但戴口罩是有用的,因为口罩是防止飞沫的传染,而这个冠状病毒主要是附着在飞沫上,它不会自己飞来飞去的。这些措施是合适的。

问:疫情当前,群众自己可以做什么?

钟南山:群众首先做到不参加集会,出门戴口罩,注意洗手卫生,防自己也防别人。当然现在的传染途径是不是单纯呼吸道传染还不完全清晰。也有研究说,冠状病毒可通过眼结膜传染,但现在都不好说。现在我们从有限的材料看,尿里头没有,粪便里头暂时没有明显发现,但是也很难说。所以现在对老百姓自己来说,最重要一条不要到处跑,特别是武汉这一带,要非常严格执行,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

问:您多次强调“早发现、早隔离、尽可能减少传播”,各地出现发热症状的群众也想知道,哪些症状是必须到医院就诊检查,哪种情况可以在家隔离?

钟南山:我觉得不能这么严格地分。首先发烧的症状一定要去看,看发热门诊,不要有侥幸心理,不要在家等,等下去如果真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有20%会发展为重症。这样的情况下,失去救治机会就来不及了。

科研进展顺利

问:你也担任疫情攻关科研组长,目前进展如何?

钟南山:还是顺利的。对大多数医院大多数医生来说,当务之急是救治病人,尽量减少死亡病例,这是第一位的。科研是支撑,所以我们很多科研的工作要做,但是不能像过去那种严格的随机对照,是在医疗过程中观察一些新的治疗办法。

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在广东就是这么做,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

科研的原则是什么?怎么样利用现有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安全的药物用在新的病症上。

问:公众关心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钟南山:疫苗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问题。我问过一些专家,满打满算各方面支持,要三个月到四个月,但是也可能这还不够,现在科技人员正在研究它的中和抗体。目前正在加快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更快的办法,这些都是科研的过程。疫苗还需要时间。

问:今天最新的数据,全国治愈出院人数有60例,这意味着什么?

钟南山:治愈出院的数量很快还会增加,很多出院患者是轻症的,有肺炎,但是没有低氧血症。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危重症的患者,特别是这些患者常常合并一些基础病、慢性病,死亡率相对就高一些,平均年龄大概50到60岁,因为现在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对于一些特别易感的人群要注意,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护理和治疗。


小庄I


因为这是人传人的一种病,只有每一个人都做到了,保证自己的安全,我们才能抑制住病情的发展。

病情到底持续多久,并不是要问别人,而是要问自己。全国那么多人,只有自己才能监视自己。

我们已经自我隔离的第一个14天了。很显然这个14天我们隔离的效果是不好的。

现在第二个14天的自我隔离有开始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一定要借鉴前一次的经验,做到没有事情绝不外出,即使外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每个人自觉做好隔离,相信疫情很快就会结束。



溜达马路牙


这是我的回答 欢迎来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0100108a457982123d\

小张阿霖日常vlog


相信在国家领导人和抗击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精心付出下,这场战争很快就会圆满结束,我们一起加油,共同抗战


修心养性6688


看了那么多新闻、视频以及各位专家的现场解答,我估计至少要到3月底才能彻底结束本次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