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前不久有一本书,得到了比尔盖茨的赏识。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Top1,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而同样的,在几年前,也有这么一本书叫《风雨哈佛路》。里面的女子莉斯,在长大后写成了这本书。并很快被改编成电影。而自电影上映后,广受好评。而作者也成了励志少女的典范。

同样都是逆袭女子,同样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名校,实现了阶层的跨越,塔拉和莉斯有着相似之处,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不同的性格让她们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和缺陷。今天,我就以这两个女子为例,探寻两位逆袭女子的异同。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01、塔拉和莉斯的相似之处

虽然都是相同国籍,但是彼此之间素不相识。可在我看来,优秀的女子大部分都是相似的,而这两个逆袭女子,身上肯定也有着共性,而这些共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1、 都是靠着过人的毅力考上名校,成为哈佛女孩

塔拉从小几乎就没读过什么书,父亲是一个执着的摩门教徒。而他也不让孩子们读书,因此,塔拉小时候几乎就是出于一种蒙昧的情况。可是,在她慢慢长大后,她发现,只有教育能改变自己。因此,她离开了家,凭借自己的本事自学,并考上了大学。

而莉斯出生在美国的底层,父母都是美国社会的底层人民。而母亲喝酒吸毒,在莉斯15岁那年去世了,而父亲去了收容所。和朋友们一起在街头流浪,并饱受欺负的莉斯逐渐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她通过自己的努力,2年学完了4年的课程,并最终考上了哈佛大学。

细想,我们一直觉得我们是普通的,这会导致我们有一种错觉。我们与好大学无缘。可是,我们却低估了自己的潜能。还记得,曾有那么一个人说过,现在我们的努力程度还不需要和别人拼天赋。因此,看着这两个哈佛女孩,我们内心是否有那么一刻会觉得,我们考不上大学,真的只是因为自己笨,还是我们不努力呢?

2、 都与原生环境做切割

塔拉在上了大学后,才渐渐的发现自己的家庭与常人不同。而她也渐渐意识到了,她之前所受到的三观和环境是不正确的。也因此,她搬离了家庭,选择住在山下,并为此和家人决裂。

而莉斯因为从小看到了母亲的酗酒吸毒,也意识到父亲的爱赌博。而在母亲死后,她和朋友流落街头,并为此经常受到欺负。而莉斯也不想再过着没有家的日子,因此,她认为,只有学习,才能摆脱现在这个环境。

在我看来,其实这更多的是自我意识的苏醒。每个人的出生环境,都没办法决定。可是,我们有权利去过我们想要过的人生。而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努力的成果。还记得之前BBC有部纪录片,是记录几个孩子的一生。而这也让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富人阶层的孩子一般也是富人阶层,穷人的孩子也依然是穷人。可是仍然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穷人变成中产阶级。虽然,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但是,我们只有想明白自己的路和人生,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束缚。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02、塔拉和莉斯的不同之处

虽说,塔拉和莉斯都是哈佛女孩,而且在人生的重大转折上,选择也几乎是一样的。可是她们也依然有着不同的地方,而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塔拉是因为父亲不让去上学,而莉斯则是因为家里穷而没办法去上学

塔拉出生在一个极端的摩门教家庭。父亲偏执而又固执,他一直认为学校是骗人的鬼话,只有正规的摩门教教规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因此,少年时候的卡拉基本都是陪着父亲去捡垃圾来卖,并没有读书,父亲也不让读书。

而莉斯刚好相反,是自己在童年时候不愿读书。她的妈妈酗酒和吸毒,这时候就需要有个人照看。莉斯因为对妈妈的孺慕之情,也因此就在童年时期照看妈妈。不仅如此,因为爸爸的爱赌博和妈妈的喝酒吸毒,已经让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入不敷出,也因此,她没钱继续去读书。

其次,塔拉去上学的念头是受到哥哥泰勒启发,而莉斯则是因为周围的环境自己顿悟

先说塔拉,塔拉原本受到了蒙昧家庭的影响,认为不读书是一件好事。可是随着哥哥泰勒的离开,塔拉逐渐对这个认知有了一定的打破。她看到姑婆家里干干净净的卫生和食物,而自己邋遢丑陋,于是,她也第一次想要去体会外界的美好。

而莉斯在母亲去世后,她流落街头。平日里和一群混混朋友们玩在一起,而在她堕落的时候,她一直受到欺负,也一直被排挤。这时候的她,突然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她自己现在的处境。

在我看来,环境的影响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是有着多么大的影响作用。正如塔拉本来是出生在愚昧的家庭,可是看到哥哥泰勒的离去,城市里姑婆家的美好。她不禁心生向往。而莉斯也因为贫困而糟糕的环境,想要去改变自己。

没有人能拒绝美好,也没人能拒绝更好的环境。不然,怎么会有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呢?我认为,出生贫寒不要紧,但是,在糟糕的环境中,只有自己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努力去突破环境,改变自我,才有可能为自己的美好未来打下基础。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最后,塔拉家庭是精神贫困,而莉斯家里是物质贫困

先说莉斯,莉斯因为父母的不靠谱,这样便造就了她家里的贫困。而家里的贫困,让很多孩子也会随之堕落。比如莉斯的朋友克里斯,甚至她绝望的对莉斯说,做乞丐也好,做妓女也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

而塔拉虽然家庭和睦,可是家庭和睦的背后却暗藏着汹涌。她的父亲是一个极端的摩门教教徒。他拒绝送女儿去学校,拒绝让他们看医生,并一直用自己固执的认知给孩子们洗脑。而母亲,也因为对父亲的爱,一步步的成为了伤害女儿的帮凶。

细想,从表面看塔拉比莉斯的情况要糟糕的多。可是,在我看来,莉斯的遭遇是要比塔拉更可怜。还记得秦朝的思想家苏秦,小时候虽然家庭贫困,可是却一直喜欢看书,并在书中找到以后的方向,最后成为了秦朝著名的思想家。

我们一直认为穷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可是比物质穷更可怕的是心灵的匮乏。心灵一旦匮乏,我们很容易安于现在的困境,我们也不会去想着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而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堕落,并难于救赎。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03、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这四个字,我们听的不算少。我们的父母也总是在教育我们,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今天,结合莉斯和塔拉的经历,我来谈一下我们需要好好学习的原因:

1、 好好学习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权

还记得龙应台在写给孩子安德烈的信里曾有过那么一句话,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只是希望你有更多的选择权。的确如此。在社会上,我们对精英人才的渴望程度的确是比廉价劳动力要高得多。

而在中国,也更是如此。还记得考研教师张雪峰曾说,现在好企业一般都只会在固定的几个学校招人。而那些学校基本都是清华北大,或者是985、211。这也是那么多学生努力考研,只为让自己能考的上一个好学校的原因。

在这里,其实并不是鼓吹教育至上。但是,对大部分的人来说,只有好好学习,以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才会过的相对的平顺和安稳。也只有好好学习,对寒门学生来说,才有着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2、 好好学习让你有着不同的平台和更高的见识和眼界

还记得莉斯和小伙伴克里斯。克里斯选择了自甘堕落,她的未来我们大抵可以想象,一直流落街头,或者去做乞丐。或许,日后她醒悟了,在一个餐厅里做着服务员,拿着低廉的价钱。

而莉斯呢,她选择了好好读书。她读到了哈佛,见识到了不同的人或物。她想办法申请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而在这一个过程中,她的教育和见识提高了。而电影的结尾,莉斯自述,在毕业后,她得到了纽约时报的工作,渐渐的也有了自己的小公寓,人生过得很幸福。

同样是两个出生相同的女孩,因为教育让她们有着不同的眼界和不同的思想。正如,顶级学校的学生可能早在上大学时候确立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和规划,而许多普通大学的学生前两年可能浑浑噩噩,只有在毕业的时候才会临时抱佛脚,想自己要什么。

那么,我们呢?到底是想要堕落的人生,还是一个虽然前期困难,但未来不会差的人生。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那么,能过不错的人生的捷径,就是好好学习。因为,好好学习,能带给你的除了是一个好学校,一份好工作以外。更多的是这个过程带给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

3、 好好学习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看待历史

还记得,记者在采访塔拉的时候,谈到了教育的作用。她说,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的经历和历史。

还记得书里曾有那么一个故事,塔拉的一个哥哥卢克曾经被烧伤。那天,卢克和父亲在废料场干活,弄了一身油,结果回家路上碰到了火星,两条腿都着火了。而在那个时候,小塔拉自己吓坏了,到处找东西灭火,甚至会认为父母不在。可是其实,父亲是在现场的,是父亲拼命把卢克送回了家。

也因此,塔拉会认为自己回顾历史,发现自己有很多的记忆是出错的。这样,也让塔拉学会用另一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曾经,也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而这,是教育赋予她的技能。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04、我们要如何对待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这个词,最近莫名其妙的火了起来。大家也似乎因为这个词,终于有理由可以说,我们现在的不如意,就是自己童年的不如意,都是原生家庭的错,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原生家庭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要如何对待这些影响呢?

首先,"原生家庭"不应该是我们不满意现实的理由

还记得《情人》的作者杜拉斯,她这一生都在和爱纠缠。而因为从小父亲的早逝,母亲的偏心,让这个本就敏感的姑娘,变得越来越缺爱。而同是缺爱的女性,张爱玲也占有一席。她费尽心思,只为了让母亲夸奖她。而这种缺乏安全感,也让她带进了爱情里。

可是,这难道就应该是我们现在过得不如意的借口吗?那为什么塔拉和莉斯原生家庭糟糕,却逆袭成功呢?

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在原生家庭里,选择接受和安于现状。我们也不愿意努力去改变我们的目前状况。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不要把借口推给原生家庭。

其次,童年只能决定我们的起点,但终点应该由我们自己去创造

还记得东野圭吾曾说过那么一句话:"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只能尽量打好他。"而这句话,也体现在高尔基身上。

高尔基出身贫苦,1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而他也辍学去工作了。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码头和贫民窟度过。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自学了古典学、哲学、文学等知识,并在报纸上发表了文章,最后成为了一代文豪。

如果,高尔基怪罪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么,他是不是就永远当一个码头工人呢?在我看来,父母尽自己所能给了我们一个人生的起点,而接下来,想过怎么样的人生,则是我们自己的奋斗。


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风雨哈佛路》,探寻两位逆袭女子异同


结语:

跳出《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和《风雨哈佛路》这两本书,在我看来,虽然有着不同的环境和背景,但是因为两个人相似的选择和对自己足够清醒的认知。也让塔拉和莉斯,跨越了阶层,实现了所谓的成功。

而面对着这两个逆袭女子,我们除了看到她们的勤奋和惊人的毅力,更应该思考的是,面对着自己的学业和童年,我们应该如何去正确的对待。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人生,除了我们自己,谁也帮不了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