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我们来了

  白衣战团,若有战、召必应。2月10日下午5点,上级紧急通知发来,要在盐城市大丰区卫健系统选调人员出征支持湖北黄石防控。战令一出,各大医院积极响应。召开动员会、递交请愿书、确认出征名单、成立临时党支部、筹备保障物资、紧急培训……短短4个小时,大丰参加江苏省援黄石医疗支援队火速集结。11日上午9点30分,医疗队员整装出发,前往南京飞赴湖北。黄石,我们来了!

  大丰战团,召必战、战必胜。让疫区患者、同仁感受到“大丰力量”,带着责任去、带着平安回。如此短时间内的高效有序集结,这支出征队伍的战斗力可见一斑,大丰驰援湖北黄石、全力抗击疫情的诚心和决心可见一斑。

黄石,我们来了

  召唤!请战进行时

  “此刻,一切喧闹在我耳边都静止了,寂静中仿佛有鼓角争鸣,我内心波涛汹涌,隐约中,似乎已看到了敌人晃动的身影。十年磨此剑,到了试试锋芒的时候了。”2月10日晚上20点许,在区人民医院门诊4楼,32岁的呼吸内科护士长柏静在请战书上毫不犹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从业10年以来,柏静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头脑,她曾经签过无数次自己的名字,但从来没有哪一次像这样激动、这样迫不及待,“即将踏上征程,我和所有人一样,都是冲锋陷阵的一线兵!

黄石,我们来了

  这是区组建大丰参加江苏省援黄石医疗支援队动员大会上出现的一幕。从请战开始的那一刻,大家就争着抢着上前报名,党员干部更是主动请缨。请战的人太多,写到最后,请战书实在是不够,大家索性就签到同一张纸上,只见密密麻麻的名字上印着红红的指印,像是一颗颗火热心脏在跳动,更像一簇簇鲜活的火苗在燃烧。综合考虑后,区里从300多名报名志愿者中,精选了6名医师、10名护师,共16人组建成医疗支援队。其中,15人来自区人民医院,1人来自区中医院,他们都来自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重点科室。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副主任夏光进担任队长。

黄石,我们来了

  剪吧!能多短就多短

  名单确定,全员奋战。物资筹备组的人员立即开始着手为队员们准备防护服等保障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队员们则被有序组织到区人民医院科教室,进行紧急培训,学习防护服的穿脱方法以及现场注意事项。

黄石,我们来了

  消毒双手、戴上帽子、理好头发,依次戴上口罩和手套,穿上防护服,然后戴上护目镜,再戴上第二层手套、穿上鞋套,最后务必互相检查密封性……一层一层又一层,看到演示的医护人员穿脱如此费劲,大家都感受到了来自遥远战场的压力。“记住了,我们所有的动作都要慢,丢弃穿过的防护服时必须屏住呼吸。手套是分尺寸的,手掌比较小的人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手套,一旦穿上中途就不可以脱下来,东西也要带全了再进入……”一遍又一遍的嘱托,医护人员讲得细致,大家听得认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现场气氛十分严肃。

  “没事,剪吧!能多短就多短!”为了更方便地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姑娘们自发三三两两坐好,准备剪去心爱的长发。平日里最爱美的护师徐红,带头第一个剪去了漂亮的长发,她细心地用头绳将它们束好。“这是为疫情战争作贡献的‘同志’,留着给家人做个纪念。”除了将长度剪短,为了方便工作,大家还将后脑勺下半部分的头发全部剃成板寸。一旁的理发师笑了:“这肯定是2020最流行的发型!”

黄石,我们来了

  在姑娘们剪发的同时,生活用品、医疗用品、防护用品等物资配置到位,卫生纸、尿不湿、拖鞋、泡面……行李箱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大伙对他们的默默支持和鼓励。“希望他们互相照顾、平安归来。”没有被选上的沈伟为同事默默加油。

  飘扬!勇担当践初心

黄石,我们来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这支16人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24岁,有6名中共党员。为了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日晚8点30,医疗支援队临时党支部成立了,通过选举,柏静任支部书记。支部会议上,区人民医院院长柏正群对支部党员提出殷切期望,“特殊的战‘疫’关头,每一名党员要坚定信念,提升对自己的要求,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大家要拧成一股绳,迎难而上,全力战斗在防控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大丰党员的力量。”组织的关心和叮咛,在这个时刻,格外地入心入脑。

黄石,我们来了

  身为队长的夏光进不是党员,战“疫”在即,他立即申请入党并递交入党申请书;王大勇表示,自己一定会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良好的防疫表现,践行自己的入党初心。“只有通过此次疫情战斗的‘淬炼’,我才能无愧于心地说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季娟是一名80后,她有两个女儿,二宝才4岁。“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党员责无旁贷。我希望我的女儿们能明白,我不仅是她们的母亲,更是一名光荣的医务工作者。”她的坚持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胸前的党徽闪耀夺目,支部党员面朝党旗站在一起,右手握拳举起,神情肃穆地诵读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铿锵有力的话语,在会议室里久久回荡。

  出发!家乡是最温暖后盾

  11日清晨8点多,天飘着蒙蒙细雨,在区人民医院南广场,医疗支援队16名医护人员早早集结,整装待发。

  “职责所在,祖国需要。” 52 岁的夏光进是队伍中年龄最大的,有着30 年临床工作经验。“我爱人在医药行业工作,她非常支持我去,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可以说,我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这次战斗我必须冲在一线。”

  1996 年出生的卞博是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男护师,同时他也是队伍里最年轻的一员。在现场,他的女朋友潘衫衫手捧鲜花为他送行。“说实话,我真的很想和他一起去。希望他到了湖北能够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潘衫衫是区人民医院骨科的护师,虽然她也踊跃报了名,但由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所以她只能留在家乡贡献力量。面对出征的男友,潘衫衫着实有些不舍。

  “抱一抱、抱一抱,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胜利回来的。”一旁,80多岁的张恩淑老人一把抱住即将出征的护师康璐。张恩淑的丈夫因为脑梗长期住院,听说平日里对他们颇为照顾的康护师突然要出征湖北,老人来不及穿上外套,忙不迭地赶来现场送一送她。“奶奶放心,我们一定平安!”

  深呼吸,调整情绪,再绽笑容,葛陈娟希望给送行的同事和亲人展现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都是工作8年的老兵了,到哪里不都是工作吗?一样工作,我们一起加油。”面对留守的同事,她笑着说。“女儿交给家里人带,我很放心,我有个很庞大坚强的后援团。”面对记者采访,她微笑道。当出征车辆起步,“妈妈加油,妈妈加油。”看着车窗外7岁的女儿依依不舍的眼神和不断挥舞的小手,葛陈娟眼圈再次红了。

黄石,我们来了

  “他们都是医术精湛、品德高尚的医护人员。”柏正群十分自豪。他们当天下午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加入第六批江苏省援黄石医疗支援队,出征黄石。虽出征远离家乡,但大家心连在一起,医院和队员、队员家属之间分别建立互动群,随时帮助队员解决前线保障和后方服务工作,“祝你们圆满完成任务!”

  “整整齐齐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中国加油!同志们加油!”“830万盐阜人民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我们会做好你们在前线的后勤保障,也会全心全意地服务好你们的家人。” 送行的人群里不断地传来呼喊。未着白衣时,他们是家里的支柱、父母眼里的孩子。换上白衣,他们就是听从国家召唤、使命必达的先锋战士。家乡是他们最温暖的后盾,含泪目送“最美逆行者”,更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他们平安归来,一起看春暖花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