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有哪些历史名人?

邓州信访


 邓州市地灵人杰,历代名人辈出。古代有东汉"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名传千秋的汉代"医圣"张仲景,南北朝时的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南宋名将王坚,明代贤相李贤、名臣李永茂,清代云南左布政使彭而述,清雍正帝师彭师抟,台湾知府高叔祥等。近现代人才济济。有民族英雄马殿甲,同盟会员、革命烈士王庚先,女发明家丁育三,著名作家姚雪垠,著名语言学家丁声澍,教育家、儿童文学作家韩作黎,当代军旅作家周大新等。唐宋时期的韩愈、寇准、范仲淹都曾先后在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 

  李贤(1408年—1467年1月22日),字原德,谥文达,邓(今河南邓州市)人。一生从政三十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为一代治世良臣。官至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并著有著《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  初入仕途  李贤,考中乡试第一名,宣德八年(1433),成为进士。成化三年(1467年)冬天李贤去世,终年五十九岁。皇上十分哀悼,赠太师,谥文达。  
  贾复(9年-55年),字君文,汉族,南阳冠军(今河南省邓县西北)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三位。  贾复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归顺刘秀后,随其击信都、攻邯鄣、战真定、破邺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战功赫赫。  建武三年(27年),贾复出任左将军。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胶东侯,食邑六县。  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是临阵果敢、身先士卒,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 贾复不仅战功累累,而且忠勇刚烈,东汉以来倍受邑民敬重和爱戴,因之为其建庙,修墓祭祀。有关贾复的传奇故事,在宝丰群众中广为流传。以贾复和贾复事迹有关的地名遍布宝丰城乡。

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由他写成的记景抒情的名作《岳阳楼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其"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名言,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广为传诵。其实只要是读过这篇作品的人都知道该文描述的岳阳楼是在湖南岳阳。但鲜为人知的是这篇作品却不是在岳阳写的,而是在邓州写的。   

据说范仲淹到邓州任知州后,勤于民事,常实施忧国忧民之举.他经常深入民间,出入在老百姓的田间地头,有时还亲自耕种,深得百姓欢迎。他重安抚、轻惩罚、废苛杂,在他的《答提行张太传尝新耘》一诗中,他曾这样写,"长使下情达,穷民溪不伸","但愿天下东,一若樽前身,长戴尧舜主,尽做羲黄民,耕田与掘井,熙熙千万春"。这充分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胸怀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注。他希望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尧舜盛世,过着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开饮,耕田而食,安居乐业,享受太平盛世带来的欢乐。 为了办教育,范仲淹在上任的第二年,便主持修建了位于邓州东南隅的"百花洲"以及"春风堂"和"蓝秀亭"等建筑,逐步使这里成为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读书学习场所。后来他又创办了"花洲书院",成为当时邓州的最高学府。闲暇之时,他还常到书院给众学子讲学。范仲淹在他的《献百花洲图上陈州晏相公》一诗中曾这样描绘花洲书院:"穰下胜游少,此洲聊入诗,百花争窈窕,一水自涟漪,洁白令翘鹭,优戏美戏龟。"说明这花洲书院确实是一处景致迷人、读书学习的良好场所 。范仲淹的儿子、后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的翰维都是从这所书院走出来的学生。   也就是在范仲淹主办"花洲书院"的同时,他的好朋友滕子京派人来见范仲淹,并送上书信一封。原来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的地方官员后,经过一番努力,把当地治理成一个经济繁荣、安居乐业的地方。于是,他便决定整修江南名楼--岳阳楼。像这样的事情,该有人为此作记才好,那该让谁来为此作记呢?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文才出众的范仲淹。于是滕子京先画了一幅岳阳楼的草图并附书信一封,派人送至千里之外的邓州。   面对老朋友的千里求文,范仲淹甚为感动,当晚便热情招待了使者,安排信使休息后,范仲淹乘着酒兴,在花洲书院秉烛执笔,参照岳阳楼的草图,他仔细构思起来。当时正值农历九月中旬,秋高气爽,菊香飘溢,拿起笔来他顿时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了自己在邓州为民做出的一切。他觉得仅仅治理好一个地方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都富裕了,才能使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都应该以天下为公,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想到此,他便奋笔疾书,很快写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实,这篇名作就是范仲淹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这篇作品后来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经典,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催人奋进的先进思想光辉。

张仲景 ,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邓州市穰东镇)人,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生活的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外戚与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党锢之祸”。军阀、豪强也为争霸中原而大动干戈。农民起义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一时里战乱频仍。百姓为避战乱而相继逃亡,流离失所者不下数百万。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 年),董卓挟汉献帝及洛阳地区百万居民西迁长安,洛阳所有宫殿、民房都被焚毁,方圆二百里内尽为焦土,百姓死于流离途中者不可胜数。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
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张仲景在中医史上的重要地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专著的科学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成为后世从医者人人必读的重要医籍……张仲景也因对医学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医圣”。清代医家张志聪说过:“不明四书者不可以为儒,不明本论(《伤寒论》)者不可以为医。”后该书流传海外,亦颇受国外医学界推崇,成为研读的重要典籍。据不完全统计,由晋代至今,整理、注释、研究《伤寒杂病论》的中外学者记逾千家。邻国日本自康平年间(相当于我国宋朝)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也有近二百家。此外,朝鲜、越南、印尼、新加坡、蒙古等国的医学发展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其影响及推动。目前,《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张仲景的著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然而仅此一部《伤寒杂病论》的杰出贡献,也足以使张仲景成为海内外景仰的世界医学伟人。
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最杰出的医学家之一。他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创作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也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我与您同行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邓州那些事儿。(约500字,阅读需时2分)

拥有数千年历史,号称世界上邓姓发源的河南邓州,在历史上名人辈出。

一、张仲景

<strong>

东汉人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县人,就是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苦学医术,悬壶济世。留下《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史上名著。还是冬至吃饺子习俗的发源人。

二、贾复

<strong>

贾复是东汉初年南阳冠军人,就是今天的邓州西北。是东汉开国名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列第三。跟随刘秀,平定天下,创立东汉王朝,战功卓越。

三、铁铉

<strong>

元末明初时邓人,老家就是今邓州市。铁铉是一个让明成祖朱棣又敬又怕的铁汉子。铁铉在朱棣南下时,固守济南,先是用计刺杀朱棣,差点成功。后又将朱元璋像挂于城头,智迫朱棣停止发炮攻城。最终朱棣夺下南京后北返强攻济南,城破,铁铉被凌迟处死。后人为纪念其忠勇,特修铁公祠。

三、贾黯

<strong>

北宋河南邓州穰县人。北宋名臣,以忠言直谏而闻名宋廷,慧眼推荐了韩琦、富弼、范仲淹等名臣。

四、李贤

<strong>

明朝首辅李贤,也是河南邓州人。明正统年间,从政三十多年,为官清正廉洁,政绩显著,号称一代治世良臣。

五、姚雪垠

姚雪垠出生于河南邓县,是比二月河出名还早的一个大作家,曾经很受毛主席器重,写下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获首届矛盾文学奖。

六、武文斌

08年汶川抗震救灾牺牲自己的好战士武文斌,老家就是邓州张村的,08年感动中国人物。高中时候还班级集体看了关于他的记录片,感人事迹邓州人都知道。

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更多邓州名人,欢迎留言补充。


更多河南文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邓州市最出名的要数张仲景,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也就是今天的邓州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他创建的辩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还有当代的名人:丁树声,河南邓州市人,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词典编撰专家,我们上学用的~现代汉语词典,就是他编写的,很厉害!

邓州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比如东汉的贾复、杜茂、刘隆等,南北朝时的政治家宗懔,唐代名将张巡,唐朝宰相赵宗儒、彭而述,清雍正帝师彭始抟,台湾知府高叔祥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唐宋时期的韩愈、寇准、范仲淹先后到邓州任职,后人称之为~三贤,范仲淹还在邓州市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谢谢!


流氓兔子快快跑


邓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经北京大学文博院在邓州的考古发现,早在距今七千一一八千年前,在现今邓州湍河南岸的八里岗,已有古人类聚居而建造的古村落(或为古城市的雏形)。

邓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上文风昌盛,名人辈出。

东汉时“二十八宿”中的贾复、杜茂、刘隆。东汉名医,有医圣之称,著述《伤寒杂病论》、《金匮要方》等著名医书,医术远传日本、朝鲜、东南亚诸国的张仲景。东汉历任议郎,尚书,尚书令等职位的左雄等。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宗懔。著名三高士,宗炳、宗悫、宗测等。

唐代名将张巡、唐玄宗殿中侍御史赵晔、唐宪宗宰相赵宗儒等。

宋代状元,作监丞,通判襄州,迁为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的贾黯。南宋名将、抗击蒙古军,坚守四川钓鱼城,斩杀横扫欧洲有“上帝之鞭”之称的蒙古大汗蒙哥的王坚等。

明代少保、吏部尚书、大学士辅佐四朝五皇的贤相李贤。元代色目人后裔,明洪武年间,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的山东布政使、兵部尚书铁铉等。

清初官吏、学者、曾官至衡州兵备道副使、贵州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等职的彭而述。以及任雍正皇帝帝师的彭人一台抟等。

以上这些邓州历史名人,仅为繁若灿星中的一二,还有许多邓州历史名人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唯我独尊53723407


关于邓州的名人,太遥远的有很多,可以说,每个地方,都有几个了不起的人物,名字我也说不上几个,原因是我没有去网上搜索。我还是凭我的记忆说说近一百年来我所知道的邓州名人吧。

我的高中在邓州读的,我对邓州有一点了解。记得读高中时,每到高考前的一段时间,学校把全校师生召集起来做高考总动员,还要由邓州籍的北大、清华学生回来给学生做励志演讲。在演讲里,演讲者在录音机里播放姚雪垠致信家乡学子的的原声录音,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写《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是邓州的,还从演讲者口中得知,《新华词典》的主编是邓州籍的大教育家韩作黎先生,大家听了都瞠目结舌。我读高三的时候,学校请来了著名校友二月河先生,原来二月河在花洲书院上过学,真的是校友啊。从主持人口中。得知著名作家周大新也是咱邓州人。

你说,我说的这几个名人知名度如何。这几个我是亲见或者听到他们的声音,其他的名人我没有去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