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富翁,從不捐款濟貧,他認為應興辦實業,讓窮人就業,才是真扶貧,他說得對嗎?

浪花一朵廣雪水


看看南部非洲你就知道他是對是錯。非洲獲得的累計捐款怕是一個天文數字了,可大多數國家現在是個什麼情況也是有目共睹,原因何在,底子差沒錯,但自然環境比其惡劣的地方多了去,可為什麼就這裡這麼窮了,我的理解是,坐在家裡就有飯吃,不勞動也會有國際援助保證餓不死,而且身邊的人都差不多,一點向上的動力都沒有,偉人的英明決策,讓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可能造成了社會上少部分人的仇富心理,但大部分人心裡還是希望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能過上有錢人的日子的,這就讓絕大部分人會為了實現夢想而更加努力勤勞,一代勤勞也許改變不了現狀,但經過幾代人的勤奮努力,肯定會改變現狀,要勤奮要努力就必須要有工作,要有平臺,富人給了你這個平臺。


對寸心


這是謬論,興辦更多實業讓更多的人就業就是能剝削更多的人,讓自己家大業大,富甲天下,於窮人所益。我還是認為,人富有了應該多為善舉,關愛窮苦。有些富豪願意將錢財肆意揮霍,不願捐助,還要以這樣的說詞為自己塗金,真是無恥之極。一個人做不做善事不是你窮你富的問題,主要是人性所決定,其實很多窮人也做善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拾荒者捐其自己所有的錢)人有錢了做善事,人們會稱頌他,記得他,這樣的人會聚集更多的財富,才稱得上富貴或富豪,有些不做善事的有錢人充其量也就是土豪或暴發戶,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大家都為善博愛,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吳建民19


實話實說。。。



用戶3072482504707


正確,在扶貧工作中,扶貧要扶志,施捨式的扶貧是不長久的,穩不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才能長久,但是要因人而異,各盡其所能,不能一刀切。


善於聆聽也是一種美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救急還是救窮的問題。救急就直接捐助幫助窮人,但是過後大部分還是窮人。見效快後遺症多。甚至會滋生一部分我窮我有理,不幹活坐在家裡等救濟的渣。辦實業促就業是救窮,見效相對慢效果好。能幫助大部分的窮人自食其力走出貧困。當然坐在家裡等救濟的那種蛀蟲不提也罷。救急為輔救窮為主善莫大焉,可是誰都不是聖人。能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別人,其它指手劃腳的人都應該給抽大嘴巴。


金30895348


捐是情分不是良心發現,不捐是本分不是泯滅良心。企業家有企業的難處,原因多多。換句話說你每月拿4-5000元以上的工資你能捐多少?捐上個2000---10000你會嗎?當然不太會,因為你有你一大堆事要用錢,本身自己都不夠花,可你比貧困山區的和無勞動能力的人要好太多了。有些企業家也是和你一樣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別看他風風光光紅紅火火,實際上資金賬簿上也是捉襟見肘,難有富餘,可能還欠著貸款每月到期付賬。至於藝人明星的收入跟企業收入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收入所需要的成本和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式,企業的利潤是非常低的,通常是靠大批量的生產銷售才能得以實現,這還不包括不可預測的資金損耗流失。所以,每個人捐不捐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困難。


海派牛爺


捐款國家沒有強制性,你可以按你的思維搞好企業發展,解決更多的人就業。給國家交更多的稅,千萬別想歪子啊!

不過一般耒說,這個富翁越富越想捐款。做善事。為的是積德,一是救助有災難的人和地區,再就是為自己和家人積德,俗話不是說,離地三尺有神靈嗎!讓天,地,人紀住你的善舉。大蓋就是人們說的陰德吧。


溪山山人


這個富人做的對!

貧困,究其原因主要是無就業,自己的勞動變不了錢,自己本來擁有的資源就很少,不能向富人一樣,利用擁有的資源去投資而獲取利潤,只能出賣自己的勞動換取工資,滿足自己生活所需,免強達到脫貧標準。

一個富人,如果不投資辦企業,他擁有的財富完全夠幾代人坐著消費,而人們的消費消耗品主要是農產品,而農產品一家子又能消耗多少,很少吧?對麼?

一個富人假如投資辦企業,舉個簡單例子,投資1000萬辦個服裝廠。

首先得辦證照,公共管理就有了就業!

徵用土地,財政就有了收入!

新建廠房,建築工程行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設備,機械加工製造企業就有了就業!

用電,電力企業就有了就業!

購買原材料,紡織行業就有了就業!

組織生產,自己企業就有了就業!

不管是什麼就業,都要用工人,工人勞動,拿了工資後,工人也要消費,消費最低級的產品,農產品就有了消路,農民就有收入,在各個行業生產的同時又改變了農民身份,變成工人,領取工資,也有了收入!只要有收入,就不存在貧困!

所以我認為,富人做的對!

我們國家在振興農村,就是要大力扶持民營企業,他是解決農民就業的主力軍,我們就是要積極幫助他,早日落地,早日生產,早日引領農村致富奔小康!


想象力69321523


你辦工廠是給你自己掙錢,當然工人掙工資也是付出的勞動力應該得到的回報,跟你做慈善有什麼關係,你敢不給工人付工資嗎,你把自己的錢捐給社會才是慈善,如果人人都像他這麼想,所有的資本家都是慈善家了,別人給你工作都是你的恩惠,遇到緊急情況還能籌到善款嗎


流年似水140761736


救急不救窮。

授之以魚還是授之以漁。

但凡好事,皆可行。

長遠看,上蒼只助自助之人。所以授漁比贈魚要長遠,能選擇自強不息的人,更符合天道承負的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