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有些城市裡的人很想到農村去住,如何打通這個橋樑?

在杭州創業的江山人


現在的農村人越來越少了,而城市的很多人越來越願意到農村生活,這是為什麼呢?農村人沒錢,只能到城市打工。城市人有錢,但是希望到空氣好、條件好的農村生活。這種人口的相互流動,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值得提倡。那麼,如何來搭建這個橋樑呢?

說實話,這憑個人或企業的力量是做不到的,需要政府牽頭搭建平臺,營造環境,才可行。城市富裕的人們去哪些農村?去了能幹什麼?從目前城市人下鄉村的動態看,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避暑,比如重慶、武漢等夏天炎熱的城市,每年到遵義、恩施避暑者分別都是幾十萬人。二是養生,農村環境好、空氣好、交通好、食物生態安全,是靜心養生的好地方。

以恩施的利川為例,每年五一之後會聚集大量的重慶、武漢人前來避暑,利川有一個叫謀道鎮的地方,鎮上人口7.1萬,但每年卻集聚將近30萬外來人享受清涼。政府看到這也是一門生意,於是大力發展旅遊與民宿。謀道鎮雖然是一個鄉鎮,但建得像一個縣城似的,建設了很多能提供民宿服務的新房。每年近30萬人,得為這個鄉鎮帶來多大的消費?

在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也可以做相關的旅遊設施建設,吸引外地人前來養生。但,這要麼是政府主導,要麼是招商引資大型企業前來開發,比如像萬達集團、碧桂園集團等大型開發商,他們建設,營業獲利,在交稅的同時,帶動了餐飲、旅遊等行業的大力發展,是一舉多得的。





貴州山妹妹


應該看本質上的現象,而非表象:什麼是農村?這個概念要搞清楚的。三農的定義農業農村農民,在城鎮化髙度發達及非農化快速發展的今天,真正以農為業,居住鄉村的農民兄弟姐妹,遷移到縣城到都市來生活,享受現代文明與國家強盛帶來的成果,無可厚非,值得慶賀。因此,我們通常在大腦中烙印的農民,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祖國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已經漸漸消失或談化,取而代之的是新新職業農民。另外,都市人返鄉居住,這也是人之所需,是社會進步與人們對精神和物質追求上升到新高度的具體表現,也是城鄉差別不斷縮小的具體表現,是國家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表現。實質是鄉村生態愈發美麗宜居,樂養康養的人們需要悠閒自在的鄉村環境;國家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深得人心,鄉村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我們應該為此慶幸,應該為城鄉融合發展出謀劃策,應該為城鄉一體化均等化繁榮作出擔當有為,為城鄉互動雙向流動提供更好的物質基礎和更優的精神食糧。一句話總結:農村離不開城鎮化,城市人不可能小視鄉村,這就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正在全面開花結果的成果!中國人民將有更多更好的快樂感幸福感安全感與獲得感!!


荒野2019南蠻


真正城裡生城裡長的可有多少人,一半多都是農村出來的,況且城裡人的老人也都是在農村的多,農村的學生只要進入了大學,肯定不再回農村,即便縣城都不會去,但是現在農村40歲以上的,就定型農村度過剩下的三四十年,以後農村就無有人煙了。這是趨勢,而城裡人旅遊式的去農村玩兩天還行,也是針對農家院型的,一個禮拜待不了走人,將來縣城就是正宗的農村,為何這樣說,因為縣城買房的三分之二都是村裡人買的,正因開放就形成各自為正了,醫院上學物價房子旅遊攀比成風,三十六一走為上了。


慧廣居士


前40年開放城市,城市發展起來了,現在,農村也應全面改革。在古代,有地主,在現代也應該有農場老闆,林場老闆,種養老闆,等各種老闆。開放城市,有國企帶頭,領跑全球。改革農村,也應該由農業局,林業局,環保局,畜牧漁業局強強聯手,在每個縣,或縣級市辦一個根據各地方氣候決定種養農產品的立體型,綜合型,混合型,循環型的超大型的國營農村企業。現在不是有很多農村空心化嗎?政府介入,全村承包,運用工業國企的管理手段,以自產種苗,自種養農產品,全面供應該市,或城鎮,可確保城市的果蔬價格處於低消費,環保綠色食品。也可以賣給食品企業深加工!!!


手機用戶6975223315


來嘛!我們農村歡迎您😊現在正是農忙季節,熱烈歡迎你們👏👏👏👏到來








才敏返鄉


若要賺錢,必進城。若要養生,進農村。不是我吹牛,前段時間我住在縣城,近幾天來,氣溫上漲,縣城裡有種讓人感到悶熱和窒息的感覺。回到農村,迎面吹來和碩的南風,倍感心情舒暢,又想起了一首歌謠:坐在那高高的谷堆旁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蟆怪556


要有嚴格法規和祥細管理體制和體系!更要規矩嚴格!要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精神!否則,秩序要亂!


用戶103465344172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裡人沒有這個念頭到農村去住!假如能力超群,像馬雲那樣,只要有錢,完全可以向國土資源部購買建設用地,建上你想要的房子。因為你可以把地出售,我就可以買,土地是不認人的,只認人民幣的!


手機用戶5994689473


這得調整戶籍政策,城鄉居住可雙向選擇互為流動,改變宅基地使用權限範圍,農村住房宅基地商品化。


吳士平


農村年輕人不願意種地可以取消農村戶口,國家把土地和宅基地收回來分給願意種地的人,不論村裡人城裡人耕者有其田!緩解糧食安全問題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