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陸良:“九個一”為企業復工復產開“處方”

雲南陸良:“九個一”為企業復工復產開“處方”

陸良縣保障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陸良縣同樂街道為企業復工復產開"處方單",做到"九個一",全面、有效、細緻的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提供可操作易執行防疫選擇,保障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建立一個復工方案。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案,方案中必須明確由企業法人或主要負責人牽頭成立企業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如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如何排查穩控、具體復產復工工作措施、如何開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等內容,主要負責人要親自具體負責企業疫情防控工作組織、協調、實施、管理等工作,明確職責,形成從企業管理層到車間班組、一線職工疫情防控全員責任體系。方案須報送相關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後方可復產復工。

建立一套應急預案。要求復產復工企業必須制定疫情防控處置應急預案,一旦發現員工出現乏力、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狀時,及時報告街道指揮部、社區,及時進行隔離並護送至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排查診治,最大限度減少突發疫情可能造成的危害。

儲備一批防控物資。企業復產復工前必須儲備必需備足口罩、手套、消毒液、漂白粉、酒精、體溫計等疫情防控用品和員工防護用品,物資配備情況要有相關清單,主管部門、社區審核時必須要見到物資實物。

建立一套員工健康檔案。企業復產復工前要按照"一人一檔"原則,建立員工健康信息檔案,對職工進行實名制登記,對職工節日出行情況進行逐一核查,必須掌握每名員工的健康狀態、節假日期間出行和參加聚會情況,確認員工節假日期間密切接觸者中是否有重點疫區來源地人員。督促返崗員工填寫《個人健康信息承諾書》及《復工人員健康申報表》。

陸良縣保障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建立一套疫情防控內部管理制度。一是進出口管理。建立全天候人員、車輛、設備、貨物進出企業檢查登記、日常監測等制度,外來人員、外來車輛、不戴口罩人員禁止進入。二是體溫檢測。落實專人每天對企業內所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不少於3次,體溫監測高於37.3攝氏度的人員不允許進入,並及時上報街道指揮部、社區。三是人員管理。要合理安排輪崗排班,採取"小班制"模式,減少單班在崗人數,做到人員少流動、不聚集、不串崗,督促員工嚴格遵守疫情防控各項管理規定,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保證充足的睡眠,不熬夜、不聚餐,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四是開辦員工食堂的企業,要錯峰就餐、分散用餐,嚴禁在食堂集中就餐,避免人員聚集。五是宿舍管理。要控制住宿人員數量,每間房不得多於兩人,每天對住宿區域進行消毒,保證室內外環境整潔。六是車輛管理。詳細登記車輛、駕駛員、進出時間、隨行人員信息,明確車輛運輸目的地和行程路線,在企業門口設置消毒毯,採用噴淋方式對進出車輛進行消毒,並詳細登記在檔,明確車輛停放地點,不得隨意停放。

建立一套防疫消殺措施。企業復產復工前必須制定防疫消殺工作措施,提前對廠區、門廳、樓道、電梯、辦公室、會議室、車間、衛生間、班車、食堂、生產設施等廠區內公共場所、人員聚集場所的設施、車輛、設備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殺防疫。復工復產後,每天上班前、下班後指派專人對廠區內車間、食堂、辦公區域等人員集中區域定期定時進行全面消殺防疫,重點區域應多次消殺。

云南陆良:“九个一”为企业复工复产开“处方”

陸良縣保障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開展一次以上疫情防控健康知識培訓。通過微信、QQ、宣傳圖冊等多種形式開展非聚集性疫情防控知識培訓,重點對如何進行健康監測、健康監督、健康教育、個人防範、集體防範等內容進行培訓,教育和引導職工遵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引導職工樹立衛生安全意識,加強個人防護;適時將最新的防控政策和形式傳達給員工,以便能迅速做出防疫動員和調整。

設立一個臨時隔離場所。每個企業都要設立臨時隔離場所,對2020年1月15日以後從省外返回陸良的職工,企業要進行不少於14天的隔離觀察;對近期去過、途經疫區或接觸過疫區人員沒有度過觀察隔離期,或有發熱、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的職工,要及時上報上級主管部門、街道指揮部、社區,並對員工進行不少於14天的隔離觀察。

建立一套監督檢查機制。企業要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凡是向公司、社區、主管部門舉報未登記的重點疫區來源地人員,核實正確的每核實1人獎勵1000元(獎金由企業負責)。在疫情防控響應機制解除之前,企業要每天向工業園區管委會、街道指揮部、社區報告企業疫情防控情況;社區、行業主管部門每天對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檢查,發現1例未登記的重點疫區來源地人員,堅決對企業採取關停整頓處理,並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截止目前,同樂街道轄區內雲南微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陸良平昌化工有限公司、新威電子廠和雲南綠之源經貿有限公司等8家冷鏈物流企業,271家冷庫的復工復產,為農戶春耕護航,同時恢復並保障國內蔬菜市場供應。

雲南網通訊員葉文聖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