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互金困局

疫情持续蔓延,复工日期一推再推。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而言,逾期已全面上涨。

此前,银保监会下发一则通知,核心内容就是在用户还款款困难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延迟还款,并且不上征信。各大金融机构在困难面前也展示出了足够的温度,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等14家银行迎合“通知”相继公布了自己机构的延迟还款条件。

催收困境

由于大量服务业、实体零售业受到冲击,很多企业会解雇员工,这将导致网贷部分用户的收入和偿债能力出现变化。此外,借款人的还款便利性也会受到疫情影响,贷后机制跟不上的话,会导致还款率降低。而且,部分用户借此机会逃废债。整体都会推高整个行业的不良率。

对互金平台而言,催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还不上钱”已成为标准答案。不管是互金平台还是催收公司,当下都遇到了巨大的考验。“催收电话一直在打,但几乎没有人还钱。有的是因为公司延发工资还不上钱,有的则是职业老赖恶意逃债。现在,一些之前还款情况不错的用户都出现了逾期情况。”一家催收公司的员工告诉新金融记者。

据了解,现金贷、助贷平台服务的底层客群,很多是灵活就业人员,比如计件收费、摆摊的,在疫情影响下出不去,没有保底收入,还款能力下降,产生违约风险。与此同时,“疫情”成为恶意逃债的老赖们又一反催收的借口。“老赖们说自己发烧了,被隔离了,我们要求他们提供证据,他们就在封锁的村口或者小区拍张照片,或者拿一个虚假的温度计体温糊弄我们。如果我们执意追下去,他们就开始投诉。”前述催收公司的员工表示。记者在聚投诉网站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投诉板块看到,不少投诉是关于疫情期间催收投诉的。对此,催收员却无计可施。

催收属于消费金融业务的贷后管理的核心业务,但属于劳动密集型业务。其实早在去年,催收行业已经非常惨淡,很多催收公司都在硬撑。但现在,有些催收公司已经撑不下去了。“房租、人员工资都是硬性支出,不少同行都在转让电脑等办公设备准备退出。”前述催收公司员工说。

一家催收公司CEO曾表示,去年以来,催收行业经历了强监管,一些不规范公司被清退,行业已经在收缩。在疫情影响下,一方面,从业人员从外地回到职场受到限制,导致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人力催收需要频繁出行,但疫情下既不安全也不现实。贷后管理的缺失,给催收行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平台承压

一家催收公司的内部交流微信群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因为疫情,网贷平台损失很严重,所以2月份催收力度很大,要不然平台会亏损倒闭,所以大家要坚持住。

不只是催收,网贷平台也面临着生死困境。近日多家清退中的P2P平台公告称,催收进度放缓,回款面临困难,已有平台表示兑付计划受到影响。

2月10日,新新贷发布工作进展说明称,受疫情影响,部分催收工作进度有所放缓。华夏信财称,公司正尽最大力度安排催收团队复工。但由于办公场所的进出限制,加上外地员工返程后的隔离观察等因素,目前公司预计要到本月17日左右才能恢复全体到岗。华夏信财表示,2月份计划的回款日期保持不变。但受到不可避免的假期和疫情影响,回款情况预计会有明显的落差。此前,“58红利”发布关于良性兑付方案第一期延期的通知。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58红利”催收人员无法进行相关催收工作,现决定第一期未兑付金额统一延期,并于2020年2月29日前完成兑付。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网贷平台的借贷业务,面向的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人。在当下的背景下,平台上的部分借款企业和个人将面临还款压力,而线下风控和催收业务也会受到影响,导致坏账率上升。“平台转型的前提,是处置好原有存量业务风险,目前的疫情显然增加了处理难度。在转型过程中,新开展的助贷、小贷等相关业务,在疫情阶段也会有所收缩。平台需要充分利用线上手段维持业务的稳定性,控制成本,维持现金流,度过这段特殊时间。”于百程说。

新金融记者 宁广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