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治愈近6000例,抗病毒药撑大梁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2月1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2月7日开始,每天治愈出院的患者都达到500以上,目前累计治愈出院病例近6000例,治愈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新冠肺炎治愈近6000例,抗病毒药撑大梁

  卫健委组织专家对治愈出院病人当中的597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出院病人90%为诊疗方案当中的轻型和普通型,10%是诊疗方案当中的重症和危重症。上述病例平均住院日10天左右。   

抗病毒“弹药”加速补充  

  郭燕红指出,上述分析中,在治疗方法方面,92%的患者是早期使用抗病毒治疗,或者是抗病毒治疗联合对症治疗,积极的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根据2月8日卫健委官网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尽管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可试用α-干扰素雾化吸入(成人每次500万U或相当剂量,加入灭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韦/利托那韦(200 mg/50 mg,每粒)每次2粒,每日2次,或可加用利巴韦林(500mg/次,每日2至3次静脉输注)。方案提示,要注意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相关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同时要注意和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据了解,目前所涉药物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短缺的问题。多家国内药企回应,正高度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进展,并积极回应防疫需求和组织生产。 

1、α-干扰素 

  干扰素是机体感染病毒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抗病毒感染最重要的一种免疫因子。目前临床上抗病毒治疗使用的主要是α-干扰素。近年,随着国产长效干扰素上市,干扰素整体用药金额下降。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重点省市公立医院抗丙肝干扰素市场仍高达5.96亿元,但已呈现出下滑趋势。 

  据悉,在春节期间国内干扰素生产企业已收到不少订单。安科生物在互动易上披露,已有多个省市的疾控中心向企业发来干扰素采购订单。生产线员工放弃假期,春节期间生产车间处于正常生产状态中,确保药品供应。 截至2月1日,该公司干扰素已发货26万余支,还有约70万支订单也在陆续发货过程中。  

2、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治疗HIV感染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复方制剂,洛匹那韦和利托那韦均为RNA反转录抑制剂。作为复方的原因是低剂量的利托那韦可以通过抑制肝脏对洛匹那韦的代谢来提高洛匹那韦的血药浓度。据悉,考虑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用于治疗的依据来自SARS时期的一项临床研究,考虑到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HIV同属RNA病毒,在病毒复制、组装过程中可能使用一些类似的蛋白功能,因此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被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原研是艾伯维的克力芝,目前国内尚无仿制药。艾伯维在早前公开表示,目前全国克力芝储备充足,在保证用于国家艾滋病患者免费治疗用药的同时,也能保证足够储备,配合国家支持抗击新型冠病毒的尝试治疗。

  由于克力芝在国内整体销售规模并不大,业内预估,此次疫情将对其销售额具显著提振作用。

  此外,市场对相关药品的关注度也相当高。歌礼制药2月13日公告披露,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胡鹏教授团队发起的ASC09复方片(ASC09/利托那韦)联合α-干扰素雾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研究获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表示,目前公司具有充足的ASC09复方片及利托那韦生产能力。歌礼制药-B午后一度涨14.653%。

3、利巴韦林  

  第五版方案中,在α-干扰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的原抗病毒治疗方案中加入了临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这是基于香港SARS期间的研究——与单独使用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相比,利巴韦林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可改善临床结局并降低死亡率,对SARS患者有更好的结果。 

  不过,对于利巴韦林的使用业内仍存在讨论。在最早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为成人首剂4g,次日每8小时一次,每次1,2g,或8mg/kgiv,每8小时一次;在数日后发布的《试行第五版(修正版)》中,则提到经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充分讨论,考虑到大剂量利巴韦林的安全性,将其使用剂量调整为:成人,500mg/次,每日2至3次静脉输注。 

4、中药院内制剂 

  郭燕红在发布会上指出,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包括中医药的优势,都对病人的转归发挥一定的作用。 

  目前国家卫建委、国家中药管理局要求各有关医疗机构在医疗救治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如今,各地也在快速落地相关事项。

  2月12日,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就联合印发通知,同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申报的“清肺排毒合剂(新冠1号)”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申报的“银翘藿朴退热合剂(新冠2号)”“荆防藿朴解毒合剂(新冠3号)”,疫情期间在全省205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直接调剂使用,无需向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调剂申请。 

  其中,“新冠1号”是包括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中医经典方剂组合的“清肺排毒汤”;“新冠2号”为临床治疗“风热夹湿证”的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新冠3号”为临床治疗“风寒夹湿证”的荆防败毒散合藿朴夏苓汤加减。  

医疗资源集中到“抗疫”一线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24时,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5152例(含湖北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重症病例减少174例,新增死亡病例254例,新增疑似病例2807例。  

  与前一日报告的2月11日新增确诊病例2015例(湖北1638例)相比,一夜之间病例陡增的数字差异来自统计口径的变化——从今日起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结合昨天湖北省披露的数据(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638例,新增临床诊断病例4890例,现有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推算,2月12日湖北省新增核酸检测阳性新冠肺炎病例1508例,新增临床诊断病例2765例,较2月11日稍有下降。 

  其实在试行第五版修正版诊疗方案中,病例诊断就根据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有所区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临床诊断病例”就是实验室还没确诊,还没有查到核酸检测阳性,只是临床症状“看着像”。 

  而对于日常医疗服务工作,此次互联网医疗以及互联网医疗咨询服务发挥了不小的作用。郭燕红指出,通过线上引导患者的就医,能够分时段就诊,尽量减少患者在院内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