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越自由越累,想说“爱你”不容易

疫情还在继续,但市场的运转,不会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才开始。很多企业选择了远程协同办公模式。

然而,在家办公才体验几天,大家便相互吐槽:

“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今天该干啥?”

“感觉从996变成了007啊!微信、电话一响就紧张。”

“效率太低了,熊孩子的爱,受不起啊。”

“我妈每隔两小时就来给我‘喂食’。”

“恍恍惚惚……”

精神颓废、情绪焦虑、效率低下……这恐怕是不少职场人近期的工作状态。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在家办公,感觉整个人都很“丧”


为什么曾经无限憧憬的“自由职业者”,突然就从华丽的梦想,坠落成狼狈的现实?

为什么曾经深恶痛绝的办公室,如今竟成为了最想念的“诗和远方”?

回想一下我们在家的办公状态:

  • 没有固定工位、不用上下班打卡、不用穿紧身的职业装……
  • 零食、电视、温床、父母、孩子……
  • 没有老板在后面盯着,没有同事在旁边看着,没有竞争对手在前面奔跑……

缺乏制度的约束和监督,难以进入工作状态。难以抵制各种诱惑,无法专注到工作中。更没有危机感,家变成了滋生惰性的土壤。

金斯伯格曾说: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岸,哪来江河?

我们在家办公,便是缺失了“堤岸”,导致自由过了头,一切乱了套。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顺势爆发,远程办公已是未来趋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全世界有24%的公司采用远程办公方式,预计到2020年,大约50%的科技公司将会有29%的员工实现远程办公。

中国发展相对滞后,但截止到去年,远程办公人数也达到了490万,并且保持高速发展。

而本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更是成为远程办公发展的催化剂。

百度数据显示, 1 月 28 日- 2 月 3 日期间,“远程办公”搜索指数环比暴涨521%。

根据吴晓波频道及脉脉联合调查报告,超过7成的职场人已经在家办公。而钉钉数据则显示,全国有上千万的企业、近两亿人在家办公。

在线办公,在疫情的影响下,顺势爆发,成为2020新晋网红。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受疫情影响,在家办公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从时代背景来看,科学技术和就业形态的发展,让远程办公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

科技进步的催生。目前在线办公的工具其实已经比较成熟了,比如钉钉、 Teambition 、飞书、企业微信等。到了5G时代,在线协作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完善,同时,VR、AR技术的应用,将让远程办公更有“临场感”,工作体验和效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就业形态的变化。 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个人和企业之间将打破传统的雇佣模式,更多以“合伙人”机制推进,就业边界也会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人会拥有多元化职业,兼职多份工作,固定办公场所、办公时间的传统制度将不再适应,远程办公成为必然。

因此,接受远程办公,学会远程办公,是每一个职场人的“必修课”。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远程办公,如何保证工作质量?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之所以在家办公工作效率低下,56%的人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扰,42%的人缺乏工作氛围与动力。而要克服在家办公的种种困难,超过六成的职场人认为,必须得倚靠强大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逼迫”自我,人的本性自然会反抗,所以,纵然有大咖分享了各种提升效率的技巧,很多人依然无法践行。


那怎么办呢?那些能长期坚持的人难道是天赋神力?

当然不是。


从本质上来看,我们做某件事情的决定因素有两个:

一是动力,二是阻力。

当动力大于阻力,我们就能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反之则会放弃。

这便是著名的“动力-阻力模型”。

因此,我们要做成一件事情,要么增加动力,要么减小阻力。而阻力是外在的,大多情况下我们难以改变,动力才是制胜的关键。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易烊千玺出身在一个普通家庭,19岁的他,已身家过亿,名利双收。

他说:哪有一夜成名,只有百炼成钢。

他2岁便开始广撒网报各种兴趣班,最后发现了跳舞天赋。他整个童年没有玩耍,只有补习、练舞,足足坚持了12年。

在《这!就是街舞》的队长大秀中,他为了学一个动作幅度大、危险系数高的动作,练习到凌晨3点,摔了无数次,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他说,热爱是不能说谎的。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为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让他做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他不是在逼迫自己,反而非常享受突破自己的成就感。

那么作为普通的职场人,该如何挖掘工作的动力呢?

我们愿意去做一件事情,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 第一,我们做了这件事情,就会有收获。
  • 第二,我们不做这件事情,就会有损失。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便可以来设计自己的“动力模型”

动力又分为内驱动力和外在动力。

一、内驱动力。

内驱动力是指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者紧张状态。

换句话说,就是欲望被满足的渴望。

罗振宇说,拥有自我驱动力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到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与工具,进行自我学习、探索,或与人合作与创新。而没有这种强烈动机的人,既是拥有再多的资源、工具,都没有用。

而根据研究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成功,有80%取决于内驱动力。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内驱动力是我们行动的发动机


那么我们如何挖掘自己的内驱动力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分别是:自主、能力和归属。如果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便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工作和学习。

1.强化自主需要

  • 大学被调剂专业,总是“不适合”我们
  • 工作后在父母的“建议”下考入体制内,我们总是在“混日子”
  • 看书提不上劲,总是昏昏欲睡

为什么?

因为这些都不是我们自主选择的,我们天生厌恶被支配的感觉,渴望掌控自己的命运,这就是自主需要


那么我们如何增强自己的掌控感呢?

很简单,方法就是设立明确的目标,并且将你目前所做的事情,跟目标正相关联系起来。先找准靶,再开始射击。

  • 比如,你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创业,那你的大脑认知路劲应该是这样的:努力工作→锻炼能力沉淀经验→储备资金积累人脉→实现创业理想

这时候你的工作,便不是为了应付领导,不是为了一个月的薪水,而是为了梦想而奋斗,这就将“我不得不做”转化成了“我想要做”。

这样,无论是在办公室办公还是在家办公,你都能全心投入。因为今天的工作,是你自主的选择,是实现目前的垫脚石,是自主掌控人生的手段。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每个人,都渴望“掌控感”。


2.满足能力需要

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相关的任务,并且从中体验到胜任感和成就感,这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易烊千玺之所以能够坚持练习街舞,就是因为他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享受一次又一次突破自我的成就感。

要满足能力需要,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

首先要选择与能力相匹配的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应该略有挑战;

其次要学会长板理论,聚焦擅长领域,采取“一专多能”的策略,即首先要通过刻意练习,打造一项优于他人的专长,然后再储备几项相关的能力;

第三要在工作中主动去寻找发挥专长的场景,尽全力做到最好。

  • 比如,你的写作能力相对突出,编写公司的PPT汇报材料、宣传文案、公文下发等便是你发挥的时候,同时,需要留意,如果有领导的发言稿、公司的征文比赛等,应主动参与,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强化“写作能力强”这一人设。

这样便会形成一个增强反馈回路:写作-被认同-获得成就感,更愿意写作-更加被认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不断自我强化。

一旦工作能够带来强烈的成就感,你便会非常期待一段“痛苦”后的愉悦感,从而更加主动、更加专注地投入工作中。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通过工作获得“成就感”,是每个人的心理需要

3.寻找归属需要

我们每个人对归属感都有本能的需求,都渴望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渴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稳定的情感联系。

因此,我们很多人拼命工作,就是为了“家庭责任”,比如父母、爱人、孩子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挖掘自己与家庭的情感联系。

  • 比如:你希望通过上班挣到更多的钱,提高家庭的生活品质,你看到未来的画面:一家三口,大手牵小手,漫步在马尔代夫的沙滩上;你的孩子在这座城市的最高学府里,接受最高的教育……

我们,是活在未来的。

这些未来画面,将未来映射到现在,将激发我们内心强烈的动机,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向理想状态靠近。

你会把这段疫情期间的远程办公,看成“弯道超车”的机会,这时候甚至所谓的仪式感都变得无足轻重,纵然你穿着睡衣,也照样能够全心投入,进入“心流”的状态。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家庭”的情感归属,是我们奋斗的强大动力

二、外在动力。

外在动力是指通过一些外在的因素或压力,促使你去做某件事情,外在动力在内驱力不足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我们启动陌生领域的时候,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我们提供行动的力量。

1.反馈

设计反馈机制,即完成某项任务,获得奖励。

奖励可以是自我奖励,也可以是家人或朋友的奖励。比如,完成某个小任务,奖励休息二十分钟,吃一包薯片;完成今天的工作任务,奖励看一部电影;完成某个挑战任务,伴侣负责清空购物车。

2.惩罚

建立监督机制,即未完成某项任务,将受到惩罚。

监督外力可以是家人、朋友、同行者、社群等。比如你无法接受伴侣打游戏,如果你没有完成任务,就得接受伴侣打一晚上游戏;比如你可以加入社群,缴纳押金,没有完成任务,押金将被群成员瓜分。

3.竞争

鲢鱼效应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很多时候,我们拼命向前奔跑,就是因为有竞争对手造成的生存压力

你不努力,就会被竞争对手“吃掉”。竞争是成长的动力,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在家办公时,通过社交圈关注对手动态,树立危机感,激励自己行动。


小结一下:

在家办公越“自由”越累?可能是你的姿势不对


易烊千玺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一句话:你是在做自己觉得不错的事情,没有受外界任何影响,这是最成功的状态。

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追求美好的欲望,找到真正的动力,为自己而工作,才能成为工作中的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