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式”進廠,在線“網課”輔導復工 浦東宣橋鎮親清服務平臺築起紅色戰“疫”堡壘

“北歐式”進廠,在線“網課”輔導復工工作。今天,記者從浦東宣橋鎮獲悉,面對外來人員返程和企業復工復產的雙重考驗,該鎮以區域化黨建為引領,依託326親清服務站平臺,匯聚園、企、村三方合力,築起聯防聯控紅色戰“疫”堡壘。

“北歐式”進廠,在線“網課”輔導復工 浦東宣橋鎮親清服務平臺築起紅色戰“疫”堡壘

圖說:復工抗疫兩不誤。宣橋鎮供圖(下同)

線上線下 強化宣傳引導

如何防疫復工兩不誤?2月8日,宣橋鎮根據《關於做好浦東新區工業生產性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出臺了《企業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操作口徑》,位於宣橋的三灶工業園區通過專題微信群,立刻轉發給各企業,對節後復工工作開“網課”,在線輔導。

短短4天時間,145家企業完整的復工申請材料上報審查,保障符合條件的企業順利開工。截至2月12日,已有103家符合要求的企業已順利復工復產,1823名員工回到了工作崗位,累計在產員工近4750人。

據悉,宣橋鎮三灶工業園區現有企業538家,包括350餘家實體企業,其中一些知名品牌企業和上市公司。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三灶工業園充分利用326親清服務站區域化黨建平臺,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一個微信群、一張網格圖、一幅宣傳海報、一支黨員志願者隊伍,保障企業平穩復工,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堅持兩道崗、兩扇門

“北歐式”排隊,也用到了企業復工上。在上海京悅機械有限公司門口,地面上的一個個小白點特別醒目。公司負責人介紹,這是為了拉開進廠人員間隔距離,設置的進廠“一米分隔點”。

“北歐式”進廠,在線“網課”輔導復工 浦東宣橋鎮親清服務平臺築起紅色戰“疫”堡壘

圖說:一米隔離進企業。

為了做好企業內的疫情防控工作,該公司於2月2日就成立了疫情防控專項領導小組,提前完成了復工員工的信息摸底、物資保障等工作,增設了單人進門電子閘機等設施。復工以來,該公司實行錯峰上下班、分時就餐、廠外物品零接觸等手段避免人員聚集,同時積極推廣居家辦公、在線辦公等新型模式。另外,該公司還通過員工微信群、廠內小喇叭、餐廳顯示屏等方式,滾動播放疫情積極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據瞭解,為了守住疫情防控紅線底線,三灶工業園區堅持兩道崗、兩扇門,多重保護,在園區主幹道路出入口設置值守站點,進行24小時檢查管控,守好園區出入第一關。園內企業也分設門崗,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強化人員管控、安排專人監測、落實消殺責任,著力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企業必須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措施,寧可麻煩一點,也不能出現一絲差池,這個後果企業承受不起。”明天塑料(上海)有限公司的何經理說。該公司為了杜絕外部傳播源進入的隱患,對門衛室進行了微改造,闢出專門區域給運貨司機休息。在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後,該公司兩名已定好機票的武漢籍員工在公司負責人的勸說下,退掉了回家的機票,損失的退票費,公司通過獎勵的方式返還給了他們。

“菜籃子”企業日產口罩20萬隻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自疫情爆發以來,園區黨支部號召發動,“326”親清服務站統籌協調,各企業黨組織積極響應,保障一線人員物資供應,共同抗擊疫情。園區內企業清美食品、飛雀爾模塑科技、豐匠服飾、贏產、中通物流、韻達物流、南保交通、南保橡塑等企業紛紛捐資捐物,保障一線人員的口罩、設備、食品等供給。首批物資大年初一晚上送到,保障了全鎮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為緩解群眾口罩難問題,鎮內龍頭企業上海清美綠色食品(集團),在全力保障全市菜籃子保供應基礎上,投入資金和人員復產宣橋鎮轄區內一家倒閉的口罩廠,力爭10天時間,完成對口罩廠的復工投產,預計日產口罩20萬隻。

新民晚報記者 宋寧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