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是否應該讓孩子用古詩詞表達對武漢的關心?

用戶5582815250755


這涉及到孩子們的古詩文積累和利用書籍網絡蒐集資料的能力。老師這樣做從大的情懷講,引導孩子關注社會關注現實正視疫情,同時引導孩子表達自己。這種做法有值得肯定的一面。畢竟孩子不能在這麼嚴重的疫情面前只讀自己的書不關心外面的現實。當所有人都在抗疫的時候,在可控的情況下讓孩子們面對疫情是可取的!

但是我們也能注意到,在這次疫情中,有很多家長在抗疫一線工作,精力上無法顧及孩子,沒有辦法幫助孩子蒐集資料,放任孩子自己上網又擔心失控。這些英雄家庭的孩子,理應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老師可以通過電話,面對面視頻來指導孩子,這樣會讓一線工作者更安心更放心。

古詩詞的特點是含蓄深沉意蘊深厚,藉助古詩詞表達情感是一種有效的語言訓練形式。這種形式無可厚非。但對於孩子來說引用詩句古文表達對疫情的情感,難度較大,不能全面鋪開全部要求,可以有幾位古詩文功底素養較好的孩子來回答,其他孩子來點評。這樣一來,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容易接受了!




一多醬


我是心月聊教育,不繞彎子,我直接說吧,這個不提倡,但也絕不反對,如果哪個學生能運用古詩詞很恰當的表達對武漢抗擊疫情的關切,傳播正能量,我會給他點贊。

古詩詞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運用這種表達方式去進行創作,而是讓學生能夠讀懂基本的古典文學,傳承民族文化。

學生如果有興趣拿古詩詞的方式去創造作,或者是習作都不應該打擊,學生有用古詩詞的形式去創作的靈感,說明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有了興趣,應該去正確的引導,甚至鼓勵,因為學生自己在創作表現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我們有什麼理由去幹擾學生的學習呢?


心月聊教育


當然可以了,大愛是不限形式的,特別是孩子。培養孩子的愛心,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孩子要為武漢加油,朗誦古詩不失為最佳方式。武漢有黃鶴樓,古人寫黃鶴樓的詩文很多,李白寫過,崔顥寫過。孩子可以把他們的詩文大聲朗讀出來,再配l音樂,再輔之以肢體語言,家長錄下來,發到網上去,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作為家長,有這樣的想法太好了。將來你的孩子肯定會大有作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