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能否讓人們意識實體的重要,讓貨幣流回實體經濟?

敦化小魏


這次會讓人們意識到兩點:實體的重要,和實體的脆弱。至於貨幣,永遠流向最賺錢的領域。

實體經濟的重要

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正常產能下,完全可以滿足任何需求。此次突發事件,恰逢春節時段,全國處於比較鬆散的狀態,生產能力不及平時的一半。

再加上國家快速響應,各省市地區封路,限制人員流通,客觀上制約了生產力的恢復,加劇了短期內的物資緊缺。

但是,自從部分復工以來,物資的供應量馬上開始迴轉,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更是購置設備,臨時轉產,開足馬力生產一線緊缺的物資和產品。

從我們的日常生活來看,除了春節期間物價略有上漲外,現在基本已經恢復了平時的水平。就連很多已經嚴格管控的省份地區,也依舊保持著平穩的物價,這都是我國實業經濟根基穩健的表現。

實體經濟的脆弱

相反,很多我們平時嘴上常說的實體經濟,比如線下門店、餐飲、培訓、基礎種植養殖、酒店民宿這種,在不可抗力面前,充分的暴露了自己的脆弱和無助。

消費停滯下,不能停的是人員工資和房租、飼料成本、生鮮的保質期,拖的時間長一點,這些行業就哀鴻遍野,受傷無數。

互聯網和電商還可以遠程辦公,這些靠線下經營為生的店鋪和農戶,沒有任何辦法。除了等待風險解除,還要等待消費者信心的迴歸。

經此一事,我認為大部分線下從業者,都會調整自己的經營模式。

從大店經營轉向小店模式,從人員齊備轉向無人化經營,從開門迎客轉向線上推廣,仍在行業內奮鬥的創業者們,會吸取這次的經驗,改良自己的模式,變得更有競爭力,能有實力應對突發狀況。

還有一部分人,甚至會遠離實體經營。

避免昂貴的房租,避免庫存和備貨,向輕資產轉型,哪怕現在還不熟練,也要重新學習,畢竟,在突發風險面前,輕資產是最容易生存下來的商業模式,也最適合沒有雄厚家底的創業者。

至於貨幣會流向哪裡,最簡單不過。貨幣不存在價值觀,永遠流向最賺錢的領域。

金融、地產,以及一切資本價值大於勞動價值的行業。過往的歷史一遍遍重演,貨幣的本質,從未改變。


我是草根創業老油條,連續創業者,行業老司機。分享創業案例覆盤、科技財經觀察、個人能力提升。日積跬步,成就自我。


草根創業老油條


短期來看,大家積累了在家憋屈和無聊,一定是會對疫情結束後的實體有一個刺激。

可以說,疫情結束後,你會看到飯店,消費、娛樂等大部分的實體行業迎來一波大級別的報復性反彈。

但是這個時間不會持續很久的!
為什麼呢?

因為疫情期間讓我們更加重視的是,原來我們不能沒有工作,不能沒有存款,不能沒有被動收入。

所以,在短期的放縱之後,大家會迫於生活的壓力,迫於車貸、房貸,繼續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也就是說,疫情結束之後,會讓大部分的人更愛工作了!

大家會發現,不是工作不能沒有你,而是你不能沒有工作。

因此,結束以後,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玩的玩,但是不可能幾個星期,一個月,兩個月地這樣蕭條,持續下去。

最重要的是,調整好心態,積極為自己的謀生,出路,賺錢,奮鬥!!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個人覺得這次疫情會讓人們感覺到實體的脆弱和風險性,讓主要投資貨幣迴歸實體顯然更加困難。

本次疫情對實體行業衝擊嚴重,高額場地費用讓很多行業受到重大損失,其中旅遊和餐飲行業尤為嚴重,特別是一些初創公司,如果本次疫情不能及時解決或者國家不出臺相關政策,很多公司到了五六月份根本經不起這麼高昂的場地和人員成本,只會讓更多的人畏懼傳統實體的前期高昂投入,看到營收策略的單一性。從而特別是現在這一期間,很多人開始關注網上創業項目,會有人開始發現如果不做開發自己投入的很多都是時間成本,往往對於前期資金的依賴沒那麼強,天花板的上限還很高。

所以我覺得,貨幣流回實體經濟會更加的困難。


財經阿告


通過這次疫情,大家對實業救國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疫情過後,貨幣會不會流回實體經濟呢?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首先關於實體經濟的概念,很多人是有誤解的,其實實體經濟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和它相對立的主要就是金融投資,而不是電商和文化娛樂等服務業。

我們知道社會生產主要就是有實體經濟和資本構成的,社會生產產生的價值,要在實體經濟和資本之間進行分配。

如果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向資本傾斜,實體經濟發展就會受阻,反之,資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證。

如果資本得到的利益太多,那麼就會影響企業加幹實業的積極性,我們現在其實就面臨這個問題。


如果你注意的話可以發現,在去年公佈的全球最賺錢企業中,我們有4家銀行在全球前10名,而且現在的互聯網企業也都紛紛加入民營銀行,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就說明資本得利比較容易。

疫情過後,很多行業面臨生產恢復,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這時候貨幣肯定會流向實體經濟,關鍵還是看利潤怎麼分配的問題。

最近報道,這次疫情期間,美團獲得了40億專項貸款,引起大家的關注,本來這些錢是為了幫助疫區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的,結果卻留下了一些互聯網頭部企業,你說是什麼原因呢?

這就說明在利益的驅動下,金融機構往往扮演著錦上添花的角色,而不願意去雪中送炭,經濟政策被他們執行歪了,小微企業得不到貸款,銀行也避免了風險,但是實體經濟困難沒有解決。

總之,無論是否有疫情,實體經濟都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也都意識到這個問題,關鍵是一些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向哪裡傾斜,以及掌握了貨幣的金融機構如何正確執行政策。


互金直通車


我國從2008年人均GDP達到了3000美元以來,經濟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口紅利的消失、中低端製造業向欠發達國家轉移、次貸危機對經濟的影響,經濟轉型升級成為當務之急。我們的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普通的實體經濟向現代製造業和科技產業發展!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開始了逆全球化,美國更是想要退出TPP、迴歸製造業等來打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我國一方面面臨著中低端產業向印度、越南、孟加拉、印尼等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另一方面卻是一部分中高端產業卻是出現了向發達國家迴流。

這是一百多年來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推進過程中從未遇到的困境,而這次我國經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這也使得我們迫不得已地通過基礎建設、房地產開發、建築產業的發展來提供經濟發展的緩衝期,以便可以儘快形成科技產業、現代製造業的競爭力。

在全球經濟競爭中主要體現的是:金融產業、科技競爭力和製造業等三個方面的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金融產業以美元霸權為核心,即便是歐元、英鎊、馬克、日元、人民幣等其他貨幣加起來也不到美元實力的一半。更加上我國的獨立貨幣政策下的限制性流通政策,要使我國金融產業在全球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那麼第一步還是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在科技產業、高資金密集型產業上,我國還是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可是相比於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是勝算不大,還需要繼續努力。如今也還是處於被捱打的角色。

唯一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就是製造業,可是相比於十多年前的全球製造業競爭力還是有所減弱。一方面中低端產業向欠發達國家轉移,而高端產業卻是流向發達國家的速度加快。整體的製造業競爭力有所下降。

這次疫情對於我國製造業不僅是一次考驗,也是對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的一次供求關係的測試。美國打噴嚏,全球感冒。這是我國製造業供應鏈出現變化,全球製造業也會影響頗大。

我國形成一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體系是十分重要的,不僅可以增加就業機會、提供產業鏈服務,也是制衡全球經濟的一個砝碼。


鞅論財經


這次疫情能更加人們加深了實體重要性的認識,疫情過後貨幣也會迴流實體。

這次疫情最受影響的餐飲業、服務業、交通業等,平時看來不怎麼注意的行業,現在竟然竟然變得如此重要,社會的運轉是環環緊扣的,尤其是實體經濟,一個下游企業受到影響,它的上游企業會跟著受到影響,那麼整個產業鏈也會受影響的。

國家是一直支持實體經濟的,無論是疫情前還是疫情後。

比如2019年的房地產調控,主要是為了資金迴流實體,不讓樓巿產生泡沫。比如去年的降準,都是引導資金定向支持實體經濟的。而疫情過後,相信國家也會出臺更多支持實體發展的政策。

其實疫情之下,一些線上企業反而也展現出巨大的機會,比如線上買菜,比如共享員工,比如線上醫藥、線上問診,比如線上教育等。由此可見,當實體受影響時,線上經濟會有增長,但是別忘了,任何的線上經濟都離不開實體的支持,實體興邦是硬道理。


財思思


這個題目的邏輯我有點無法理解,為什麼疫情能夠讓人意識到實體的重要性呢?

如果簡單的理解的話,這裡的意思是大家會意識到實體經濟對於大家的衣食住行如此重要,因此會鼓勵更多的投資進入製造業和農業生產當中,從而製造出來更多的產能,這樣在疫情期間可能不會面臨物價上漲的情況了。

但是這裡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疫情畢竟不是時常都會出現的,如果製造業或者農業的產能在平時能夠達到疫情期間這樣的供應的話,那麼就是非常大的浪費,對於生產者來說顯然是不合理的。我以口罩為例,比如說在之前n95的全國生產量,大概是每天60萬個,這樣的產能基本能夠滿足全國人民的需求了,因為除了醫院和醫療體系的防護剛性需求以外,其他人最多隻是在傷風感冒或者是霧霾天帶出來一下,很難像疫情期間這樣全民戴口罩,每天的消耗量達到以億計算的規模。

那麼如果現在更多的投資口罩生產線就會造成口罩的產能,短時間增加也許能夠滿足現在疫情期間的需求,但是在平常的時候這樣的產能就是過度了的,浪費的是全民的生產值,完全沒有必要。

所以疫情期間所謂的供需不能夠按照通常的方式來看待,還是需要一個謹慎的審視。中國現在發展的過程中,實際上實體經濟基本上還是得到了扶植的,雖然我們看到製造業在這一兩年經濟下行的壓力下顯得比較增長緩慢,但是總的來說服務業等產業依然有增長的空間,這部分實際上也是實體經濟,在今年貨幣與財政雙重刺激的影響下,疫情度過之後這些產業都會有長足的發展,可以說仍然上漲潛力非常充分。

所以在疫情結束之後,貨幣會有一段時間流向實體經濟,這是在疫情期間沒有滿足的需求補償式的爆發。但是在那之後仍然是正常的經濟模式,不需要更多的調節,我們當然要對實體經濟進行更多的扶植,但是這有一個適度的過程。


諮詢師天生


恰恰相反,通過這次疫情,原本實體企業統統發展線上,都想擺脫實體經濟。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實體企業主們通過這次疫情,吸取了很大的教訓,至少明確了一件事,將來必須要做的就是實體與線上並行,缺一不可。這也是信息時代的今天,不可或缺的。


袁七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從來都是靠實體經濟支撐的,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為依託,那些虛擬經濟只不過是水中鏡月、曇花一現,不可持續!

所以唯有大力發展實體和科研,才能振興民族和國家!


遠航小衛士


不能,都不能出門更多的線上辦公,電商,微商,網絡直播都出來了,都在找線上能做的事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