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xiaolong281at


陪孩子共读怎么选择时间?共读多久为宜?

作为一个与孩子有了7年亲子共读经验的妈妈,很高兴我能回答你的问题。


一、亲子共读时间的选择

这个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父母的时间,家里的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

许多家长希望每天可以固定一个时间段陪孩子阅读,但实际上往往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法按计划进行。

那如果错过了固定的时间,是不是就要放弃阅读而进行下一项安排了呢?

当然,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所以,我建议时间上可以灵活变通。

但是有一点要保证:

孩子阅读时的状态是非常好的。身体和心灵都是愉悦的。这点很重要。


有些人喜欢在睡前和孩子阅读。这个习惯也很好,但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比如我的孩子,我是基本不会选择睡前阅读的。

因为即使他明明很困,一读起故事,就变得精神起来。

而且,读完之后,他又有许多的问题想探讨。。

这样,入睡的时间就会被严重推迟。

第二天起床特别困难,孩子也没休息好。


所以,亲子共读的时间选择原则:

1. 父母和孩子共同的休闲时光。

2. 孩子身心状态良好的时光。(当然,大人状态也需要良好)

3. 不影响孩子休息的原则

4. 一天中亲子共读的次数不限,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几次。


二、亲子共读多久为宜?

这个也是根据孩子的年龄段不同家长需要酌情的。


比如一岁的宝宝,那么可能读一个绘本5分钟就好了,如果孩子还表达出想继续读的欲望,那么不妨再读一本。

另外,共读时间上我建议坚持两个原则:

1. 一定不要让孩子有厌烦之感

比如我们读一个故事,读完了孩子很开心,可是孩子已经显露疲态了,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继续了。

只有孩子觉得喜欢了,他才没有抵触心理,下次阅读的时候,也会保持兴致冲冲。


2. 最好让孩子有意犹未尽之感

不疲惫,还意犹未尽,更加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第二天会更愿意亲子共读。


三、亲子共读的目的

无论我们用何种方法,读多久,都不要忽略了最初的目的:

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独立阅读。


所以,阅读时选书是很重要的。

孩子一岁左右,要选择图多字少的绘本,绘本的内容,要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领域。

而且在读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不同的声音和夸张的动作引导孩子一起做,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另外,亲子阅读是为了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所以不要刻意去计较今天读了多少书,学会了多少道理,读了几个故事。

有一个阶段,我儿子极其喜欢一个故事,一天里他要把那本书拿到我面前N遍,让我给他读,就听这个。

我知道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扫了孩子的“兴致”,所以就翻来覆去的重复这个故事,当时真心累啊。


四、让孩子自主阅读

如果前期亲子共读做的好,那么在4岁左右,孩子基本就可以实现自主阅读了。

这个时期家里要多多营造阅读氛围,少开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

给孩子准备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孩子会更喜欢阅读。

早期的独立阅读其实孩子并不能完全认识书上的字。

即使有拼音(况且拼音孩子也不一定认识)但是只要认识大多的字,是不影响孩子的理解力的。

这个时候如果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会问的。

但是大多数孩子不会问,他们会觉得麻烦。

而且孩子小,我们选的书也是那种图多字少,浅显易懂的。


当孩子独立阅读以后,家长如果有时间,还是建议家长能陪同孩子阅读。

就是说孩子读孩子的书,家长读家长的书,在一个空间里,不同的知识海洋中,精神境界的陪伴。

这样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拉近。日后也会有更多的话题。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书籍,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所以,为了孩子能爱上阅读,我们的亲子共读尤为重要,即使很累,也要坚持。


愿我们每一位妈妈的辛苦付出都能得到回报,愿我们的宝宝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雅潇老师


我家老大正在读小学二年级,在阅读方面目前他的主要特点是

  1. 涉猎相对较广,唐诗宋词、漫画、小说、科技、历史、自然…… 他几乎都能看进去,且每本书至少读2遍以上;

  2. 爱专,对于自己喜爱的题材或者问题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自己爱去寻找书籍或其他素材一探究竟,比如5-6岁热衷恐龙的时候,他就经常让我们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化石。

同时我们也帮助他通过绘本、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百科、故事等来丰富他的见识和想象力,那段时间他玩的是恐龙,说的是恐龙,画的是恐龙,就连英语都在学tyrannosaurus(霸王龙)…… 但在真正意义的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我不得不提一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准确说是这套书里的两本:《三国演义(注音版)》和《西游记(注音版)》,每本约35回,在原著基础上大幅改编和简化),这套书籍陪伴了我孩子快二年了。

幼儿园期间,我注意到他对一件事的兴趣似乎持续不了多久,尤其是当他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弄懂了或是这件事已没有多少可吸引他的时候,他就会经常开小差。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耐心和求知欲,更为了让他顺利的从绘本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以便尽快适应小学学习,我有意识的想选择几本书来对他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选来选去,在他快要上小学的那个暑假,我给他买了这套少儿版(注音版)的四大名著。俗话说,“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我告诉他只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两本(但是他还是偷偷的把水浒读了两遍,当然,那是后话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的识字量极少,更不要说拼音了,我就给他播放了一遍随书附带的音频,让他边听边自己指着字看。开始的时候确实很难,有时候他听着听着就不知道人家读到哪儿去了,这个时候,我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只是偶尔会纠正他一下,告诉他现在读到哪里了。就这样,记得当时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他就把这两本书听了两遍。从听第一遍开始,他有时会指着一些插图,让我给他讲故事;偶尔,我也会主动挑选几幅插图来给他拓展一下情节,毕竟,男孩子对于打打杀杀、兵来将往这些事基本都不会拒绝。就这样,我陪着他几乎把这两本书所有的插图都讲了一遍。在上小学一年级学拼音的时候,为了巩固拼音学习,又附带让他看了看这两本书;到了小学一年级上期快结束的时候,他又把这两本书看了不少于三遍……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三国那本书他至少看了7遍,西游记不少于5遍。

从他开始真正意义的文字阅读开始,我就给他灌输一个观点,“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当他看完一本书或是其中某一章(回)的时候,我会问他是否能用自己的话把看过的内容再叙述一遍。开始的时候他会原封不动的把原文背出来(小孩子的记忆力真不赖!),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你不是在读书,你是在背书!你读完这本书,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去归纳、总结和叙述所读过的情节、故事等内容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概括——这就是‘把书读薄’。当你能够‘把书读薄’的时候,你就有能力去体会、想象作者透过文字所烘托、诠释或讲述的更生动,更恢宏,更曲折的情节或场景,你想象一下‘万马奔腾’这四个字所体现的画面?你会主动去想还有什么是我不懂的?一遍遍,一次次,主动或是偶然,你会再次去翻看那些曾经熟悉的文字,慢慢的,你会悟出很多的东西——这就是‘把书读厚’”。

有一次,当他觉得自己已经对《三国演义(注音版)》的故事烂熟于心的时候,我告诉他,“儿子,你现在看的是少儿版的三国,等你读初中和高中的时候,你还会看到更完整、更有趣的三国故事……”。“那什么是最完整的三国?”儿子问我。“哦,那就得看原版了,等你长大了,你可以自己去看……”,我本来准备这么搪塞他。“我现在就想看!”。看着儿子满怀期待的眼光,没法,我就给他瞄了一眼下面这本共120回半文半白几乎原版的《三国演义(评注本)》……

就这样,这本三国正式成了父子间的精读用书之一。截止目前,我们已经看了一大半了(基本是文言文,我的语文功底也重新捡了回来,或许后面还要和他精读西游记……),儿子倒是听得津津有味,二年级下期都还没正式开始读(因为这次的疫情延迟开学),这本书35%左右的文字他基本都能读懂。这个过程,他弄懂了原著中很多人物是怎样出场的,一些重要故事情节的来龙去脉,还有原来传国玉玺有这么曲折的故事:凤凰栖石、文王得玉、李斯篆刻、复归于秦、高祖得玺、光武得宝、十常丢玺到孙坚匿玉玺背信弃约……

写了这么大篇,个人觉得,其实孩子的阅读培养归根到底就这么几点:

  • 早日培养

  • 家长引导

  • 亲子共读

  • 广泛涉猎

“好奇害死猫”,求知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因势利导,从单纯、功利的培养兴趣转变到帮助孩子培养有益的习惯和能力,这些习惯和能力,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孩子永远不会嫌父母陪他/她的时间长了,有机会就就多陪陪,关键是一定要坚持!


孩子学爸


日常最好的陪读时间是晚上睡觉前,一般半个小时左右,或者和孩子约定好共读故事的数量。孩子喜欢爸爸妈妈一起陪着讲故事,乘机可以让孩子自己主动进行洗漱,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日常工作不忙我一定会在睡前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让她自己选择今晚想讲的故事书,讲好今晚讲几个故事就睡觉。有时候孩子会持续几天让你讲同一个故事,不要觉得每天讲同个故事会比较枯燥,渐渐你会发现,孩子自己也会讲这个故事了,他是在不断的加深印象。

变着法子讲故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也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果想让孩子改掉一些坏习惯,可以在故事中结合,告诉孩子这些坏习惯的坏处,然后结果故事中主人公改正的场景引导他慢慢改掉坏习惯;也可以在故事中表扬他日常做的好的地方。

周末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去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多了解一些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好妈妈成长日记


首先我们要知道,其实,从阅读能力上来看,国外的研究证实,孩子一般到12岁,书面阅读的能力和听读能力(听妈妈讲故事)才能持平,而在这之前,孩子的听读能力会明显高于自己看书阅读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在12岁之前,孩子更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因为人都会选择自己比较舒服和方式来接受信息,孩子当然也不例外。

而如果是从亲子关系的角度来说,对于多大的孩子,只要他想,大人都应该读书给他听。很多电视剧里的女主角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在周末的午后,自己窝在软软的沙发一角,听男主读书给她听,有时候两个人也会互换角色。连大人都喜欢这种听书带来的亲密感,更何况是孩子呢?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的确,通过念这些书,家长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母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都说完了。

这两年,“亲子共读”是很流行的“教养守则”,有很多家长都认同,要跟孩子培养亲密的情感、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亲子共读”是很好的方法。

可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亲子共读”不应该、也不能够只有在“学龄前”进行。

对于已经能够识字、能自行阅读、小学阶段的小朋友,家长仍然要维持“亲子共读”的习惯——因为陪伴学龄后的孩子阅读,才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关键!

很多家长会疑惑,不知道要共读到孩子多大,才可以放他自己去看书,不用再理会他。

我觉得,“帮忙念一点”书的时间,至少到十岁左右;但一起“讨论”书的年龄,却没有期限的。

书,是亲子之间聊天的好题材。我们会忽然套用一句同一本书里的台词,然后彼此会心一笑,因为,这是只属于我们母女两个人之间的秘密。

一旦书读多了,女儿不必背诵成语、看成语故事,成语就能用得呱呱叫,自然出口成章、下笔如行云流水,成为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怎么样,你准备好陪你的小可爱读书了吗?


晓晓手绘画


这个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还是得根据自己和孩子的情况做调整。

如果是全职妈妈,时间比较充裕,只要是孩子想共读,什么时间都可以开始,固定在某个时间,成为习惯固然好,随心随意的共读也是不错的。以前,我做家务时,我儿子总会拿着一本书过来让我给他读,刚开始我很懊恼,家务做一半我不想半途而废,就拒绝儿子,几次以后,发现被拒绝的儿子不但心情不好也打击阅读的积极性,后来只要儿子让我读书时,当时没有确实不可走开的事情,我都给儿子读书。

职场的妈妈时间很紧张,就只能利用睡前的时间,很多妈妈们都选择睡前亲子共读,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至于时间也是因人因异,有时间可以多读一会儿,没有时间就少读一会儿,我认为半个小时是最好的时间,大人也不是很累,孩子也保持足够的兴趣。当然每天15分钟也可以,贵在坚持。


丁妈亲子时光


婷妈一直认为:陪孩子共读不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而是一段段美好的时光,每天,婷妈和孩子都特别享受和期待这段时光,那么,究竟是哪个时间段呢?共读多久为宜呢?我想,这就要看家长的时间和孩子的心情了!

因为婷妈的工作有些特殊,基本是凌晨至早上八点左右完成工作,所以,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和孩子们共处。和孩子们玩游戏,读书是婷妈最喜欢的工作,婷妈从来不会觉得辛苦。所以,在我们家,所有的时间都由孩子来决定。只要他喜欢,无论何时何地,婷妈无论在干什么,都不重要,只要他手中拿着书来找婷妈,婷妈都会放下手中的家务来陪他读书。给他讲《哪吒传奇》,陪他画《花园宝宝》。跟他共读《恐龙王国》。陪他玩儿《找不同》。只要他不嫌烦,婷妈就会一直陪他玩儿,陪他读书。没有时间限制,没有书本限制。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只要他拿上一本书,我都会认真的为他读上一遍,两遍,直到他不想听了离开为止,有时候一本书可以读上一周,一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他可以在早上一睁眼就拿一本书找姐姐为他读,也可以在晚上睡觉时拿上一本最爱的书让妈妈的书声伴他入梦!

婷妈喜欢读书,但更喜欢看孩子们读书,晚上入睡前的时光就是我们家特别温馨的时刻:爸爸,妈妈,姐姐弟弟,有时候是爸爸陪弟弟读,有时候是妈妈陪弟弟读,有时候是四个人四本书。时而开心,时而愤怒,时而难过。时而满足。每每想起这些,婷妈就会想:“这样的时刻,我也真是醉了!”


婷妈有话说


我们每天固定晚上睡觉前亲子共读,因为这个时间段孩子是最安静的,每天晚上读15到30分钟,是我们6年来坚持的习惯,其他时间孩子也会自己看书,但大部分是自己看,看到看不懂的时候会让我讲,其他时间就是自己静静的看书,一本接一本的。。。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孩子一起做什么呢?

孩子指着绘本书上画的边看边笑,最后都笑得合不拢嘴了,趴在床上说:“妈妈我笑的肚子疼.“

妈妈 :我也被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所感染。

孩子早上刚一睡醒就跟我说:“妈妈,今天晚上我们还看《米卡》好不好?”

妈妈:当然好啦!

你看到孩子与母亲这样的对话,是不是觉得一起看绘本真不错啊!

下面这些能帮你更好的陪伴、共读!开始行动吧!

共读的三原则

阅读只为快乐

不为认字,也不为借机懂得某些道理。首先要让孩子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情趣,而认知、思考、识字、做事的能力与做人的道理,只是阅读过程中可能获得的红利。

读书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

绘本的选择、阅读的方式方法,都要以孩子的学习能力与生活经验为基础。“联系生活”是引导阅读的主导思维。

阅读也是一种“玩”

阅读的过程不能脱离玩的乐趣,“玩阅读”是幼儿阅读的特点,家长不要在共读中把图画书当教材、把阅读限制于学习。

共读的方法

↓以绘本《跳跳和他的妹妹》做个例子↓

《跳跳和他的妹妹》

绘者: [中] 曹珊

出版:中国人口出版社

斑马跳跳一直希望自己有一个小伙伴,这样,就能有人陪他一起玩了。

有一天,妈妈告诉跳跳,她肚子里有小宝宝了,跳跳就要当哥哥了,跳跳真高兴呀!

跳跳等呀等呀,小宝宝终于出生了,是个漂亮的小妹妹。

跳跳想和妹妹一起玩,他决定先表演最拿手的踢踏舞给妹妹看。

可是,跳跳刚足踩了几下地板,妈妈就说:“嘘,轻一点,妹妹要睡觉啦."

妹妹会走路了,跳跳想和妹妹一起玩,他拿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皮球,可是却一不小心把球砸到了妹妹头上,妹妹疼的大哭起来。

爸爸听到哭声跑过来,抱走了妹妹,还批评了跳跳:”跳跳,不许欺负妹妹!今天不许再踢球了”!

跳跳觉得自己很委屈。

妹妹开始学习识字了,跳跳想和妹妹一起玩,他拿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书,可是妹妹却把书撕坏了。

跳跳很生气,他一把抢回了被妹妹撕坏的书:“哼,你把我的书撕坏了,我再也不和你一起玩了。”妹妹吓的大哭了起来。

爸爸妈妈听到哭声跑过来,抱起了妹妹,又批评了跳跳:“跳跳,你怎么又欺负妹妹了?”

“跳跳你是哥哥,应该陪着妹妹一起玩啊。”

跳跳委屈极了,他越想越伤心,跑出了家门。外面很黑,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再也忍不住了,蹲在地上抱着被磕肿的膝盖大哭起来。

“呜。。。。爸爸妈妈只批评我,不责怪妹妹,他们一定是有了妹妹就不再爱我了。”

爸爸妈妈发现跳跳不见了,真着急啊!他们带着妹妹到处找跳跳。

“跳跳,跳跳,你在哪儿啊?”

终于找到跳跳了。

爸爸已经把撕坏的故事书贴好了,他还向跳跳道了歉。

“跳跳,对不起!爸爸不应该没弄清原因就指批评你。”

跳跳:“妈妈,你和爸爸是不是不再爱我了?”

爸爸:“傻孩子,你和妹妹都是我们的乖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们。”

妈妈也把跳跳搂在怀里。

妹妹也蹲下来,轻轻地吹了吹步跳受伤的膝盖。

“哥哥,这样你就不疼了。”

“谢谢你,妹妹。”

“妹妹,我们回家吧!”

跳跳拉起妹妹的手,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心地回家了。

渐渐地,跳跳越来越喜欢妹妹了,妹妹也成了哥哥的跟屁虫。

春天,跳跳带着妹妹谈笑风筝。

夏天,跳跳带着妹妹去游泳。

秋天,跳跳和妹妹一起摘野果。

冬天,跳跳和妹妹一起堆雪人。

一天,妹妹从幼儿园带回一张奖状和一副画。

"哥哥,我的画得奖啦!“

”真的吗?画的是什么?!

原来,妹妹画的是《我爱哥哥》。

跳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哥哥。

(图文摘自米卡成长)

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可以利用书中的跳跳联系孩子日常对小朋友间的友爱增加谈话的趣味。

故事的精彩处在跳跳总是爱着自己的妹妹即使是被爸爸妈妈误会自己欺负妹妹,他依然保持那份爱,在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互动中,就能够引入好习惯和是非观,达到教育的目的。


1500996010


既然是亲子阅读,肯定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主要看父母的时间安排,全职妈妈的时间比较随意,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只要孩子愿意。如果孩子抵触这件事情,刚开始时也不要强迫孩子,孩子不耐心一起看,你可以在他身边声情并茂的读给他听,孩子的好奇心很重的,听到你读的这么起劲,他会凑上去看看,这样慢慢的延长一起亲子阅读的时间,培养孩子的亲子阅读习惯。

因为我要上班,我一般在中午睡觉前和晚上吃饭后陪孩子看书,中午时间短一些,因为需要睡午觉。晚上看书时间长,主要还是看孩子兴趣。


Panda麻麻


我看过一些文章中讲,关于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问题,说是每天固定时间段,在固定的阅读角,每天坚持多长时间之类的,然后多长时间以后,孩子就养成习惯了。我不能说人家说的不对,但是,对我们很多宝妈来讲,没有那么多可确定的固定时间,基本上都是忙活完孩子和家务,或者中途有闲暇时间,就会陪孩子讲一会儿故事或者翻一本图书。睡觉前的半个小时坚持的比较久。


宸宸妈and豆豆爸


出入大家要上班,孩子大了要上学的考虑。亲子阅读我们选择的时间是睡前,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心无旁贷地静静阅读一本书。


共读的时间要根据书的情况,为了让孩子能早点休息,我们约定好睡前只讲一本书,所以这本书内容多就讲得久点,内容少就讲得短点。

到周末的时候,一般午睡前孩子也会拿一本书来给我讲,我也不会拒绝。当然,平时哪天事情比较少,他要愿意看书,我也会坐下来陪他看。但这都是额外的时间。固定的时间就只有晚上睡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