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2020年2月10日,北京衛視推出《老師請回答》專題節目,與所有同學共話“逆行者”。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文法學院組織學生居家觀看節目,並通過微信召開遠程班會。同學們以濃厚的家國情懷,抒發感想,展現了思考的廣度,體現出對時事的深度關注。


疫情下的逆行者

文法學院 本科18級 張丹妍

何謂逆行者?逆行者一定要是與別人不同的。病痛往往會讓一個人屈服,但逆行者往往與普通人不一樣,在疾病的痛擊下,他們選擇迎難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他身患漸凍症,妻子被感染,但他瞞著全院的醫護人員,率領白衣天使與病魔搶時間衝鋒在前線,談及他的病情,他只說我以後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躺在床上,現在我更要把珍貴的時間用在救治病患上。一位26歲身患胃癌的急診科護士在經歷完手術治療後還工作在急診科,疫情來臨,她不顧自己孱弱的身軀,主動請纓支援前線。這就是逆行者,他們的典型代表就是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知不可為而為之,奮不顧身,捨生忘死。

何謂逆行者?逆行者是雖千萬人吾往矣。在大家都逃離武漢的時候,有一個人反而在第一時間抵達了武漢,他就是鍾南山院士。82歲的鐘南山老先生帶領著他的醫療團隊在武漢的多個醫院瞭解疫情,商討對策,給疫情下的人民打下了的強心針。他的出征既是醫者仁心,又有國士擔當,正是有著鍾南山院士這般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為我們負重前行的逆行者,我們才能不順應疫情的發展,共克疫情。逆行者是像鍾南山先生這般有擔當的人。

何謂逆行者?逆行者是逆私情,行公益的人。也許我們不能像開赴前線的醫護人員一般直接和病魔作鬥爭,也許我們不能像鍾南山老先生那樣為戰勝疫情出謀劃策,我們只是一個個普通人,但正是我們這樣的成千上萬的的普通人一起作出努力,攻克疫情才成為可能。在這次疫情中,我們沒有驚慌失措,我們對國家有信心,我們有定力。我們響應國家的號召放棄了春節團圓的天倫之樂,只為戰勝疫情。老師、鐵路工人、成千上萬的普通工作者各司其職,讓這個社會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這是放棄了平常的生活下的逆私情。海外華人從海外人肉揹回口罩,在被問及姓名時只言“免貴中國人”;農民兄弟捐贈22噸自己種植的香蕉志願疫區;95高齡老奶奶因民警不肯收自己想要捐贈的9000元錢而急得流淚,這是行公益。正是這一絲絲的善意匯聚成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幫助中華民族度過難關。每一個聽從指揮的民眾都是一個個齒輪,帶動中華民族在疫情中向前進。

2020年的開頭並不順利,正是不順利,使得我們要逆行。在這場災難中,每個人都是逆行者,無論是衝在一線的醫生,為解決疫情鞠躬盡瘁的專家團隊,還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在為解決疫情獻上自己的一份力。讓我們戰勝疫情的不是什麼特效藥,是眾志成城,是臨危不亂,是人民的凝聚力,以及對祖國堅定不移的信任。我相信人民在組織的安排下,戰勝疫情已是指日可待,但經過這場災難我們也應該理性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彌補處理突發問題中的不足,更加堅定以人為本的信念,這樣在以後遇到的困境中逆行。


《老師請回答》觀後感

文法學院 本科18級法學 張士卓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肺炎疫情異常嚴峻的當下,我們看到無數醫務工作者遞交請戰書,勇敢奔赴一線。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當被問到會不會害怕時,一位醫生回答說:“怕”,可他還是要去前線。我總以為他們是超人,卻忘記他們也只是肉眼凡胎的普通人。是所有醫護人員用生命築起一道圍牆,把病毒隔絕於病房之外,守護著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平安。他們一定是天使,是這世界上最最善良的存在。“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的誓言支撐起一生的信仰。他們心中懷大愛,要救這世界上所有苦難病痛中的人們。醫學的道路上熱血青年前仆後繼,民族的未來光明而美好。

我致敬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同樣致敬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療隊,致敬日夜工作的警察,致敬提前復工的生產工人,致敬堅持送飯的普通人,致敬想方設法採購物資的國內外人員……感謝你們,勇於逆行。

正如蒙曼老師所說,此時的我們,確實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想做什麼。大學生正在成長為祖國新一代的建設者,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國家會發展的更好,我們要勇於肩負起使命,成為祖國的棟樑。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我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敬所有逆行者

文法學院 19本科法學 朱韻之

觀之山河,喻之於心,泱泱華夏,多難興邦。

武漢疫情開始,我便時刻關注著這場突入而來的災難。在這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我無數次地為指數般增長的病患而揪心,為病情的擴散蔓延而擔憂,為一個個生命的凋逝而悲傷,同時,也一次次為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所感動。

鍾南山院士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在我想來,不僅武漢是英雄的,湖北也是英雄的,中國更是英雄的——從火神山、雷神山修建而成,再到八方援助武漢,這是中國特有的。中華民族從來不會在苦難之前低頭,儘管敵手可怕而不測,但是中華民族從來不會害怕。

蒙曼教授說,逆行逆的是私心。醫護工作者自願上前馳援武漢,他們捨棄了自己的家庭,放棄了本該休息的春節假期,而選擇去救援武漢;軍人警察們,放棄了假期奔走在工作崗位去維護社會的穩定;基層工作者挨家挨戶地去落實,去勸說,農村大喇叭裡播放的,是幹部們的心;記者們不顧危險,奔走在第一線,去報道一線資料。我想去向他們致敬,這是工作崗位上的逆行者們。

身在武漢以及湖北多地的人們,有些放棄了團圓,而停留在了本地,他們也是逆行者;被徵用了宿舍的大學生們,願意去奉獻宿舍,他們也是逆行者;而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廣大群眾們,放棄了串門,放棄了聚餐,放棄了出去娛樂,而選擇在家裡,他們也是逆行者。於是,這場疫情的逆行者,不僅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有每一個為了中國而努力的微小的我們。

我總是容易為中華民族在危難之前顯現出的獨一無二的民族氣魄而感動,這是薪火相傳的。我們去看歷史,不管是1921年的南湖紅船上,抗日戰爭時的西南聯大里,還是2003年SARS突然來襲的大街小巷裡,2008年汶川地震的各家各戶裡,它從未缺席。到了今天,在NCP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襲時,我們的民族,再一次彰顯了她幾千年來的沉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團結,奮鬥,不畏艱險,砥礪前行。

多難興邦,有些人說,這是在歌頌災難,是錯誤的。可是在我看來,這卻是形容當下最合適不過的詞彙,多難興邦,興的什麼,明明那麼多人去世,明明國家經濟受損。可是,民族精神,不就是在這個時候顯現出來了嗎?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會發現,我們的祖國,原來亮著那麼多的火炬,足以照亮一整個華夏。我從網絡上看,儘管有很多不是很好的聲音,可也激發了新生代的愛國情懷。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未來。人們的愛國情懷被點亮了,願意去為之奮鬥,那我們的祖國自然未來可期。多難興邦,多難興邦!

長江水奔流不息,黃河水滔滔不絕。

中國從不缺頂天立地的人。

山河依舊,終將國泰民安。


《老師請回答》觀後感

文法學院 法碩法學 卞瀟笛

看我大國泱泱,定叫它疫情不在囂張。

“地動三河鐵臂搖”的人民偉力,曾讓我們見證:“戰爭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如何“存在於民眾之中”。如今,我們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就是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最大限度動員人力物力,讓病魔面對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銅牆鐵壁和天羅地網。

我們感動於一個個最美逆行的背影,我們感動於一張張最質樸的面龐,哪有什麼天使降臨,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一群平凡的人換了一件衣裳,在做著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情。這場人民戰爭沒有旁觀者,我們都是誓與疫魔鬥到底的當事人,更是奮戰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在感動之餘被蒙曼老師的話語觸動,在一線的抗擊疫情人們給我們的不止是感動,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建設者,更多的是去思考未來的中國建設,更多的是把握時間,百鍊成鋼,以不屈之姿,築我大國泱泱。


疫情之下的“逆行者”

文法學院 法碩 非法學 劉暢

《老師請回答大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分享了在戰疫一線的許多動人故事,令人難忘感動。如蒙曼教授所講,這場疫情中的醫生、記者、教育工作者,甚至在家自行隔離的我們都是“逆行者”。我們每個人都竭盡所能的去發光發熱,為抗疫鬥爭增添力量。

醫者仁心,自疫情爆發之後,全國各地醫療隊相繼出征,數以千計的醫務工作者遞交請戰書。在疫情面前各個醫護工作者都像戰士上戰場一樣,責無旁貸堅守一線,沒有任何退縮。北京地壇醫院護理部主任張志雲講述了這樣的故事,9個月大的嬰兒和父母因感染被隔離,當醫護人員瞭解之後,主動為他們送去日需用品。儘管疫情嚴重,但是醫護工作者對待病人,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和孩子一樣。在疫情面前,他們暫別自己的父母和兒女,想到的只有患者。同時,在各地急需口罩的情況下,很多人為處於危難的工作者免費送口罩,也有很多企業、網絡平臺、企業家、明星,很多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為武漢捐款,捐物資,儘自己的微薄之力。武漢本就是很英雄的一個城市,相信在每個人的努力之下,武漢也能儘快脫離困境迎來曙光。

在我看來,每一個堅守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執法人員,鐵路工作者各行各業為了防護疫情而努力的人,都是疫情之下的“逆行者”。疫情當前,每天都有“逆行者”的故事溫暖我們,“逆行者”精神一直激勵我們前行,是他們堅定的背影,讓我們在前進路上有更多不屈不撓的力量!在家中的我們,更應自行做好隔離,積極防護的同時完成好自己的學習任務。我們必須一起加油,才能準備迎接不遠處的勝利。

逆私情,行公益,才是真正的逆行者。最美“逆行者”令人淚目,這場戰“疫”中的每個人都是“逆行者”!致敬所以抗疫工作人員,致敬最美的逆行者,我們一定會戰勝所有的荊棘,迎來勝利!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戰“疫”是一場戰役。無數“逆行者”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什麼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什麼是“醫者仁心,仁者愛人”的真意。作為青年學子,我們要歌頌這些平凡世界裡偉大的人。他們讓我們看到了華夏兒女的善良團結,看到了定將勝利的希望。我們動容,我們致敬,我們學習,我們成長。終有一天,我們也能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崗位扮演“逆行者”,保護別人,關愛別人。

致敬最美“逆行者”!我們的心中懷揣著希望,擁抱著夢想,紮根著信念,時時刻刻,堅定鏗鏘。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來  源/青年文法


老師請回答|共話“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