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在了防控疫情第一線

​他倒在了防控疫情第一線


  2月2日,大年初九這天清晨,為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9天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的秦紅,倒在了距村部300米遠的鄉村小路上……


  1月24日,大年三十兒,內蒙古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看著手機裡彈出的消息,科左中旗寶龍山鎮西寶龍山嘎查黨支部書記秦紅對妻子高娃說,寶龍山是科左中旗經濟重鎮,人流、物流比較密集,村裡要加強疫情防控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秦紅接到鎮上通知,要馬上排查外來人口、加強疫情宣傳,動員一切力量加強疫情防控。


  開會、設崗……秦紅是村裡的“活地圖”,道路情況迅速在他腦子裡過了一遍:西寶龍山嘎查距離寶龍山鎮7公里,東寶龍山嘎查和北寶龍山嘎查的人員、車輛進出,這裡是必經之路。村裡共192戶,雖然人口數沒有上千,但是因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防控工作還是比較嚴峻的。提供數據、科學規劃,秦紅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上的黨員志願者封住了村裡其他的三個出入口,只留下一個西出口24小時堅守,並且兵分四路排查出從外地回村人員12人,均無發燒、咳嗽症狀。


  相繼擔任村委會主任、嘎查黨支部書記10多年的秦紅,在嘎查群眾基礎良好,威望高,黨支部戰鬥力強。排查從外地回村的人員,每家每戶積極配合,非常順暢。做完這項頗有難度的工作,秦紅帶領“兩委”班子成員僅僅用了兩天的時間。


  一輛三輪車、一個火爐子、一根繩子、一把測溫槍、八個人,駐守嘎查西出口,日夜守護著全村790口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防控疫情初期,村民對新冠肺炎的危害性基本沒啥認識,武漢離西寶龍山老遠了,疫情哪那麼容易就過來?防控意識淡薄。春節期間,走親戚拜大年、聚餐娛樂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老禮兒,因為沒影兒的疫情讓大家改變,宅在家裡防控疫情,鄉親們思想還真一下子轉不過彎兒來。


  “有什麼事兒都等等吧,現在出去就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生命不負責任啊!”這句話秦紅每天不知要說上多少遍。為了增強村民對疫情防控的重視,村裡的大喇叭、微信群,秦紅每天輪番“轟炸”……慢慢的,已經沒有想出村或者想進村的人了,村裡從來沒有過的“寂靜”。秦紅的防控舉措見效了,但他,卻倒下了。


  在嘎查西出口結束了一天一夜的排查、登記、量體溫工作,已是2月2日的清晨。完成交接班,還有工作在等著秦紅。給入戶的網格小組長打電話,通知他們早8:30到村部召開碰頭會,進一步安排入戶排查、登記工作。打完電話後,他就急匆匆趕回村部去開會。在趕回村部的路上,他突然倒在地上,村民發現後,馬上撥打120。經科左中旗中醫醫院診治,秦紅是大面積腦幹出血,科左中旗醫療條件無法對其進一步治療,建議轉院。秦紅被轉至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經重症醫學科和腦外科專家的奮力搶救,奇蹟還是沒能出現……


  “疫情挺嚴重的,我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正是我衝鋒在前的時候,只有先顧大家,才能保住我們的小家,這段時間你就辛苦了!”妻子高娃嘴裡唸叨著秦紅這幾天經常對她說的這句話,已泣不成聲。


  “他太累了,從年前到現在,在家休息的時候很少,即使不是他值班,也守在村部。疫情當前,他總說容不得半點含糊。”作為妻子,高娃是理解並支持秦紅的,她能做的,就是時刻提醒他及時吃降壓藥。


  寶龍山鎮黨委宣傳委員包塔娜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包聯4個村,西寶龍山嘎查就是其中之一,是和秦紅並肩戰鬥的戰友。“秦書記平時少言少語,但是幹起工作來,特別有力度。前幾天,我們要在村裡徵集兩名志願者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他第一時間給予支持,並把人員安排到位。”包塔娜對失去這樣一位好支書、好戰友而感到惋惜。


  2月3日,帶著對未竟事業的遺憾,帶著對家鄉的眷戀,帶著對親人的不捨,秦紅走了。疫情形勢嚴峻,全民戰“疫”正酣,“逆行衝鋒”的秦紅沒有看到戰勝瘟疫的那一天,將生命定格在了4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