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棗礦滕東煤礦:打造抗擊疫情復工復產“雙保險”

“師傅,測下體溫,36.7度可以進了。”近日,山東能源棗礦集團滕東煤礦保衛科職工在礦北大門有條不紊的給運煤司機進行體溫測量。同時為抓好煤炭發運期間的疫情防控工作,將消毒液通過霧炮不定期對來往車輛進行消毒。

該礦積極貫徹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手硬”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制定了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預案、疫情期間安全生產特別規定、復工復產暨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生產期間疫情防控專項應急預案及復工復產人員控制方案等多項措施。圍繞復工人員明確了“五個凡是、五個一律”要求,實施“錯時點名、錯時就餐、錯時洗浴”管理辦法,堅持“兩點一線”上下班原則,減少人員與外界接觸,嚴防病毒傳播,保障礦井復工復產穩定進行。

同時加強礦區零死角、零盲區、全覆蓋消殺工作,實施入口排查,工作排查、流動排查“三排查”,確保各項排查一天一統計、一天一彙報。建立健全全員防疫詳實檔案,每日統計職工及家庭成員健康情況,對存在有與湖北武漢人員接觸的職工進行重點摸排、登記造冊,並及時上報。

為加強復工期間安全生產,該礦開展了採掘工作面衝擊地壓危險程度評價。對井上下各系統、各區域、各地點進行無死角、全方位的復工前安全准入評定和隱患排查治理,重點加強對井下各地點防衝監測預警系統、“一通三防”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提升運輸系統、通訊聯絡系統全面細緻排查,確保無隱患後組織復工復產。同時實施復工復產“三限管理”,即:限區域生產、限人員生產、限時間生產,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減少職工勞動強度、杜絕加班延點。明確責任到單位、落實到人員、限定到時間對罐籠、井下人行車、無極繩絞車、猴車等機電運輸設施、設備及崗點進行消毒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間,智能化工作面的優勢充分顯現出來,整個工作面7個人各自在不同的崗位,減少了人員聚集,更能保障安全生產。”該礦綜採工區區長紀慶祥說。

據瞭解,該礦3下111智能化工作面已恢復正常生產,115掘進工作面科學有序的組織安裝準備工作。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必須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層層壓實責任、人人履職盡責、處處落細落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安全生產保衛戰。”該礦礦長秦鵬遠說。

掃碼在手機端打開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