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山东加快恢复农业生产“20条”

经济导报记者 吴淑娟

  13日,从山东省政府网站获悉,为尽快恢复全省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山东出台20条措施保障鲜活农产品免费通行、优先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大畜禽产业支持力度。

  根据《加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若干措施》,山东将引导饲料、农兽药、畜禽屠宰等农业企业尽快实现复工复产。

  建立重点农业企业“一对一”定点包保服务制度,协调解决农产品加工及畜牧业、渔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确立重点农业企业扶持名单,对种子、饲料、屠宰、加工、畜产养殖、粮食收储等行业企业,实行差异化扶持。

  在疫情防控期间,择优选取辐射作用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依据“品种+供应量”清单给予奖补;对政府组织参与调运的流通企业,建立“品种+任务”调运清单,对物流费用按一定标准给予补助。

  进一步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鼓励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展“新零售”,推动“不见面”消费。

  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搞好畜牧养殖、饲料、屠宰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相关企业的产销信息对接,解决生产企业产品无销路、加工企业开工无原料的难题。

  加强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冷链物流设施、末端销售网络等建设,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保障鲜活农产品免费通行。对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运输车辆,简化查验手续和程序;疫情防控期内放宽装载比例要求,ETC车辆实行网上或入口车道预约申报,现金交费车辆出口由收费站视情抽检,不再实行每车必检;优先进行驾驶员体温检测,保障绿色通道车辆快速免费通行。

  对运输农资(含饲料、农兽药及原料)等农用物资的车辆,不得违反规定设置障碍。优先便捷通行,正常缴纳通行费用。

  优先支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在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菜篮子”产品主产区,各级切块分配下达的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优先用于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恢复生产。

  加大畜禽产业支持力度。各县(市、区)财政按上年补助额度的50%提前拨付2019年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从今年开始,将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禽品种纳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省级补助政策范围。

  减轻农业企业税费负担。2月底前,各县(市、区)完成2019年度生猪养殖、屠宰企业贷款贴息资金兑付。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的农业企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减征或者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农业企业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有权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规定经批准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后由企业足额补缴。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授信到期暂时还款困难的区域物流、畜禽屠宰、饲料兽药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从事畜牧养殖、蔬菜种植的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展期或续贷维持信贷规模,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得随意调降信用评级和风险分类,不盲目计入不良或纳入征信系统,不启动起诉查封程序,并通过适当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调整还款期限等方式,帮助其渡过难关。

  通过实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减免手续费等方式,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推进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农业大灾保险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扩大“保险+期货”试点范围,推动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菜篮子”产品直通车制度,统一协调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对接,包村庄、包社区,定点销售供应蔬菜、肉蛋奶、水产品及生活必需品,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