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高危发热门诊是医院的关键“闸门”,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疑似患者基本上都会到这里就诊。2月12日上午,记者现场探访了商洛市中心医院高危发热门诊,采访到了发热门诊负责人陈洋,他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筛查高危发热患者、确定疑似病例的一些情况。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组建特诊组 仔细筛查感染者

“我们主要接诊全市的高危患者,包括从新冠肺炎高发地区回来、接触过确诊患者等高度疑似的病人。”负责高危发热门诊工作的陈洋说,他们通过各项严格的检查对这些病人进行筛查,排除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让其居家观察。对疑似病例,及时上报提交院级专家组和市级专家组进行病例讨论,一旦确定为疑似病例,轻症的就在发热门诊进行留观,重症病人和确诊患者就会送到东区隔离病区进一步进行救治。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据了解,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商洛市中心医院在原发热门诊的基础上成立高危发热门诊,抽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洋副主任医师和急救中心罗萍主管护师,组建精干医护小组,负责高危发热患者的疫情排查工作。

自1月22日至今,高危发热门诊第二、第三梯队相继到位,现有医生、护士各10人,均来自临床一线,他们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婉拒轮休,精诚协作,坚定地守护着商洛市“新冠肺炎”筛查的最后一道防线。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陈洋说:“1月21日,医务部屈主任打来电话告知抽调我负责发热门诊工作。接完电话,瞬间感觉我和这个新型冠状病毒面对面了。首先我就想到了非典,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大三,对临床一线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只是被封在学校里。

而这次,我要亲自上阵,和新型冠状病毒短兵相接,要说一点都不怵,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对于未知的东西,规避风险是每个人潜意识反应。但是,作为一名医生,这是我的职责,我不能退,我要冲上去。”

战斗中训练 时刻准备打硬仗

“如何让这支由不同科室、不同年龄、不同资历的医护人员组建的临时战队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抗疫先锋,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陈洋说,首先要消除大家的恐惧心理,然后就是建立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通过规范的流程精准地将病毒揪出来。当然培训必不可少,只有培训到位才能让大家熟悉各项流程,由生疏变得专业。培训期间还要不断地接诊患者,特殊时期,战场上练兵,边战斗边训练,相信通过这次锤炼,他们的团队一定能迅速地成长起来。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陈洋告诉记者,1月23日下午,发热门诊接诊了一名从武汉回来的小伙子,有明确接触史、还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血淋巴细胞降低,高度疑似病例,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收集资料、完善检查、专家组讨论、核酸检测,一群人就这样忙碌着,从晚上9点到凌晨3点,也不知道这6个小时怎么熬过的。凌晨3点15分,罗萍打来电话:“阴性、是阴性!”当时,大家都特别激动、开心,这个小伙子还要求跟接诊医生王亚鹏合影,一时间喜悦的心情冲淡了连续熬夜的疲惫。

坚持再坚持 只为节约防护服

陈洋说:“我穿上防护服感觉跟聋了一样,像是被封闭了六识,护目镜被蒸汽笼罩,戴上双层橡胶手套打字都不利索了,总之一切都迟钝了。平时5分钟接诊的工作,现在需要20分钟完成,真不知道我们的护士战友们是如何找到静脉血管抽血的。”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陈洋告诉记者,为了节约防护服,他们发热门诊都按每人12小时上班,能坚持的都在尽全力坚持,只要进了污染区,不到极限都不出来。尤其是碰到饭点前的接诊,短时间内根本走不完所有的诊疗流程,要么大家按时交接班,再消耗两件防护服,要么上一班医生护士继续坚守不出来了,将这个患者一直接诊完毕。说是两班倒,可是哪有确切的下班时间。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除夕当天,快饭点时来了一个高度疑似病例,由于两个小时根本走不完所有的诊疗流程,为节省防护用品,王亚鹏和罗萍选择了坚持,他们都说午饭吃得饱,不用吃晚饭了。我知道他们还是舍不得浪费这一身防护服”。陈洋向记者讲述除夕当天的一幕。他说,后来血常规化验显示该患者白细胞低,胸部CT检查显示其肺部有炎症,高度疑似,便迅速提交专家组进行讨论、核酸检测……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流走。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晚上8点,公共卫生科的刘毅也穿着防护服来流调,进去以后也没有出来,他也是舍不得脱这身刚刚穿了2小时的防护服”。陈洋说,凌晨两点,他们三个就在狭窄的污染区过道里席地而坐。(记者:岳红利)

(LJ)

记者直击|高危发热门诊是干啥的?和高度疑似病例患者打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