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进展!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冠活病毒!专家说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今天15:00,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介绍,广东团队在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研究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最新进展!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冠活病毒!专家说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


钟南山李兰娟团队

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2月10日,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从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该样本是由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提供的粪便拭子标本。实验室通过多种细胞系接种样本并传代,最终从Vero E6细胞中成功分离出2019-nCoV毒株。

据悉,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团队也同样从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到病毒。

此前,有报道在确诊2019-nCoV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到2019-nCoV核酸阳性,但在粪便中是否有活的病毒未知。患者粪便中病毒的分离为我国2019-nCoV疾病的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已完成该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患者血浆可识别该分离株感染细胞(图1),病毒粒子可在电镜下观察到,具有冠状病毒典型结构(图2)。


最新进展!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冠活病毒!专家说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最新进展!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检出新冠活病毒!专家说一定要做好这件事

图2负染电镜结果


钟南山李兰娟团队

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新的发现是否进一步佐证粪口传播新途径?不同实验室已经分离出多个毒株,它们之间有何区别?是否发生了变异?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介绍,研究发现了粪-口或粪-呼吸传播的新证据,但是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这个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的确存在活病毒,尽管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存在粪口传播,但结合香港青衣长康邨康美楼最近发生同一建筑发生2名新冠病毒患者,可能与该楼的下水道的污染相关。所以提醒市民要更加重视个人和家庭的清洁,如便后请洗手,注意下水道的通畅,以避免有可能出现的粪便病毒的传播。

各地分离出的毒株

与武汉的存在一定差异

目前各地已分离出的毒株与武汉分离出的第一株毒株存在一定差异。变异对于RNA病毒来说是常见的。冠状病毒有三万个碱基,广州分离出的本地感染毒株有5个碱基与武汉第一株毒株存在差异,在三万个碱基中只占极少比例。后续会严密监控是否发生进一步变异,随时向国家汇报。




两位院士团队专家:

便后请洗手!

新华社记者2月13日从科技部获悉,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近日分别从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发现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对于准确认识疾病的治病传播机理,帮助全社会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控,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说明存在粪口传播,但大家一定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两位院士团队的专家表示:目前正在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进一步的传染病学研究和科研,大家不用恐慌,一定要更加重视个人和家庭的清洁,同时注意下水道通畅,避免有可能出现的粪便病毒的传播。


国家卫健委:

消化道传播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3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要医用物资保障和医疗资源调配保障最新进展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据广东通报,广州医科大学联合广州海关及中山五院从新冠肺炎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米锋指出,部分病例早期症状中,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患者粪便标本中核酸检测阳性或分离到病毒,提示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毒在消化道内也可以增殖。通过对病例临床表现分析表明,不管患者消化道症状是初发症状,还是并发症状,该病最主要的靶器官仍为呼吸道,肺炎仍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粪便中分离到病毒,并不意味着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发生变化,仍为呼吸道、接触传播为主,消化道(粪-口)传播在全部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戴好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坚持勤洗手,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感染风险。在有疫情发生地区,医院、餐馆、商场等公共场所,需要做好常规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