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月11日,鍾南山院士在廣州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全程用流暢的英文與對方交流,表達了對李文亮醫生的敬佩與惋惜。

他說:We all admire Chinese doctors. We are all proud of Doctor Li. He is a hero of China.

我們所有人都尊敬中國醫生。我們為李醫生感到驕傲,他是中國的英雄。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說到動情之處,甚至哽咽落淚。

一位84歲還步伐矯健、說話鏗鏘有力的人,在這樣大規模傳染的新型病毒肺炎面前都從未軟弱過的鐘南山院士,在談到這位已經犧牲的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時,竟然潸然淚下。

自古英雄惜英雄,一位是用生命警告了世人的英雄,一位是用一生在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

在這樣的時刻,鍾南山院士的眼淚讓人動容,更讓人心疼。

作為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於2019年12月30日在醫生的同學群發佈了華南海鮮市場的疫情信息,隨後被訓誡。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直到新型病毒肺炎開始大面積傳染,人們才意識到李文亮醫生髮布的信息屬實。

但是作為醫生,李文亮因為早期不清楚病毒肺炎會傳染,在接待患者時沒有做任何防護,導致自己也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1月12日他開始住進醫院,2月1日確診,確診僅僅6天后,李文亮醫生因為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永遠離開了我們。

去世時,他僅僅34歲,已經是一位丈夫、一名父親,而他的妻子還正懷著二胎。

即使是在住院期間,他也一直心心念念想要回到一線,希望自己病好後能夠繼續做一名為大家服務的醫生。

李文亮醫生的這個願望,是永遠都無法實現了。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曾評價李文亮醫生時說:

他是可敬的,他們是憂國憂民。

而鍾南山院士的這一落淚,更是表達了無數人的心聲。

李文亮醫生因為感染肺炎病逝,讓很多人都心意難平。在他被搶救的當晚,一條微博中為他祈禱和祝福的網友高達百萬。

也因為他的病逝,網民們怨聲載道。

可是反觀部分人在現實中的做法,卻令人唏噓。

有在電梯按鍵上、門把手上吐口水想感染別人的,有浪費公共資源為了自己舒服出門不戴口罩,還不接受任何意見的,有為了一己私利發口罩財、物資財的,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惡意哄抬物價賺的盆滿缽滿的。

還有人在網上喊著口號,保護湖北、保護武漢、保護敬愛的醫護人員,但在現實中,湖北人、武漢人還有醫護人員都是他們避之不及的瘟疫,一旦遇到就要舉報,到處散播他們的隱私,甚至公開將他們孤立。

這樣的消息一樁樁一件件聽來,真的非常令人心寒。

作為一名普通人,也許我們無法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一線醫護人員做些什麼偉大的事情。

但至少我們可以做到聽話好好待在家,出門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即使湖北人、武漢人還有醫護人員就在身邊,也能想想怎麼樣利人利己,互相幫助。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正如網上廣為流傳的話說的那樣:

為眾人抱薪者,雖已凍斃於風雪,薪火猶在。

為自由開路者,雖已困死於荊棘,道路已開。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之流的話。

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

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如若今後沒有炬火,你便是唯一的光。

作為一名湖北人,小採對這種感覺感同身受。

表哥一家人在上海工作定居,年前本來計劃要回湖北老家來和我們團聚。但是就在要動身的時候(那時候還沒封城),上海已經開始登記所有返鄉人員的信息。

很多人一聽說他們是湖北的,紛紛投來異樣的眼光。

表哥無奈只好放棄了返鄉計劃,他的原話讓我聽著特別心酸:

我不想回上海的時候被別人當成怪物。

一位知名的自媒體作者還分享了自己身在國外的朋友經歷的寒心一幕。

這位朋友是一位寶媽,身在美國。雖是武漢人,但是已經有一年都沒有回過家。

但即便如此,當她的籍貫被曝光後,寶媽群紛紛炸開了鍋。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有舉報她的,有在群裡公然討論直接讓她和家人自行隔離14天,別出來害人的。

即使她非常主動地遞交上報了自己的所有資料,但她的孩子還是被其他父母拒絕入學,堅持讓她們隔離之後再做觀察。

而這些聲嘶力竭要置她於死地的人,都是我們的同胞。

被當作怪物和瘟疫的,除了湖北人、武漢人,還有我們一直心心念念心疼、想要好好保護的醫護人員,想要好好感謝的那些幫助武漢的人。

還記得火神山醫院在建設的時候,人人都為它歡呼吶喊,在網上稱頌那些為我們做出貢獻的無名英雄們。

但實際上他們是被如何對待的呢?

一位自媒體作者披露了一位火神山的建設工人返鄉之後的經歷。

在回鄉之後,他還有自己的家人都被要求隔離起來,和那些已經確診的病人同吃同住。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實際上,這些建築工人在離開武漢以前就已經經過了非常嚴格的身體檢查,確認身體無恙後才能離開的。

但是這樣為了所有人的安全作出貢獻和犧牲的人,在網上被大肆褒揚,在現實中卻被這樣殘忍無情地對待。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都說醫護人員神聖,但現實中,很多人對待他們的時候並沒有將他們當作神聖的人,更多人是避之唯恐不及。

就在疫情不斷擴散之際,多地都發生了醫護人員被小區還有鄰居拒絕進門的事情。

有的甚至公然用牌子寫下:醫護人員不得入內

這讓醫護人員們無比心寒,正如一位醫護人員在說的那樣:

大家都知道治病的是病毒不是醫生,大家也都知道衝在保衛大家健康一線的也是醫生!可是大敵當前,農夫與蛇的故事就在身邊上演。


鍾南山首談李文亮哽咽落淚:我們不能只銘記英雄,更應該善待他們

很多醫院因此不得不在網上公開醫護人員在離開醫院時多次消毒的程序。

醫護人員其實每天都會給自己消毒很多次,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

我們都覺得醫護人員堅強、偉大,但是很多人都忘了吧?

他們也是人啊,他們也是父母、是孩子,是家裡捧在手心裡的寶貝。

但是在危難時刻,他們卻擋在最前面,與最危險的病毒抗爭,甚至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

我特別想問問這樣對待恩人的人們,你們的心不會痛嗎?你們希望下一次再遭受同樣的甚至是更大的災難時,再也沒有人衝在前面保護你,你願意就這樣等死是嗎?

事實是,這些人身體力行地在將那些充滿了善意的人一個一個地消滅!

我們感謝李文亮醫生、感謝鍾南山院士,感謝那些為了我們的健康無私奉獻的醫護工作者,但是除了感謝和歌頌之外,我們可以做得更多,比如在現實中,好好的善待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