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詩詞大會”,日本應急防疫還能拿出什麼?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鄒松霖 |北京-東京連線報道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日本捐武漢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日本捐湖北

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日本富山捐遼寧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日本舞鶴捐大連

守禮之邦,源遠流長。——日本“琉球經濟戰略研究會”捐福建

當詩詞隨物資一道漂洋過海來到中國,除了對日本的善舉情誼感動感謝之外,考察、吸收借鑑日本的應急防疫外交、內政體系,更有價值。

日本的疫時外交

日本本土並非沒有“區別對待”中國人。

據日本關西電視臺報道,某日本拉麵店禁止中國人入內,門上告示寫著:“為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在日本擴散,本店在萬般無奈下決定不接待中國遊客。等疫情結束後,歡迎您的再次光臨。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疫情之下,一份恰到好處的禮貌,即便是拒絕,也能獲得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大多數人的理解。

某旅日華僑也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現在日本人看到中國人在餐廳就餐還是恐慌,但整體情況是抱有同情、友善,沒有歧視。

日本兵庫縣向海南省、廣東省捐贈100萬個口罩時,日本政府負責人表示,這是報恩,希望兩國友好,互相幫助。

因為兩省在阪神地震時曾為日方捐款,2009年日本發生新型流感時曾向日方提供20萬個口罩。2018年日本臺風災害,海南省曾捐款20萬元。

2月7日,中國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在東京會見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和公明黨幹事長齊藤鐵夫,二階俊博表態,日方願舉全國之力,不遺餘力地向中方提供一切幫助,與中方共同抗擊疫情。

2月10日,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二階俊博在當日宣佈,自民黨內的國會議員每人將向中國捐款5000日元。以截止目前日本自民黨國會議員共計397人,每人扣除5000日元計算,支援金總額將約為198.5萬日元。

每人捐款5000日元並不多,摺合成人民幣是310餘元。但這筆錢雖然數目不大,但也是一份恰到好處的心意。

有研究外交的專業人士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的話說,“日本這個民族,再次讓我們震驚,包括這種表現友善的方式!不能不說,日本是值得尊重與深思的一個鄰居,絕不能低估!”

日本疫情防控體系,群防群控,構建防禦、承受雙高能力

日本政府和國民都非常關注中國的疫情進展,但在日本國內,並未見明顯慌張,社會情緒鎮定。

2月13日,據媒體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宣佈,在豪華郵輪“鑽石公主號”上,又確診44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這使得郵輪上的感染人數增至218人,日本感染總數達到247人。

從確診患者數量上看,日本這一數字高於中國的內蒙古、吉林、甘肅、寧夏、西藏、青海等多省,但日本面積略小於雲南,人口密度遠遠大於以上省份。

但在日本街頭,卻基本感受不到人們對於疫情的緊張。

而且,據日本媒體報道,截至目前,日本對中國部分地區實施的拒絕入境僅限於湖北和浙江。

日本何以這樣淡定?

這一方面與日本歷來多災多難,民眾與政府對災害的心裡承受力較高有關,但更重要的還在於日本成熟完備的疾控防疫理念與實踐。

首先是疾控防疫信息膽大心細,非常透明。

早至1月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就發佈了武漢不明原因新型肺炎警戒報告,介紹新型肺炎情況,提醒出國人員注意。此後媒體亦每天連續給予關注。

這番操作並非日本對中國情況特別關注,而是源於日本對傳染病的高度敏感。

日本醫療主管部門、醫療機構、媒體和民眾對公共衛生問題特別是傳染病等問題的反應都十分迅速,不分是日本國內還是國外。

甚至用“小題大做”來形容日本的疾控理念與實踐也不為過。

正是如此高度透明的信息傳播,使得日本全民得以警惕,也能通過預防舉措保持冷靜。

膽子大,曉以利害唬人,是日本醫學界、傳媒界的一個方面,同時還有信息公示的心細、精細。

2014年,東京出現登革熱感染。在東京及周邊地區前後出現了160名感染者,每一起病例都在官網上有詳細發佈,感染地和時間有詳細記載,同時不斷更新風險提示等級,衛生防疫人員及時對各可疑公園滅蚊,有效減少了感染人數。

醫學界客觀而開放,政情信息公開透明、詳細、立體化,很好地穩定了民眾的情緒。

其二是“有事推定”,做最壞打算於日常防控。

現代司法以“無罪推定”作為判案的基本原則。但是,現代社會風險管理、公共危機管理,政府一般持“有事推定”。也就是未雨綢繆,做最壞打算。

在這方面,日本人以其強烈的憂患特質,表現突出。

在日本,幾乎每個餐館、商店、辦公樓等公共場所都配有免費的消毒液和酒精、基礎應急醫療用品。

一般來說,日本新蓋的公寓樓,都有定期用高壓水管沖洗下水道並進行消毒的制度,一來避免堵塞,二來避免口糞傳播的可能。

在企業層面,現在,幾乎每個日本企業都有基於事業繼續計劃(BCP)而配置的戰略物料,口罩、醫用酒精、防護服和某些藥物等物品也在其中。

這些基礎之上,政府以相應行政措施和法律措施跟上。例如,對於口罩、藥品、疫苗等的分配,是提前做好每個地區發病人數的預測,比如日本防疫的基本儲備量是為2500萬人提供平均每人5天服用的藥物。

還會及時改進醫學對策,例如,事先注射疫苗。

由於病毒每年不同,所以需要及時注射不同的疫苗。疫苗一般在中小診所和私人醫院都備有,不需要到大醫院排隊注射。

在各項準備協調運作之下,將不至出現極端物資調配上的供給不周。

其三是重視國民應急、衛生、科學教育,培育成熟社會。

日本地狹人稠,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頻繁,正因此,日本十分重視國民應急教育,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公眾危機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例如,政府部門或相關社團組織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編寫防災知識手冊,向民眾免費發放,又如在全國中小學開展防災教育課程,定期進行防災演習。

這使得日本民眾對大地震等突發災害並不緊張恐慌,危機一旦發生,只要按部就班就好。

日常衛生習慣也是國民教育基礎課題。

日本人大都有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和漱口的習慣,這個習慣從幼兒園和小學開始養成。

1960年代以前,日本國民的公共衛生習慣也不敢恭維,鐵道兩側也會堆滿垃圾,為了成功舉辦1964年東京夏季奧運會,日本也花了大力氣教育國民克服陋習。

自此,又伴隨公共衛生條件、醫療條件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1960年代以來,日本沒再出現過大的傳染病流行。

此外,普及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倡導尊重科學之風,也十分重要。

危急之時,醫生客觀公正告知,民眾尊重科學,理性面對,社會便不至處於焦慮不安之中。

重視對民眾的應急、衛生、科學素養教育,促成日本國民應對疫情時心態更加成熟。

這份篤定成熟,來自於一整套對風險承受力和防禦能力雙高的群防群控體系,顯露在疫情中仍不忘“吟詩作對”的樂觀中。成熟樂觀的社會,能戰勝一切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